关于智慧学习的诗句

如题所述

一、《论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知也。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时候的求学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即出自内心的要求,而今天的求学者则往往是为了给别人看,即沽名钓誉。)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二、《礼记.学记》
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4、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5、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7、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三、《荀子·劝学》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君子结于一也。
5、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四、中国古代其它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5、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诗集 《长歌行》
28、《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9、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0、反求诸己(反过来追究自己,即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孟子·公孙丑上》
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 ——《二程全书·伊川易品三》
to 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 to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五、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
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4、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1、活到老,学到老——周恩来
1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1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1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18、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20、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21、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22、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2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24、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25、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关于智慧学习的诗句有: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7、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拓展资料:智慧学习的技巧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知识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1、规划好一天或者每一周

应该规划好一天或者每一周。用固定的路线,以此让你的大脑更好的学习。几次之后,当大脑习惯在固定时间学习,学习会变得更加简单。

2、将学习时间分割成小块

研究表明,将学习时间分割成小块,比10个小时的填鸭式学习要有效的多。把这10个小时分散到几周,每次20到30分钟效率更佳。这是因为大脑在神经添加数据和处理数据时,小段时间单元不断强化,比单一的大时间单元效率更高。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学习不同的技能时,无论是游泳打乒乓球还是唱歌,都是基于同一种学习的方式。

3、学习卡片已被证实是帮助记忆的有效工具

当我们花上几个小时,被动地读笔记或在课本上画重点时,研究证明这样做效率低下。划重点或读笔记,并不会提升你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不会帮助你将关键概念归纳在一起,这样甚至是有害的,次重点会吸引过多的注意力。

4、把你的手机扔到旁边

研究表明,在配全你所需工具的特定私密位置学习是最棒的,就像前面说的规划时间,这样让你的大脑学习更加充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9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鹿洞诗》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闲居书事》
【唐】杜荀鹤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将兵,当先讲纪律。将军扫群寇,势若风雨疾。
读书如蓄货,一室靡不有。瑰奇产岩阿,幽怪发渊菽。当其求莫致,岂惜跋涉走。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条渐苍莽。
读书如行跑,历险毋惶惑。安保万里程,中间无欲仄。自古志士心,往往伤壅塞。
我读古人书,辄作古人想。掩卷了无得,心中时怏怏。忽然古明月,照见天怀朗。
前境所造非,后境改观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3

关于智慧学习的诗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拓展资料

学习的技巧: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

三、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 

四、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9-29
不知即无惧。
有时知道太多,反而会有顾忌,会影响勇气。
冲过去凭实力解决,看本领动手好了。——( 少年冷血)
一切活着的人和事,都会有变化。在它或他变化之际,看准时机,掌握住变化的枢纽,以此取胜。——(少年追命)
世上最难对付的人, 便是装傻扮懵的聪明人。 ——(少年追命)
一个人有才并不十分难得,但有才而能不滥用,聚精会神,专攻一事,必有非凡成就,这才难能可贵。 ——(少年追命)
才能是勤奋努力和淋漓发挥才能有才能的。——(惊艳一枪)
聪明人不一定能有智慧,但有智慧的人必定聪明。——(惊艳一枪)
懂得读书比死读书更重要。——(惊艳一枪)
懂得做人比懂得做事更重要。——(惊艳一枪)
人总是要为他自己不擅长的事找借口,表示他只是不屑为,而非不能为。
其实,一个人只要肯承认他们不能为和不可为者,已经是个一流的人物了。——(惊艳一枪)
聪明人总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但一个真正有智慧、大智大慧的人,还知道去做一些不该做但却必须做,必须做而本不该做的事。——(惊艳一枪)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直言无忌地驳斥上司。——(伤心小箭)
一个聪明出色的人物,不但可以在比他聪明的人身上学得东西,还可以从远比他卑微的人物身上,吸取教训。——(伤心小箭)
消息,情报,资讯,都是给有雄心壮志、思想敏捷的人争强斗胜用的,要是只想安居的,一本通书读到老,单是缝纫、补鞋、编藤椅便可以过一辈子。——(伤心小箭)
一个聪明人,是要懂得在同一时间内,尽量避免对一个以上的敌人。——(少年铁手)
就算强仇大敌,只要能让你学得东西的人,都当他们是"教练"。——(少年冷血)
读书、练剑只要对基本上有认识,能够活用和有所悟就是道理,死啃死背反而悟不出所以然来。——( 少年冷血)
一个人能在某事能有所成,一定因在那事上竭尽所能,才能激发出古今未有之才能,旷绝天下的才华。唯其如此,纵有天分,也必要比他人勤奋才能有大成。——( 少年冷血)

世上有些事是天生的,需要天分。
写作,演戏,唱歌,乃至从政,都得要天分,努力可以有成绩,但难有大成。有天分不努力则如火上浇水。但有天分加山努力则似燎原。
一个人机灵与否,多也是天生的。
后天的训练,可以增加机警,但难以机灵。——(伤心小箭)
机智。
机智是什么?
机智是聪明人的玩意,老实人的难题。——(伤心小箭)
不见得头大的一定就聪明,头小的人就愚蠢。
当然,也有头大无脑的笨人,只不过,常用脑筋的人自然在比例上头大一些,主要是因为四肢不见得发达之故;比较多做劳力的人,四肢当然发达些,相形之下,头就较投闲置散了。

头大也没有用。最重要的还是脑。
脑控制了一切思想和行动,只不过,人类迄今顶多只活用脑子功能里的百分之五,其余未善用的,确如宇宙一般浩瀚、神秘、为可限量。——(伤心小箭)
真正的复仇不是用自己的力量来杀死敌人,而是用敌人的力量来壮大自己。——(伤心小箭)
惊,是一种突然的感觉。——(伤心小箭)
要对付绝顶的敌人就得要留住精力、实力和魄力。
一个精神状态极佳的人,不仅要懂得如何用神,还要知道怎么留神。——(伤心小箭)
笑,是一种婉拒。——(伤心小箭)
喜欢你的人自然会帮你,仇视你的人当然要害你,这种"学识"是要用心和情去体会的,不是读书就可以读明白的。——(少年追命)
人世间,能有出色作为的终究还是那些自己不懂而勇于求教终于弄懂了的人。——(少年追命)
在这斗争残酷的世上,多知道一些事实的人,总比少知道一些的占上风。——(少年追命)
人情世故,远胜文章诗句。——(少年追命)
真正的读书人,其实都懂得争取时间记忆,在千忙中仍坚持记忆而已,就算是连蹲厕,休歇时也能读则读。——(少年追命)
斗志,是普通人都死心时,他仍不死心。——(少年追命)
聪明人多无自知之明。
但大智慧者却多能自知。——(少年追命)
一个人要学好一件东西、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便是用心和专心。——(一怒拔剑)
念过很多书的人不一定就是聪明人。
但能读通许多书的人,则一定不笨。——(一怒拔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