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从谁家来,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句子运用了哪个修辞手法?

如题所述

答:这个句子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

设问就是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

这句话中,先自己提出问题:它们从谁家来,又飞到谁家去?然后又自己给出回答:太阳也不知道。因此,是设问。

拓展资料:

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例句:

1、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杀谁?要杀人民。

3、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4、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5

这句话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的明显特征就是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拓展资料

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和气势。

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有问答在句中。 设问,自问自答。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8、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9、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进行对照。

10、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20

拟人和设问。

拟人即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设问是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句中太阳也不“知道”,因为“知道”是只有人才有的思维,所以句中是将太阳拟人化了。

句中先提出“它们从谁家来,又飞到谁家去?”的问题,又在下一句回答出“太阳也不知道”,所以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扩展内容

拟人的引证解释:

1.与他人相比拟。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君子拟人必於其伦。”

2.指向人。 叶圣陶《倪焕之》二一:“擎着手枪怒目拟人的‘三道头’、 印 捕、 华 捕,又冲到群众面前示威。”

3.修辞方式之一。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 林和靖 是了解梅花的,他把自己的人格和梅花的品格联系在一起,使梅花得到拟人化的效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17

设问句

扩展资料:

设问句的意义和作用:

(1)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2)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3)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吸引读者。

例句:

(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闷神张起灵。

(3)学好考古一定要了解地理吗?一定要。

(4)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吴邪买来的。

(5)什么是合作?合作就是像铁三角一样互相协作。

(6)世界上有禁婆吗?现在还不太确定 。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3-01
当然是设问句了。问号后面说了太阳也不知道,这就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