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为什么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为什么常人见到日月之行不能发出像曹操这样的感慨?

《观沧海》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主要原因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和建安文学的独特风格。
首先,这首诗创作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经过碣石山时所作。曹操在这首诗中,借景抒情,以物托志,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展现出他的大丈夫气概和英雄情怀。
其次,曹操是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他的诗歌作品代表了建安文学的精神和风格。《观沧海》以其苍凉悲壮、气势磅礴的诗风,以及富有力度、充满张力的语言,展示了建安文学的鲜明特色。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曹操的胸怀与抱负,将他的政治理想与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融入其中,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
因此,《观沧海》不仅代表了曹操个人的文学成就,也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水平,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流传千古,深受人们喜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8
建安风骨是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