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小昆虫(100字左右)。

写作业时遇到的难题。

蝗虫(grasshopper)又名“蚱蜢”、“草螟”、“ 蚱蚂”、“ 蚂蚱”。
蝗科(Acrididae)与螽斯科(Tettigoniidae)昆虫。栖息在各种场所,在热带森林低洼地、半乾旱区和草原最多。头部触角、触须、腹部的尾须以及腿上的感受器都可感受触觉。味觉器在口内,触角上有嗅觉器。第一腹节的两侧或前足胫节的基部有鼓膜司听觉。复眼司视觉,单眼感光。草食性,少数种是作物的重要害虫。后足腿节粗壮,适於跳跃。雄虫以左右翅相摩擦或以后足腿节的音锉摩擦前翅的隆起脉而发音。有的种类飞行时也能发音。有的栖所特异,如南美的Marellia remipes在漂浮植物上度过大半生,能游泳,产卵於水生植物上。蝗虫一般大型,某些种类(如南美的巴西排点褐蝗〔Tropidacris latriellei〕)长度超过11公分。有的地区以蝗虫为食品。天敌有鸟、蛙和蛇。
特征:通常为绿色、 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 像马鞍似 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有明显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别。
蝗科(Acrididae)昆虫
蝗虫的头部除有触角外,还有一对复眼,这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同时,还有3个单眼,仅能够感光。头部下方有一个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是由上唇(1片)、上颚(1对)、舌(1片)、下颚(1对)、下唇(1片)组成的。它的上颚很坚硬,适于咀嚼,因此这种口器叫做咀嚼式口器。
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下图)。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食性: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等。
变态:不完全变态。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交尾后的雌蝗虫把产卵管插入 10cm 深的土中,再产下约50粒的卵。
产卵时,雌虫会分泌白色的物质形成圆筒形栓状物,然后再把卵粒产下。
蝗虫的发育过程比较复杂(下图)。它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又叫若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胳,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可见,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 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蝗虫在我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因此有两个世代。
这是已发育19天的卵;在24℃左右, 蝗虫的卵约21天即可孵化。 孵化的若虫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时其外形和成虫很像,只是没有翅,体色较淡。幼虫在最初的一、二龄长得更像成虫,但头部和身体不成比例。到了三龄长出翅芽,这是四龄翅芽已很明显了。五龄时若虫已将老熟再取食数日就会爬到植物上,身体悬垂而下,静待一 段时间,成虫即羽化而出。
形态及生活习性: 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
蝗虫善飞善跳,头部的一对触角是嗅觉和触觉合一的器官。它的咀嚼式口器有一对带齿的发达大颚,能咬断植物的茎叶。它后足强大,跳跃时主要依靠后足。蝗虫飞翔时,后翅起主要作用,静止时前翅覆盖在后翅上保护作用。雌虫的腹部末端有坚强的“产卵器”,能插入土中产卵,蝗虫产卵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埂。每30~60个卵成一块。从卵中孵出而未成熟的蝗虫叫“蝻”,需蜕5次皮才能发育为成虫。雨过天晴,可促使虫卵大量孵化。蝗虫还具有惊人的飞翔能力,可连续飞行1~3天。蝗虫飞过时,群蝗振翅的声音响得惊人,就像海洋中的暴风呼啸

成虫的后脚腿节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的乳头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蝗虫的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
蝗虫俗称“蚱蜢”,台语称之为“草螟仔”。它们的生活史是卵→若虫(幼虫)→ 成虫,属不完全变态。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它的触角没有螽斯那么长,呈短鞭状,但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有时可看到两只蝗虫雄上雌下的结婚画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07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追问

那蚁后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17
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翅发达、不发达或消失。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蝈蝈具有发达的跳跃式后脚,当遇到危急时,快速弹跳避敌是它们自保的方法。保护色也是蝈蝈的自卫绝招,由于蝈蝈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加上有些外观会拟态树叶或枯叶,因此当它们不鸣叫的时候,天敌很不容易一眼便发现它们的行踪。俗称为蝈蝈的昆虫,是指螽斯科包括中华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在内的一些善鸣的雄虫
第3个回答  2012-10-12
100个词好句好段:
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在空中跳跃,唯一固定的老皮翻转身体,低着头,散落的翅膀的图案,直出“,试图”打开。这一努力失败,很容易掌握。

当然,热情的“承诺”音乐,然后才减少内脏,以适应一个乐器。

蝉与我“比邻花,而现在,15年后,近两个月每到夏天,”他们总是从我的视线隔开,但唱歌是不是从我的耳朵。“快作者蝉感情。

删除很少抖动舍腰蜂已经刚刚开始,以采取形状科朝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一个短的周期时间,它的蜂巢实际上已被一棵橡树的果实一样大作为真正的人开始材料不如因为他们可以确实有些惊人的小动物。 “充分表现家庭蜂腰能力。

附近的沟渠,它肯定会注意到令人鼓舞的事情,所以他急匆匆地跑了非常有价值的一面,这一点点的污垢在水中。他们不肯轻易让淡季不水分是极为罕见的发现。 “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2
龙猫,学名南美洲栗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豪猪亚目美洲栗鼠科动物,因其酷似宫崎俊创作的电影TOTORO中的卡通龙猫,所以后被香港人改名叫“龙猫”。
起源:野生龙猫生活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位于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境内海拔500-1200米的岩缝、岩洞及灌木等极地气候的环境中。
那里昼夜温差很大,这是它们喜欢吃的灌木植物、花、及果实,它们还能躲在这些带刺的灌木下保护自己。
当地生活着一些被西班牙人称之为chinchillas的印第安部族,他们喜欢用龙猫的皮毛作床褥,并喜欢吃它们的肉,龙猫的英文名便由此而来:cinchilla(琴其拉)。在我国它有好几种叫法:生物学家称之为南美洲栗鼠、养殖场管它叫为毛丝鼠、裘皮行业称它为青紫蓝、而我们这些打心眼儿里喜欢它,视它为天下第一爱宠的人们叫它龙猫,因为它曾在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电影中当过主角!
龙猫属于哺乳类啮齿豪猪亚目南美洲栗鼠科,许多人一提到鼠就想到老鼠,其实它和老鼠完全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老鼠是杂食性动物而龙猫是吃素的,它们的消化系统不同。老鼠是双排卵管而龙猫是单排卵管,所以老鼠(包括仓鼠)可以每20天就生一窝仔而龙猫每年只能产仔1-2次且每次产仔1-2只的概率是80%。
猫原产于南美洲之安迪斯山脉,海拔一千六百尺的山洞及石缝便是其聚居之地。当地天气干燥,日夜温度差距极大,龙猫平时依靠一些热带植物(如树皮、树根、仙人掌)维生,所以其生命力极强,对中国的环境也很适应。其皮毛的主要用途是保暖及防止水份流失。但在十六世纪,当时的欧洲人发现这种小动物之皮毛竟然是那么柔软,便大量捕杀龙猫。十九世纪初,龙猫已经在绝种的边沿。后来幸得一位美国人M.F.Chapman带了十一只回加州并成功在当地繁殖,你我今日才有机会饲养这种可爱的小动物。1| 评论(1)
2007-2-8 16:33d_a_n_g | 六级蚂蚁
多么悲壮的场面!多么发人深思的情节!多么令人敬佩的英雄!这些都是我读完《蚂蚁告诉我们》后发出内心的赞叹。文中描绘的情景真是惊心动魄,仿佛历历在目。这篇文章中的蚂蚁们个个都是昆虫中的英雄,它们虽然没有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是它们的所作所为不得不使我们深深感到钦佩。
当火舌突然间扑到了蚁巢时,巢中的蚂蚁惊恐万状,但它们并没有四处逃窜,而是见险而上,一起喷出蚁酸。不知有多少“勇士”在烈火中牺牲,终于蚂蚁们齐心协力扑灭了大火。战斗结束了,蚂蚁们还把牺牲的同伴安葬。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团结的珍贵,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我们不是常说“人心齐,泰山移。”吗?其实,蚂蚁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它们就利用“团结”——这个强大而无法抗拒的力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而蚂蚁们勇往直前扑火的这种品质又是可贵的。我们也要勇敢,无论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去征服。只有去征服,才能证明自己的勇气,增加自己的阅历。当我读到蚂蚁们安葬自己的同伴时,又深刻地感到了“友谊”这个词。蚂蚁们在战斗中, 同时它们还互相保护对方,使对方不受伤害。在那时,可是生死关头啊,但蚂蚁们仍然记着要保护同伴,这份友谊可谓是无价之宝。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但是我们人们都往往连这小小的蚂蚁都不如。如果火变大了,蚂蚁们就变成蚁团脱离火海,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又使我们肃然起敬了。当洪水肆虐,水漫延到地上,袭击蚁巢时,为了逃生,众多蚂蚁又聚拢在一起,抱成一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会被波浪打落水中。在蚁球快靠岸的时候,蚁群一排一排在上岸——得救了,但是蚁球最里层的蚂蚁们已经无力上岸了,它们成了英勇的牺牲者,可它们却显得无怨无悔。这说是“舍己救人”。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这样,昆虫也知道这个道理,昆虫也拥有这种思想,它们也会为了救自己的同伴而舍去自己。想当年,有多少解放军战士、红军战士为了别人宁可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这种精神我们都要弘扬它,将它世世代代传下来,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蚂蚁,昆虫中的英雄,你能告诉我们的太多太多,就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慢慢地去体味它、挖掘它,将它移植于自己的心中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