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出新的产品,但自己没有资金,怎么和生产商合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0-02
相处是不行的,要进行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直接和他去谈,
第2个回答  2012-10-06
D收养概念──发展创意是值得的创业时,创意概念扮演什么角色?
0 在关于企业经营的学术研究中,以及创业者所提出的建议里,创意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创意就好像海边的沙,能有什么价值?
0 事实上,有一大群知名企业家,他们在创业时,靠的就是刚刚所描述的核心概念。例如德国大企业阿尔迪(Aldi)、瑞典财团宜家(IKEA)、罗蒂克(Anita Roddick)的美体小铺(Body Shop)、杜特怀勒的米格洛,以及Skype(全球性互联网电话公司)和YouTube(著名视频网站)都是。
0 我们称之为“创意概念”创业,因为这些公司的崛起,都不是因为拥有专利、新的研究成果或是高科技,而是自成一格。
0 创意可以很简单。阿尔迪与宜家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以简单的创意(放弃昂贵的室内装潢,或让消费者自己组装家具)革新了自己的产业。总之,这些单纯的创意通常是结果,而不是思考过程的开始。
0 到目前为止,实践与范例清楚显示,没有资金的优势、企管专业或者会计专长,也可以成立一家公司。请容我继续深入说明。
0 重要的不是灵光乍现:当我谈论喝茶运动的创意时,常常听见“很简单嘛!怎么我自己就想不到?”有这个反应很自然。很多人以为,重点只在于有没有灵光乍现。不是这样的。看似简单的结果,事实上绝不单纯,甚至往往是漫长思考得来的成果。
0 如果不舍不弃地朝一个适当的、不太复杂的目标努力,在发展过程中,你的创意会越来越简约,事业概念却日渐成形。就像毕加索两三笔就完成一幅肖像画,一个好创意,最后只要简化就可实践。但是,前提通常是不眠不休的思考,然后才能直入最核心的观点。
0 你会讶异,为什么像瑞士人杜特怀勒的米格洛以及我们的喝茶运动,或者琼森的E化办公室这么简单的概念,会如此成功?原因在于这些公司的创意都是好想法经过深思熟虑后,成为简约概念的典型例子。
0 即使像雅帝或宜家等企业的概念,你也可以说,为什么我没有想到。但是,如果再观察仔细一点,在简单概念后面,其实藏着非常彻底的思考。
0 什么样的家具能让顾客自己组装?可以把家具设计成不用木工工具与电钻就能组合吗?对于如何组装橱柜、桌子或椅子这码事,不需要从新的角度出发彻底思考吗?顾客是否真有意愿自己组装家具?他们有时间、有兴趣吗?他们相信自己做得来吗?一夕之间人人必须自己组装家具,这种要求不会太过分吗?这些不寻常的问题,在宜家家具创办人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之前,可能没人想过。
0 在他的朋友圈里,是否有人给他立即的正面响应?我很肯定,没有。结果看来很简单,付诸实际行动所要求的却是不寻常的问题以及一而再、再而三的思考,直到找出让顾客自己能够且愿意组装家具、价钱还让他们趋之若鹜的答案为止。坎普拉德提出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想过,就是早已被否决掉。坎普拉德必须挑战一般常识以及主流想法,毕竟这一行的专家也没有人赞成他的做法。
0 此外,他还必须重新思考家具的设计,想出办法,让一般人也能在家自行组合。重要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天才的想法,而是艰苦的思考工作。如果只想等待灵感,就只会停留在灵感的阶段。伽利略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想法不是很简单吗?但我们知道,这个想法是透彻的,当时对他天文学家的身份来说,是极度危险、有悖传统的思考,并且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计算才能得出他的理论。
0 我们再回头看19世纪50年代。德国人民从战后废墟恢复建设,战后的因陋就简也慢慢消失。在这种时候,放弃一般商店与商品气氛相当的美丽装潢,是理智的吗?当埃布尔列希特(Albrecht)兄弟在德国埃森(Essen)开设第一批完全没有店面装潢的商店时,这绝对不是合宜的想法,甚至违背了时代精神。但没有人想到,他们的店竟然成为德国最成功的杂货连锁。
0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什么?大多数的人一提到“创意”,想到的多是灵光乍现。但我们这里谈论的却非如此。很显然,创意是可以被有系统地推展,进而导出理想结果的。而实现这个魔法的方程式是:功能代替习惯。从实用功能切入思考,而不是追随平庸的习惯。
0 杜特怀勒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坐在苏黎世的统计处里,研究上千份统计资料,比较其他城市零售商店的贩卖价格,然后反复不停计算,为他标题看起来像推理小说的创意概念打草稿:“苏黎世杂货商如何让苏黎世成为瑞士消费最高的城市,而市民还一声不吭?”
0 1925年,杜特怀勒协同友人一起创立米格洛公司。同年8月25日一大清早,五辆大卡车出发送货,车上只装载了六项货品:咖啡、米、糖、面粉、椰油与肥皂,而且都是大包装。宣传单打着“为什么这些高质量的商品那么便宜”的广告,卡车和司机看起来仿佛装上轮子的消费指南。杜特怀勒,简朴真理的计算师和发现者,用让人跌破眼镜的差价和成功的销售成绩,证明了自己。
0 我们可以将杜特怀勒看成简单化真理的先锋:米格洛公司的大卡车,从这一端装载货品,在另一端很方便就能出货,这就是简单化。他的商品或许不是以一般容量来贩卖的,但是售价很便宜,能让掏钱买货的人减轻负担,所以也是一个好主意。即使是大包装,价格仍透明化,因为每一百克的价格都清楚标示出来。这些都是边缘的天才想法,却表达出杜特怀勒思考的是新的简单化真理。世界日渐复杂,如果没有人不时简化一些事物,我们早就不堪负荷。尤其杜特怀勒经过系统性的思考,从中发展出一个概念,革新了瑞士的零售商产业。
0 大多数人说到创意时,想的都是脑力激荡或者灵光一闪。我的经验则是,有创意的概念绝对不是灵光一闪,而是系统性思考的结果。“自助者,天助之”,这个道理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早就知道。如果能有系统地思考,也许是散步的时候,也许打网球时或者在睡梦中,最终总会得到引爆一切的解答。丰富多样的工作环境,也能激发有创意的想象力与工作方式。无论如何,我们需要某种游乐空间和休息时间,而不必时时刻刻思索如何达到工作目标。
0 美国企管学教授维斯伯(Karl Vesper),研究了数百份的成功创业案例,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人可以有系统性地发展一个创意,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机要。
0 你可以有意识、有系统地发展创意。──维斯伯
0 因此,接下来的内容可称之为聪明的成功之路。你唯一需要的,只是一个能思考的头脑以及一些坚持。
0 而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不是第一个走上这条路的人,目前已经出现与这类型企业相关的统计数字。本书将会提到其中一些人,请你把这些人和他们的企业当成激励和模范。你将清楚看到,创办企业可以很另类,而且很好玩。开创一项事业,甚至就像开始谈一场恋爱。
0 发展自己的创意概念:展开一场恋爱是甜密的,不用投入资金,也没有饥荒期或每天冗长的工时。事业的创立来自于有意识地思考你一直在想的事情,例如,我对哪些产品最生气?“气愤是精力最大的来源。”罗蒂克如是说。
0 我或者我的朋友们缺什么?有些东西不能更简单、质量更好、花费更少吗?我会想和别人一起做什么?因此重要的是,从你本来就一直在想的事项中挑选,找出创意概念的切入点。
0 不论在哪个领域,希望自己具备创意的人,都知道只有最顶尖的概念才能通过考验──尤其是要发想出新的拼图,而非拼凑既有的图案时。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应该可以突显这个核心概念:偷看隔壁同学作文的学生,已经被对方的文章架构制约了。
0 独树一帜的东西往往诞生于空白的纸上。前无来者的新创意,不太可能找三个经验老到的工程师开三个钟头会议就能产生。他们一定有很多想法,但是这些想法或许局限在他们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他们熟知领域有意义的常规中。必须极度质疑旧有事物,才有可能产生新气象。
0 好,你现在会想,所以我需要一些全然新颖的事物。换句话说,我必须自己发明创新吗?不是的,你不需要这么做。你不能把创新跟创立混为一谈。
0 区别创新与革新:英文里“invention”(创新)和“innovation”(革新)听起来很相似,两者之间似乎也关系紧密。很多人相信,在企业成功的故事里,“创新”一定是主角,剩下的就只是如何运用的问题。这个观察不能说不无道理,但是很危险。在创业故事中,本应成功却因为想法不够成熟而失败的例子,比成功还多。
0 我所知道的创业中,没有比固特异(Charles Goodyear)的故事更能清楚分别什么是创新,什么又是革新。他耳闻橡胶的特性之后,非常着迷,开始研究这种物质。他不但没有钱,还要躲避债务(当时比现在容易多了)。这里说的是1833年马萨诸塞州的罗斯博立镇(Roxbury)。尽管天然橡胶第一眼看起来很有用,用得上的机会相当多,但对固特异来说,反而愈难把橡胶实际做成某种商品。橡胶总是黏黏软软的,尤其是遇热的时候,但是冬天却又像石头那么硬,容易断裂。
0 固特异开始拿各式各样的物质来做实验,跟橡胶调配在一起。他的家人因此很痛苦,三个孩子几乎没东西吃。太太和孩子单独住在郊外,根本没钱进城探望固特异。一个偶然的机缘,他听说硫磺是改善天然橡胶质地很好的物质,后来,又加入一氧化铅。由于偶然和运气,使得之后很多事情的发展在研究上都成了传奇。譬如,部分天然橡胶不小心掉进滚烫的炉子里──高热把这个物质变得有用了。发明家固特异从此因为发现硫化天然橡胶而留名。
0 虽然如此,固特异的公司业务还是没什么起色。第一个比较有希望赚到钱的例子是美国邮局下单要150个邮袋。但是工厂在生产时,发现橡胶并不是袋子的必要原料。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来。
0 有一天,固特异一个孩子生病,因为请不起医生,最后病死。就连安葬孩子,他也拿不出钱,只能草草下葬。邻居说,这是他们见过的最可怜的葬礼。多年后,实验总算有些成果,加上投资人投进的资金,于是成立了一个小工厂。可是,厄运再次降临。一家狡猾的公司将固特异的专业知识据为己有。一名固特异付不出工资的鞋匠,愤怒之下卖出大部分机密。因为别人的模仿,导致公司业务黯淡,最终走上法庭,还好固特异赢了这场官司。
0 你可能以为,现在总该是大团圆的结局了。固特异生平第一次有钱可赚,模仿他的公司必须偿还专利费用,但是他却生重病,倒了下来。长年与一氧化铅为伍的他,慢性中毒而死。哪里有快乐的大结局?大家都知道有一家大公司名叫固特异,怎么没有在故事中出现?很简单,那公司跟固特异这个人一点关系也没有,跟发明人也毫无相关。多年以后,两名从德国来的移民利用天然橡胶加工的知识,创立了公司,为了纪念发明的人,取名固特异。
0 固特异的故事绝不是单一事件,有一大堆例子能说明发明家从未实际运用自己的创新发明,因为总是有那么一点小地方被忽略,或者被别人发扬光大。经济学家熊彼特说出了其中的关键,创新与革新是两种从根本就不同的过程。提到创业立基,依照熊彼得的意见,革新才是主角,不是创新。
0 区分创业与企管分辨:
0 “创业”与“企管”(的差别,更是重要。由于在德语中没有专有词汇可区分两者,我们特别从英语选用这两个词,以说明创业与企管的差异,因为盎格鲁萨克逊人长久以来的从商传统,将这两个概念分得非常清楚。“企管”主要指涉及组织安排和管理观点下的公司任务;而“创业”则偏向新成立公司所采用的创意发明与革新。
0 掌握新的事物需要新的工具,也就是新的观念。从经济状况改变而衍生出来的新机会,不能再用旧有的眼光看待,因此需要新的概念。这里,我们的重点不是提出新的定义,而是要能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并且透过精准的概念,得到新的想法。
0 德文中并没有与“entrepreneurship”相对应的词。虽然德国人对这个词汇仍然陌生,却无法绕过不讲,除非我们发明一个完全切中意义,而且不那么拗口的新词汇。德语中比较近似的说法是“企业”这个概念,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三个重要差异:
0 1.所有权功能(谁拥有这个企业)
0 2.管理功能(企业的业务如何运作)
0 3.革新功能(企业的创业概念是什么,如何继续发展)
0 把其中的关键好好区分清楚,是值得的。因为这些权责彼此差异悬殊,而且现代社会也非常讲究分工。单拿“企业”这个概念来分析,可能会越说越糊涂。所以我们还是使用“创业”概念,回到以革新来创业的创意部分。用什么样的创意、什么样的观念,可以跟市场上已经稳定的企业竞争,成为后起之秀?搜寻经济学的德语学术数据,并且锁定主题“创业”与“创业者咨询”,多半会得到如何解决企业经济问题的建议,至于创业者的创意概念通常着墨不多。
0 一般会认为创业者自己应该已有创意:“你想开餐馆?你有没有想过已经有那么多竞争对手了?”“好,既然如此,那么你现在就要开始准备好经营、管理、资金、营销等工作,还有很多其他事务。”创意多少被视为已经存在,因此在咨询时,强调的重点通常是将创意付诸实现的经营能力。“创意多少钱一斤?”这种轻视的态度可能也和德语“创意”(Idee)的字意有关。它听起来像是一时冲动、粗略的、仅限于理论层面,可能还带点理想主义性质。
0 至于创意是事业起始最重要的动力,则完全没有提及。英语的相关专书,态度比较开放一些。如果我们以提摩理论(TimmonsModel)为讨论基础,那么创业成功的要素就是:人才、创意、资源。在这个理论中,经过深思熟虑推演而来的创意至少占有一席之地。只是这个理论的思考方向,还是偏向资源整合与创业者经营管理的能力。
0 直到为数众多的新经济创业者失败而引人注意后,革新的想法才开始崛起。1995年至2000年间,美国很多新公司吸引了全球最好的管理人才,有充足的资金可供支配,所以他们失败的原因绝不在管理与资金。便利的网络提供企业运作的众多可能性,这点谁也无法否认。管理质量如此优良,投资人也愿意冒险投入资金,在这种情形下,失败率为何还这么高?
0 缺少经过深思熟虑的企业概念才是主因。拥有一项高科技产品对创业而言,并不足够。没有企业概念,再多的资金、再好的管理,也无法永续发展。这是网络经济给我们上的第一课。
0 专利权或新的高科技只是原料:继续延伸的思考模式。到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