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一回赏析

如题所述

不过或缺——水浒传第一回赏析 说实话,四大名著中我唯一没有读过的就是《水浒传》。可能因为是女孩子,所以对这种英雄小说并不是很感兴趣。不过故事大概和一些典型人物、事件还是知道的。这次在网上搜了其电子书的第一回细细地看了几遍,发现了其叙事的几个闪光点。 首先,水浒传第一回是“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刚看到回目时,我就有一个疑惑,《水浒传》是一部讴歌英雄主义的小说,为什么它的开篇却写了一个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再往下看时,才知道洪太尉受天子之命赴信州龙虎山请张天师去京城作法,在伏魔殿前不顾众道士劝阻揭开镇魔封皮,放出一百零八个妖魔,这刚好与一百零八个好汉对应。原来作者采用了明贬实褒的写法,也交代了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出处。 其次,从时间上说,一般写故事,都连贯着写,但《水浒传》此处,却硬是横空写出个不同年代的事来。从第二回可以看出梁山英雄的出现是从大宋哲宗时代开始的,而误走妖魔却早在仁宗嘉祐三年,这中间相差有数十年。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从容与苦心经营。 再者,第一回中有大篇幅具体、典型的环境描写,如开篇的金殿、洪太尉路过的贵溪县、上清宫还有龙虎山等,作者细致的描写为我们呈现了一段段靓丽的风景线。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范仲淹也在小说中出现了,是他向皇帝推荐张天师来禳灾的,当然我们知道这不是真实的。但是这一细节描写却大大增加了小说叙事的说服力。 在我看来,这第一回就像是一个楔子,表面上看来好像有没有这一回都无关紧要,但是实际上,它在整部小说占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8
1.高俅顺势将球接住,以一个漂亮的鸳鸯腿将球提给端王。
赏析:“顺势”“漂亮”,写出了高俅善于献殷勤。
2.因为当初高俅还是街头无赖时,曾遭过王进父亲王升的棒打,便怀恨在心。
赏析:体现了高俅不仅是个善于献殷勤的人,还是个记仇、爱报复、度量很小的小人。
3.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赏析:这写出了宋江其实是个有远大志向,想要报效国家,只是空有一身才华,却没有机遇,报国无门。

4.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只听见林冲说道:“这件事也不能怨他们,这全是高太尉的主意”
赏析:薛霸两人差一点,就把林冲给杀了,可是林冲放过了他们,可见他性格善良。

林冲买了宝刀,爱不释手地看了一晚。
赏析:体现林冲爱武成痴,爱刀成痴,敌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对林冲下了圈套。

5..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牛二紧揪住杨志说道:“我偏要买你这口刀。”
赏析:“揪住”“偏要”体现了牛二是个市井泼皮,同时也是个蛮横无理、无事生非的人。

甚是喜欢杨志,叫人打开了枷锁,留在府内使用。
赏析:侧面描写出梁中书是个会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青面兽杨志的确是武艺高强,是条汉子!

6..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晁盖听了眼睛一亮:“好!你先去休息,明天再说”
赏析:一个“亮”字足以表现出晁盖虽然嘴上没有说,实际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我想起三个人来,他们武艺超群,又讲义气,有了他们,必定能成大事。
赏析:一想到要干大事,吴用马上就准备招兵买马,而且人选就在脑中这说明了吴用看人极准,记性十分好。
7.洪教头与林冲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
赏析:一个人之所以遭人嫉妒,就一定有他的资本,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嫉妒往往发生在比较亲近的,有共同利益的人的身上。林冲虽然是一位命运多舛的人物,是一个遭遇了重重苦难的人物,但是他还是有让别人嫉妒的资本,这个资本就是他的武功,他在江湖上的名望,他曾经得到过的职位。洪教头对于林冲属于同行嫉妒,因为洪教头和林冲一样都是属于枪棒教练。

8.梁山泊英雄排名次
石碣侧首一边是‘替天行道’四字,一边是‘忠义双全’四字。上面是星辰南北二斗,下面是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员,后面是地煞七十二员,天罡地煞共有一百零八员工。
赏析:梁山泊是大地方,还是小地方?晁盖、宋江做了梁山泊的寨主后,但凡有好汉来投,他总是亲自迎接到金沙滩上,这是宋江的风格。现今以有如此多的好汉来此地,这是上天早有安排啊!

9.鲁提达拳打镇关西
说着,扑的一拳打了下去,正打在鼻子上,鼻子被打歪,鲜血直流,像开了酱油铺:咸的、酸的、辣的,都滚出来。郑屠起不来,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却叫:“打得好!”鲁达骂道:“你还敢应口!”向眼睛就是一拳,打得眼珠迸,也像开了彩帛铺:红的、黑的,都露出来。两边看的人都害怕鲁达,不敢劝。郑屠求饶,鲁达喝道:“你是个杀猪的,若是和我硬到底,我会饶了你;你来求饶,我偏不饶。”又是一拳,打在太阳穴上,像做了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三拳打死镇关西,写的生动形象。三拳分别打在鼻子上、眼睛上、太阳穴上,从次要部位到要害部位。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角度来写
10.武松打虎:
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古人有四句诗单道那风:无形无影透人怀,四季能吹万物开。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推出白云来。
赏析:这里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

11.宋江交神行太保和黑旋风
李逵一听是宋江,立刻拍着手叫道。
赏析:虽然李逵为人鲁莽,经常惹是生非,但是他却是知错就改的人。

12.宋江被逼上梁山
宋江自言自语道:“江州果然是个好地方,人间仙境,名不虚传呀!”
赏析: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上可以看出这浔阳楼的闻名。

13.宋江三打祝家庄
扈成道:“再不敢去就应他。如果他庄上真有人来投我,我一定绑来送给你。”
赏析:扈三娘的被俘导致三家联盟的破产。如此一来,祝家庄的加速灭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2个回答  2019-09-14
高俅有着与一些梁山好汉如时迁、白胜等人类似的出身经历,他们的人生起点是一样的,只是由于个人机遇和秉性品格的不同,他们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终成为政治上的对手。高俅早年混迹于市井,也算是江湖中人物。他生性聪明,精通各种技艺,如吹弹歌舞、耍枪使棒、相扑玩耍、诗书词赋等,特别是气毬踢得好,他的名字也是由此而得,如果从个人的资质而言,他和燕青可以算是一类人物。江湖上固然注重武功,但也不轻视个人其它方面的才艺,否则梁山上也不会为安道全、金大坚等人留下交椅。就是这些技艺给高俅带来了人生的转机。依他的聪明才智,如果落草梁山,大概也能坐上一把交椅,尽管名次不会太靠前。
高俅给人印象很深的还有他的那股流氓气,在其发迹之前,还是着实受过一番磨难的。
他曾因帮王员外的儿子漫天使钱,坏人家产,被官府驱逐出东京,衣食一度没有着落。如果他一直这么落魄,很难说他不会像其他好汉那样到梁山去混口造反饭吃,但他的运气实在是好,辗转了几次后,终于投得其人,成为端王的贴身亲随。当端王摇身一变,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徽宗时,高俅的好日子也就随即到来了。他青云直上,仕途顺利,一直升到殿帅府太尉职事。如此轻易地靠一手好球艺和对主人的贴心伏侍就能成为朝廷的重臣,进入国家的核心领导阶层,这自然不能令那些身怀绝艺、报国无门的杨志之辈服气。像高俅这样的经历对那些混迹于市井的流氓帮闲们来说是个特例,按《水浒传》中的写法,他们通常的出路一般有两条,一是将流氓帮闲事业进行到底,运气好点的,能成为当地一霸,比如蒋门神、西门庆之流,运气差点的,则被好汉杀死,比如镇关西、牛二之辈;另一条道路则是落草为寇,投奔梁山,梁山队伍中有不少此类人物。人们以往过分强调高俅等奸臣与梁山好汉之间的对立,其实,他们之间有着不少类似处,不难想象,如果时迁、白胜等人也有高俅这样好的运气,他们的人生道路将会怎样。应该说,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果高俅仅仅是个东京市井上的帮闲和小混混,如牛二、在大相国寺菜园里捣乱的众泼皮之类,这肯定不会招致梁山好汉们如此激烈的反应。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朝廷的用人机制出现了问题,那些饱读诗书、身怀绝艺者报国无门,而偏偏像高俅这样一个不上档次的市井无赖却一路攀升,成为国家的重臣,可以耀武扬威地对文武百官发号施令,真可谓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否则,许多面孔如林冲、杨志等就不会出现在梁山好汉的队伍中。令人特别难以忍受的是,高俅还将自己的流氓作风带进官场,他不是去主动适应朝廷,而是让朝廷适应自己,结果将威严的朝廷变成了混乱不堪的市井。他刚一上任,就官报私仇,对禁军教头王进百般挑剔,迫使王进离家远逃。后又帮儿子高衙内去抢夺禁军教头林冲的妻子,设下白虎堂毒计,诬陷林冲。林冲发配到沧州后,他又派人火烧草料场,嫁祸林冲,直至林冲走投无路,逼上梁山,成为朝廷的反对力量。从各个地方大员与其亲疏不等的出身中,就可以知道高俅在朝中与蔡京等奸臣勾结在一起把持朝政为非作歹,任人唯亲,已经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这些官员要么是他们的亲戚,要么是他们的徒弟,他们是高俅在各个地方的化身,将整个国家都按照流氓无赖的方式进行统治,事实上,那些官员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像高俅这样的人物虽然被作者极力丑化,写得坏到极处,但也并非完全虚构而来,这一人物有着很强的现实性的,在历史上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人物。
从高俅发迹过程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么一个为社会所唾弃的地痞流氓之所以能青云直上,能无所顾忌地为害朝廷,主要是有皇帝做靠山,没有皇帝的支持或者默许,他们肯定是不敢如此张狂的。尽管小说赞成梁山好汉的替天行道之举,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但其对最高统治者徽宗皇帝的不满也是可以分明感觉到的,这正如金圣叹所揭示的那样:“乱自上作”,否则,作者也不会在各路好汉出场之前专门为高俅写上一段小传。自然,高俅之类人物的飞黄腾达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那就是封建专制。只要这种专制制度存在着,就会不断有这类人物产生,整个封建社会也就会不断陷入动荡、整合,再动荡,再整合的历史怪圈。《水浒传》只是写了其中的一次循环,但它的细致生动而又深入的描写为揭示这一历史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文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