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和辞的区别

如题所述

1、本义、引申义不同

词:本义是将内心所想的外化表达,古人称最小表义单位为“词”,称由句子组成的完整表达为“辞”。在现代汉语中,“词”也指古代文体,诗歌的一种,如“宋词”“词牌”等。

辞:本义是诉讼,打官司。引申为诉讼时的言辞。再引申为一般的言辞、文辞,又引申为一种文学体裁

2、字源不同

词:形声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传世文献最早也见于战国时代。金文从言、司声;篆文、隶书、楷书从言、司声。“词”在最初可能指官府文书的文字,因此从“言”表义;从“司”声也可能有兼义的功能,“司”的本义是官吏管理,因此“词”从“司”声,可能与官府文书有关。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

辞:会意字。“辞”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字的左边是一只手在整理线轴,右边是辛。金文中出现多种异体:除了都在左侧添加另一只手之外,还有添加“口”或“言”旁以使“辩讼”义更鲜明的;还有一种将“辛”替换成“司”的,“司”有“治理”的意思,而且古音中“司”与“辞”同属“之”部,所以这个字就成为会意兼形声字。

3、用法不同

词:用于词语、词汇义,而辞用于言辞义,在合成词中一般有固定写法,如歌词、动词、词义、词组等的词不写作辞。有些传统上用辞的地方也多用词,如:致词、答词、悼词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5

欢迎词:好比一场戏的序幕,一篇文章的序言,一次演讲的开场白 

欢迎辞:内容应根据国籍、团体、时间、地点、成员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 
欢迎词是一类表示欢迎意义的词语或词组,欢迎辞是表示欢迎意义的一类语言结构,如单个的字、词语、语句或一段话

词:  跟文章, 跟俗语汇集,大众化的语言,在不太隆重,不具影响的地方使用.
辞:跟典章,跟文化汇集,专业性的辞令,在隆重庄严的场合上使用,具有囬顾,辞旧迎新,展望未来,激励进步等语汇,如元旦献辞......新年献辞......如果用词,就太高傲自大了所以要用辞

词: 跟文章, 跟俗语汇集,大众化的语言,在不太隆重,不特别具影响的地方使用。
辞:跟典章,跟文化汇集,专业性的辞令,在隆重庄严的场合上使用,具有回顾,辞旧迎新,展望未来,激励进步等语汇,如元旦献辞。

另外,下面这段也可参考使用。即:
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辞: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
辞赋的工整性最起码从形式上看比词,更甚。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04
词、辞这两个字,有时是相通的,如“词典”也可作“辞典”,但也有区别。
词,通俗些,如欢迎词、告别词、创刊词、发刊词、唱词、歌词等;辞,文一些,如辞章、辞令、辞藻等。

  词,在语言学中指有一定意义的、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实词、虚词、词素、词根等。

  辞,另外有告辞、推托的意思,如辞别、辞让、万死不辞等, 这些意义不能用“词”。举个“不辞劳苦”的例子,“她已是中年人了,在单位里忙于工作,回家又忙于家务,业余还挤出时间来不辞劳苦地去乡镇企业,把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成语中,原来用“词”就不能改用“辞”,反过来也是如此。如“义正词严”、“万死不辞”、“辞不达意”等等。

  词,唐、宋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又称长短句。如词话、词牌、词谱、词曲等。辞,先秦、汉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如集屈原等人所作赋的书为《楚辞》。后泛指赋体文学形式,如《归去来兮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09

diction; phraseology; take leave;

(1)
辞、辤

(2)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3)
同本义 [legal case;lawsuit]
辞,讼也。――《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
善于辞案条教。――《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
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书·吕刑》
(4)
口供 [oral confession]
明清于单辞,无或私家于狱之两辞。――《书·吕刑》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礼记·大学》
其次不辱辞令。――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辞布者。――《周礼·司市故书》。司农注:“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狱辞无谋故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诏即讯,辞服。――《汉书·赵君韩张两王传》
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辞。――柳宗元《断刑论下》
(5)
言辞;文辞 [word;diction;speech;statement]
安定辞。――《礼记·曲礼》。疏:“言语也。”
不以文害辞。――《孟子》。注:“诗人所歌咏之辞。”
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注:“说事之言辞。”
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其次不辱辞令。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辞色(言辞和容色);辞容(表情;面色);辞旨(言语或文章的主旨、含意)
(8)
特指政令之词 [order]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三国志》裴松之注引
(9)
借口,口实 [excuses]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10)
又如:辞头(说法;借口)
(11)
中国古代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体裁,也叫赋,或辞赋并称 [Ci,a type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梁启超《谭嗣同传》
(12)
又如:楚辞
(13)
古体诗的一种 [Ci,a form of classical poetry]。如:木兰辞

(1)


(2)
说讲 [speak;talk]
使人辞于狐突。――《礼记·檀弓》。注:“告也。”
无辞不相接也。――《礼记·表记》。注:“辞所以通情也。”
无伤也,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3)
辞别;告别 [bid farewell;say good-bye to]
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
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吕氏春秋·士节》。注:“辞者别也。”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北朝乐府《木兰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
又如:不辞而别;辞朝(进朝辞谢皇帝);辞世颂(遗书);辞年(辞岁。除夕之夜)
(5)
推却不受 [discline]
以王父命辞父命。――《公羊传·哀公三年》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吕)蒙辞以军中多务。――《资治通鉴》
(6)
又如:辞让(推让);辞不获命(辞谢推让而未获允许)
(7)
审讯 [try]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8)
遣去 [dispatch;expel]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左传》
辞八人者,而后王安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9)
解雇,免职 [dismiss]。如:他被张老板辞了;辞馆(辞去书塾的教职)
辞别
cíbié
[bid farewell] 临行前向亲友等告别
辞不达意
cíbùdáyì
[the language fails to express the idea] 言辞不能把思想确切表达出来
辞呈
cíchéng
[(written)resignation] 辞职报告
辞典
cídiǎn
[dictionary] 词典
辞赋
cífù
[a literary form,sentimental or descriptive composition,often rhymed] 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辞格
cígé
[figures of speech] 修辞方式之一。亦称“修辞格”
辞工
cígōng
[dismiss;discharge] 辞掉雇工;雇工辞掉工作
她一气之下,辞工另寻他主了
辞令
cílìng
[language appropriate to the occasion] 社交、外交场合中得体的应对言辞;口才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为人忠厚,不善辞令
辞书
císhū
[dictionary;word book] 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的统称
辞色
císè
[one's speech and facial expression] 说的话和说话时的神态
辞色壮烈,众皆慨叹。――《晋书·祖逖传》
辞讼
císòng
[lawsuit] 诉讼
辞退
cítuì
[dismiss] 停止雇用;解雇
辞谢
cíxiè
[politely decline] 彬彬有礼地托辞拒收
辞谢红包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辞行
cíxíng
[say good-bye before setting out on a journey] 出门远行前向亲友等告别
辞严义正
cíyán-yìzhèng
[speak out sternly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言辞严密贴切,义理正大
辞藻
cízǎo
[flowery language] 精妙的词汇;辞令
故意玩弄辞藻,毫无诚意
辞章
cízhāng
(1)
[poetry and prose]
(2)
诗词文章等的总称
(3)
指文章的修辞;写作技巧
辞职
cízhí
[resign;hand in (send in) one's resignation] 辞去所担任的职务
他向上级提出了辞职要求

(辞)
cí ㄘˊ
(1)
告别:告~。~诀。~行。~世。~别。
(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
(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
(4)
解雇:~退。
(5)
同“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
(7)
讲话;告诉:“请~于军”。
(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郑码:MISE,U:8F9E,GBK:B4C7
笔画数:13,部首:辛,笔顺编号:3122514143112
diction;phraseology;take leave;
辞典
名人电子记事簿/辞典
http://www.meijin.com.cn

川味坊
http://zxpy.easthome.net/index.htm
第4个回答  2021-04-22
简单来说:‘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辞’是一种文学体裁,如‘颂词’、‘辞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