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如题所述

现实意义: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自《西游记》之后,明代出现了写作神魔小说的高潮。有朱星祚的《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邓志谟的《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玄奘西游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06
  《西游记》反映的社会现实

  《西游记》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上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故事是离奇曲折的,是富有社会意义的。首先,吴承恩创造了一个正面的典型人物——孙悟空。孙悟空在花果山水帘洞为王,“不服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这种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很合乎理想,但是暗中仍有“阎王老子”掌管着,死亡的恐怖时刻威胁着自己的族类。于是孙悟空才决心去求仙学道,希望能够“跳出轮回网”。后来学道成功,回到家乡,剿灭了欺压自己同类的“混世魔王”。接着为了防御强暴的敌人的侵略,为了保障自己快乐国土的永远幸福,就练兵习武,加强军事力量,向东海龙王借取兵器,又迫使冥王勾销名号,永远不归他们管辖。这里说明孙悟空是不甘心在凶恶的统治者的魔掌下过奴隶式的悲惨生活,而坚决地采取实际行动来挣脱身上的枷锁,试图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这种要求,正是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后来,玉皇大帝为了防止孙悟空在下界“叛乱”,两度把他骗进天宫,但由于孙悟空不甘受那令人感到窒息的冷酷待遇,不愿在统治者的轻蔑、玩弄、凌辱下讨生活,就毅然决然,两次大闹天宫。在最后一次,他采用智巧而迅速的手段,扰乱了盛大的蟠桃会,偷吃了老君的仙丹,然后回到花果山。第四章《西游记》启示录这种举动,表明了孙悟空对神仙世界最高统治者的礼仪﹑身份制度的极其蔑视与尖锐讽刺,也就是表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孙悟空这次大闹天宫,虽然完全是一种出于愤激的自发举动,但他仍然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当如来佛责问他时,他明确地表示要夺取玉皇大帝的宝座:“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玉皇大帝搬出去,腾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永不安宁!”在这里,孙悟空所说的话,并不能单纯体会为争夺玉皇大帝的宝座,而是意味着封建社会里灾难深重的人民,试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那压在头上的大山——封建统治,而创造一种不受压迫、不受奴役的生活;其次,孙悟空提出“皇帝轮流做”的主张,强有力地驳斥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所谓帝王是天生下来统治人民的反动正统观念,并体现了人民对新政治的朦胧追求。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并不完全是吴承恩随意虚构的,而是有时代背景作为他创作的蓝本。我们知道:明武宗时,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在国内已爆发了。河北文安的刘六、刘七的队伍,自畿辅(北京附近)攻入山东、河南,转入湖广(湖南、湖北)、江西,又北上攻入河北,转入山东,纵横数千里,官军莫敢抵挡;同时江西有王钰五、毛浩八、何积钦,四川有迁瑞等起义。这些农民起义的队伍,似暴风雨般地扫荡了明朝的大半疆域,严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明朝统治者为了对付这些起义军,施展了极其残暴的手段,如明军统帅马中锡,在配合围剿的方略下,曾招安刘六、刘七,结果未成功。经过多番的激烈战斗,起义军虽先后被明朝统治者血腥地镇压下去,但起义军轰轰烈烈的业绩和正义的呼号,却震撼了整个时代人们的心魂,给予作家们以深刻和广阔的创作题材。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正是通过奇幻的形式,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面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7-06
朝廷专政,腐败贪污严重,叛乱四起,缺少英雄领袖
第3个回答  2019-06-12

《西游记》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部神话小说,其实它在明代更是一部政治寓言,在西游记原著开篇中写道:“预知造化会元功 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想真正了解人生的真谛就必须要看西游记。

第4个回答  2017-05-03
一、创作背景:
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朝代。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与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并日趋尖锐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二、作品简介:
《西游记》这本书出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之手,出版署名华阳洞天主人。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深刻描绘了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八十一受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上了西天见到如来佛祖。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
三、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男,字汝忠,号射阳。汉族,淮安府山阳县 人。祖籍安徽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 《西游记》的作者。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任浙江长兴县丞。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
2004年,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政府决定在山上茶庵处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在山下山门处建树其石雕座像,用来纪念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