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翻译一段文言文,急急急!谢谢!

如题所述

昔吴越钱忠懿王能琴
【原文】“昔吴钱忠懿王能琴,遣使以廉访为名,而实物色良琴。使者至天台,宿山寺,闻瀑布有声止于帘外,晨起视之,瀑下淙石处,正对一屋柱,而柱且向日。私念曰:若是桐木,则良琴在是矣。以刃削之,果桐也。即赂寺僧易之,取阳向二琴材,驰驿以问,乞俟一年斲之。既成,献钱忠懿王,一曰‘洗耳’、二曰‘清绝’,遂为旷代之宝。后钱氏纳土太宗庙,二琴归御府。”
【参考译文】从前吴王钱忠懿王喜好好琴,派遣使臣以廉访为名,而实际上是去物色好琴。使者来到天台,住宿在山寺,夜晚听到瀑布击水声音(不同寻常)声音就来自窗外,清晨起来看视,瀑布下淙石的地方,正对着一个房屋的柱子,柱子并且向着阳光,并不背光。自己想道:如果是梧桐树,那么好琴就在这里了。用刀削试,果然是桐树啊。于是就给寺中僧人恩惠,很容易的取得了这块原材料。取得朝阳方向的二块琴材(木料),快马带回馆驿。等待一年加工的时间方才完成,献给文忠懿王,一方琴取名叫‘洗耳”、另一方琴叫‘清绝’,至此传为历代的宝物。后来皇后钱氏接纳土太宗庙,两方琴回归到御府。
后半段:
【原文】南渡初,流转至书川,叶梦得上之。此乃择材之良法。大抵桐材既坚,而又历千余年,木液已尽,复多得风日吹曝之,金石瀑水之声敢入之,所处在空旷清幽萧散之地,而不闻尘凡喧杂之声,取以制琴,乌得造化同妙
【译文大意】南渡初年,流转到信川,叶梦得到了选材的好方法。认为这是选择制琴选材料的好方法。大致到选材要似桐木般坚固,而且又历经千余年时间的沉寂,木里的水分已耗散穷尽,又得到如此多年的风干日吹太阳的暴晒,金石瀑布的溅击之声进入木内产生共鸣,此材在空旷清幽萧瑟闲散的地方,得以清静幽雅之处,而不知道尘世凡间喧杂的声音,用此材制琴,怎么能不是我等的造化福分之好运气啊。
【词语解释】
“南渡” nán dù
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5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故谓之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把听来的没经过思考的话随意传播,是违背道德的。
孔子说:如果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了也值得。
孔子说:批判异端思想,祸害就可以消除。
孔子说:由!我来告诉你什么叫做知道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叫做真正的知道。
子张问孔子说: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呢?孔子回答说:他聪明勤快地学习,不在知识不如他的人面前感到羞耻,卖弄,所以给他‘文’的谥号。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不思考问题,等于没有学;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非常有害。
孔子说:默默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有什么难呢?
孔子说:只知道它算什么,如果爱好它就好,好的比不上乐意接受的。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注意改正自己。
孔子说:你们几个当中有人认为我隐瞒不说,我也并没有隐藏什么。我没有任何举动不是与你们在一起的,这就是我的为人。
第2个回答  2020-08-18
帮忙翻译有偿的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