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发绿指甲根部发紫是什么症状?

左手手指发绿,手指甲根部发紫,无任何疼痛或不适感,洗澡后症状有所缓解,过一会还是这样,只有左手是这样,右手正常,有三四天了,请各位高手指教,不是得了绝症了吧。。。
复制的人免谈,提高悬赏,寻求专业医生!

紫绀(cyanosis)
血液中还原血红蛋 白增 多所致 皮肤粘 膜呈青紫的现象。通常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克/升就可形成紫绀 。紫绀可分为中央性 、周围性及混合性 。① 中央性紫绀。由于心脏疾病形成静脉血混入动脉血的右向左分流或肺部疾患引起呼吸功能不全氧合功能低下,这些均可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紫绀呈全身分布,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各种肺部疾病。②周围性紫绀。周围循环血流瘀滞,造成局部组织耗氧过多或周围血管收缩,末梢组织缺氧,紫绀分布于末梢或下垂部位,如右心衰竭或休克。③中央性和周围性共存时称混合性紫绀。另外,药物及化学物品中毒导致血中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的出现亦可形成紫绀。
在正常情况下,皮肤是白里透红或微带棕色透红,面部、手掌和耳壳等处最为明显;口唇、口腔和睑结合膜、甲床都呈红色。当这些在正常时候是红色的地方,转变成紫色或青紫色,就叫做紫绀。紫绀是一种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
病因和病理] 皮肤和粘膜的颜色随血流的颜色而变化。血液的红色是由于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充分地和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时,它的颜色是鲜红的;当它放出了氧,成为还原血红蛋白时,颜色就变为暗红。动脉和毛细血管里的血,含氧合血红蛋白多而还原血红蛋白少,因此它的颜色鲜红,透过薄的粘膜和半透明的指甲,红色仍明显。皮肤较厚,且含有色素,因而是白里透红或微棕色透红。静脉血因含还原血红蛋白多、氧合血红蛋白少,所以它是暗红色,透过皮肤,就呈现青紫色。手臂上一条一条的一般所称的“青筋”就是静脉。苯胺、硝基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品可使血红蛋白变为变性血红蛋白,这种血红蛋白本身就是紫色的。因此,凡粘膜、指甲和皮肤里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里血液的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而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出现变性血红蛋白的时候,都会出现紫绀。可有紫绀症状的疾病,有下列三类:
1.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是使血红蛋白能够和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的地方,凡能阻碍血红蛋白和空气接触的任何支气管和肺的疾病,都可使全身动脉血的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产生紫绀。这些疾病包括喉部或气管阻塞(如痰液阻塞、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和重的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炎、尘肺、肺气肿、肺水肿等)等。空气里氧含量不够,如在高空里,即使呼吸系统是健康的,也会因为血红蛋白不能充分氧合而产生紫绀。
2.循环系统疾病:
(1)紫绀型先天性心脏血管病: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在心脏内或大血管之间有不正常的通路,使右半边心脏里未经氧合的血,不经过肺而直接流到左半边心脏和主动脉里去,因而动脉血里混进了许多还原血红蛋白,产生紫绀。常见的有先天性紫绀四联症、肺动脉高压性右至左分流综合症和肺动静脉瘘等。
(2)心力衰竭和休克:这时心脏排出的血液减少、血液循环缓慢、静脉里血液郁积,尤其肺里的郁血可以阻碍血红蛋白的氧合,同时血液经过周围组织时氧的消耗又增多,所以血里还原血红蛋白多,产生紫绀。
(3)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在局部停留时间长,氧被多量地消耗,局部可出现紫绀,如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血管遇冷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唇、耳、鼻尖、手指和足趾处可出现紫绀。阵发性肢端动脉痉挛病时,四肢肢端血管收缩,可引起手指和足趾的紫绀。
3.其他: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病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多,部分血红蛋白得不到氧合的机会,还原血红蛋白多,产生紫绀。
(2)苯胺、硝基苯和亚硝酸盐等中毒,产生变性血红蛋白病,引起紫绀。有些人,特别是儿童进食大量不新鲜的青菜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出现紫绀,叫做“肠原性青紫症”。
[鉴别诊断] 了解紫绀的范围、程度和发生的时间可以帮助判定是哪些疾病所引起。
1.全身性的紫绀,伴有呼吸困难和心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心力衰竭或先天性心脏血管病所致;没有呼吸困难的,可能是变性血红蛋白病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身体末端的紫绀,伴有四肢冷,血压下降的是休克所致;有阵发出现肢端紫绀的病史的,是阵发性肢端动脉痉挛病。
2.紫绀极为明显的都是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往往有手指和足趾呈鼓槌状的表现,红细胞计数显著增多;变性血红蛋白病有时紫绀也很明显,但没有手指呈鼓槌状的表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般紫绀比较轻。呼吸系统病所引起的紫绀,一般属中等度,手指可呈现轻度的鼓槌状,红细胞计数有中等度增多。
3.自幼就有紫绀的多数是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如果和苯胺或硝基苯等接触后才出现紫绀的,就可能是这些药物的中毒。某些人吃过大量不新鲜青菜后发生紫绀的,是肠原性青紫症。
[治疗] 除一些出现时间短暂,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紫绀(如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外,紫绀的出现都表示身体缺氧,是病较严重的征兆。不能满足于发现与治疗紫绀这一症状,而要迅速找出产生紫绀的病因,及时地给予治疗。
对紫绀本身的治疗,可注射呼吸中枢兴奋药,以提高呼吸功能,如可拉明0.375克、山梗菜碱5~10毫克、野靛碱1.5毫克或回苏灵8毫克肌内注射;给病员吸氧以促进血红蛋白的氧合;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使空气能够进入肺里和血红蛋白接触,如用支气管扩张药,氨茶碱0.1克3次/日、麻黄素25毫克3次/日或异丙肾上腺素10毫克舌下含用3次/日,吸除痰液等,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抢救。
变性血红蛋白病的紫绀可用1%彩美蓝溶液静脉注射(剂量是每公斤体重用1--2毫克)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针刺人中、合谷、印堂、涌泉等穴;紫苏、藿香各一两,煎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8
从指甲看健康

指甲可以说是人体气血的外在表现。《黄帝内经》指出:「肝藏血、主筋...其华在爪」、「爪为筋之馀」。爪即指甲,小小的一片指甲的色泽和形态,就可以反映出人体气血的盛衰,以及肝脏的健康状态。

正常的指甲颜色,应是微粉红。若过白,则显示有贫血迹象。若呈青紫色,即表示身体缺氧,血液微循环受阻。若是黄色,可能是长期吸烟,把指甲薰黄,或可能有全身性疾病,例如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若指甲呈瘀黑色,则显示肝血不足,四肢所得的养分便不足够。指甲离心脏最远,得血量最少,因而会呈瘀黑色。若指甲颜色变灰,质地粗糙,肥厚而无光泽,则是受真菌感染,患有灰甲。患灰甲的人通常亦有手足癣,治疗需时。

至於指甲的形态,一般而言,正常人的指甲应是扁平微隆,指甲表面平滑有光泽,指甲板厚薄适中。若发现指甲无故变薄变厚、指甲面隆起或凹陷不平,则要留心,可能是疾病讯号。

另外,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指甲若有白色的斑点,表示肝肾亏虚;若起坑纹,是神经虚弱的先兆;指头若有倒刺,多半是心火旺盛,睡不安宁。指甲若生长迟缓,容易折断,显示营养不良;指节带黑,则显示肝脏功能欠佳。

指甲与健康

  人类五脏的变化,会相应地反应到指甲上来。平时只要注意观察指甲上的微妙变化,即可预测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若从指甲上看健康状况好坏,关键在于指甲的颜色及形状。健康指甲应平滑光洁,甲面无纵横沟纹,甲上无干扰斑,指甲对称,不偏斜,无凹陷或未端向上翘起现象。就正常的指甲来说虽然种类很多,其实并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甲。一般而言,健康的指甲可以区分为:普通指甲、大型指甲、小型指甲、长型指甲、短型指甲、宽型指甲,窄型指甲等。

  通常指甲占手指未节约3/5,呈长方形拱起,顶端横径稍大于基部横径,指甲基部的白色像半月形部分称指甲半月,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甲白,恰位于各指中央对称,无大的偏移。说起来,当所有的手指甲有恰如其分的甲白时,便可推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良好。如果10个手指甲完全没有或仅仅有一点点甲白时,这意味着身体疲劳不堪抑或正患有病痛。最理想的甲白应占指甲面积的1/5左右,甲白太大或全无都不意味着身体十分强壮。

  指甲的生长情况和形态,随时都会受机体变化的影响。特别从指甲的颜色,有无正常人的甲白,就可以看出本人是否健康抑或正在孕育着疾病。此外,从下面10种不同病态指甲中亦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对此应予以注意,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争取早日纠治。

  一、指甲脆、裂
  首先应查明其病因:一是指甲与水接触的时间过长;二是饮食中蛋白质及钙、硫、锌等元素或维生素A、B、C不足;三是慢性疾患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四是口服避孕药;五是指甲被打磨或使用磨除剂所致。不妨分别采取如下矫治法。

  1、每天口服两汤匙酵母及胆碱1000毫克,最好将此类营养物加入流体或牛奶中内服,这将有助于改善指甲的强度。

  2、鉴于缺乏铁元素可引起指甲干燥、脆弱,平素最好能多食些富含铁的食物,同时须摄取维生素C以提高吸收铁的能力。

  3、每天将经过琢磨、没有缺陷的指甲浸泡在温麦芽油或其它天然油中约5-10分钟,然后从指尖向表面角质层进行按摩。若采用砂板将指甲表面轻微磨损,可以让油更易渗透进去。

  4、每晚将手指浸泡在醋稀释液中,这是防治指甲易劈裂的良法。白碘用在指甲顶部及指甲尖下面不仅可恢复指甲的易弯曲度及强度,而且有阻碍指甲分段冲截的作用。

  二、指甲变鱼及柒色
  一个人罹患慢性疾病,情绪长期受压抑、吸烟,或者手指接触复写纸、染发剂等化学沾染物均可使指甲变色或染色。假如指甲被染色甚深,倒不如等到新指甲长出来为止。若想及时除掉表面染色,可用一片柠檬反复进行揉搓手指尖,然后再加以清洗与干燥。

  三、指甲长得奇形怪状
  若长期缺乏蛋白质或铁元素,通常易造成匙样或扁乎状指甲,通过改善饮食营养即可以矫正。据说佩戴人造指甲能助长指甲储存潮气、变软,造成指甲向上弯曲,对此问题应酌情增加营养,去掉所戴的人造指甲。

  四、指甲无光泽
  若指甲呈现波浪状且无光泽,揭示可能缺乏蛋白质,缺少维生素A及B或者揭示矿物质不足。对此可改善日常的膳食并每天补充多种维生素。外加维生素B6及锌元素15克等即可。指甲无光全部白色则提示可能罹患肝脏疾患,此时可请内科医生检查帮助诊治。

  五、指甲苍白
  这也许是缺乏锌元素及维生素B6不足的征象,抑或由于贫血所引起。通过改善饮食营养状况后指甲苍白的症状仍然持续存在,那么就该向医生求教,查明原因。

  六、指甲出现凹痕
  此种病甲表现提示身体内钙质、蛋白质、硫元素的缺乏,这些营养物质可以从蛋类、大蒜中取得,经常食用为好。

  七、脊状、槽状及沟状指甲
  你若佩戴人工指甲或不注意修整外表的角质层均可造成脊状、糟状及沟状指甲问题。这些异常征象可因疾病、营养缺乏所致,故尚须对症处理为宜。

  八、线条状隆起样指甲
  此种外观挺好看的异样指甲常常发生在情绪欠佳或疾病之后,如能每天吃富含蛋白质的适当饮食,同时摄取维生素C外加15毫克锌增补剂即可加速新生指甲的生长,从而可使水平隆起线条状指甲逐渐消失。

  九、竖沟状指甲
  有时这类指甲在40岁以后才会发生,此乃因细胞再生能力减弱之故,为此,每年至少需要检查一次,看有无贫血,抑或有无缺乏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情况。此种病甲可能揭示维生素A、钙质或铁元素不足。

  十、软、弱状指甲
  这种不健康的指甲常因过度与水或指甲化妆品类中的化学物接触所致。其次与情绪不佳,饮食不良亦有关联。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些向日葵籽,以增加维生素A的摄入。另外可每天口服5000毫克白云石。据报道此物可增补钙、镁两种元素,3周之内就可使软、脆的指甲恢复常态,焕然一新。
参考资料:http://www.39.net/healthy/xst/zj/89696.html
第2个回答  2008-01-21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病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多,部分血红蛋白得不到氧合的机会,还原血红蛋白多,产生紫绀。
(2)苯胺、硝基苯和亚硝酸盐等中毒,产生变性血红蛋白病,引起紫绀。有些人,特别是儿童进食大量不新鲜的青菜可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出现紫绀,叫做“肠原性青紫症”。
[鉴别诊断] 了解紫绀的范围、程度和发生的时间可以帮助判定是哪些疾病所引起。
1.全身性的紫绀,伴有呼吸困难和心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心力衰竭或先天性心脏血管病所致;没有呼吸困难的,可能是变性血红蛋白病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身体末端的紫绀,伴有四肢冷,血压下降的是休克所致;有阵发出现肢端紫绀的病史的,是阵发性肢端动脉痉挛病。
2.紫绀极为明显的都是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往往有手指和足趾呈鼓槌状的表现,红细胞计数显著增多;变性血红蛋白病有时紫绀也很明显,但没有手指呈鼓槌状的表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般紫绀比较轻。呼吸系统病所引起的紫绀,一般属中等度,手指可呈现轻度的鼓槌状,红细胞计数有中等度增多。
3.自幼就有紫绀的多数是先天性心脏血管病。如果和苯胺或硝基苯等接触后才出现紫绀的,就可能是这些药物的中毒。某些人吃过大量不新鲜青菜后发生紫绀的,是肠原性青紫症。
[治疗] 除一些出现时间短暂,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紫绀(如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外,紫绀的出现都表示身体缺氧,是病较严重的征兆。不能满足于发现与治疗紫绀这一症状,而要迅速找出产生紫绀的病因,及时地给予治疗。
对紫绀本身的治疗,可注射呼吸中枢兴奋药,以提高呼吸功能,如可拉明0.375克、山梗菜碱5~10毫克、野靛碱1.5毫克或回苏灵8毫克肌内注射;给病员吸氧以促进血红蛋白的氧合;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使空气能够进入肺里和血红蛋白接触,如用支气管扩张药,氨茶碱0.1克3次/日、麻黄素25毫克3次/日或异丙肾上腺素10毫克舌下含用3次/日,吸除痰液等,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抢救。
变性血红蛋白病的紫绀可用1%彩美蓝溶液静脉注射(剂量是每公斤体重用1--2毫克)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针刺人中、合谷、印堂、涌泉等穴;紫苏、藿香各一两,煎服。
第3个回答  2008-01-18
看你的描述不排除雷诺氏综合征的可能性,这是由于一些不明原因的末梢血管痉挛引起的肢体未端缺血的症状,一般会在遇热后好转一些。

这个症状一般是由于潜在的一些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或一些血管疾病引起的,建议你去正规大医院的免疫内科看一下,免疫方面只有在比较大的城市里的大医院才会有,不知你在什么地方,不好帮你推荐,你可以参看一下全国范围内的免疫内科推荐的医院排行。

免疫内科:http://www.haodf.com/keshi/DE4r0PiRvNoMFwnzPSNUxFgnYSo3qd.htm
这方面还是北京最强,摘录一点你看一下。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414票)
301医院风湿科 (239票)
北大医院风湿科 (48票)
北京协和医院西院免疫内科 (37票)
北京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33票)
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 (24票)
其他地区差距很大,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你点上面的链接都可以看到。
第4个回答  2008-01-18
从中医的角度“气滞血瘀”的可能也存在
有很多原因:缺氧,中毒、心脏有问题,血液病等,还有就是不小心挤了!主要是缺氧,应当加强运动锻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