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松的象征意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问题一:松.梅竹兰各象征什么 松四季常青,它质朴、庄重的个性给人以祥和持重的感觉。它生机盎然,追求阳光,有一股文天祥《正气歌》所云“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的浩然之气。而震荡山谷的松涛声,让人感受到一种坚毅和持久。古人以岁寒比喻乱世,松柏比喻君子。何晏说:“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也。”指君子的品格就如同松柏一样,虽身处乱世逆境,但不为物惑,不改初衷,始终道心坚定。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竹子不怕寒冷,也不惧炎热,冷热起伏,只会使它显的更加青翠挺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剑拔十寻,枝摩苍天。人们把竹人格化,以竹比德,身体力行,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文人们写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把竹子的清雅比为君子的文明有礼,贞洁视为自尊自爱,心空表现为宽容、虚怀若谷等,这些都是古代君子具备的基本品质。
梅开在百花之先,历经严寒,报送春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人们钦佩它坚强高洁的品格,“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它志向高远,却淡泊宁静,香飘人间,“清气满乾坤”。它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洁净的身心,唤醒万芳迎接春天的到来。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立志奋进的鼓舞,使人看到希望,看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松、竹、梅以其不惧风雪的傲然风骨,为世人展现出高风亮节。它们之所以能感动中国人,是因为人们对正人君子高尚品格的推崇,是因为人们心中都期盼着温暖、光明的春天,期盼着美好、真实和永恒。

问题二:张大千的梅兰竹松图上的字词是什么 张大千的《梅兰竹松图》上的字词是什么?还是当代中国最贵五大书画家:黄泽金、崔如琢 、曾梵志、范曾、黄永玉《梅兰竹松图》上的字词?如果你真想知道,自己搜索吧!只要网络上有的谁都可以搜索到,只要网络上没有的谁都搜索不到。

问题三:梅 竹 兰 菊 各象征着什么 对人生有什么寓意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它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其中有一首古诗是这么写的: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有人认为,梅的品格与气节几乎写意了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面貌。全国上至显达,下至布衣,几千年来对梅花深爱有加。“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种花卉都望尘莫及。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竹有七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兰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孔子 《孔子家语・六本》
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蕙兰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荀子《荀子・宥坐》
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夫芷兰:蕙兰和白芷为一对)
君子之学,非为通也,
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 菊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花中隐士”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洁身自好、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
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品德高尚等特点,而深受古人喜爱,被誉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问题四:菊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菊花象征意义】
菊与梅、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

一 隐士的象征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正是体现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二、斗士的象征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 *** ,替天行道。
同时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三、伤感的象征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 *** 思的对象。“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

四、高洁品格的象征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也有因风雨关系而散落的。宋朝有“王苏改诗”的故事,见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说的是苏东坡有一次去相府拜见王安石,刚好王不在,只见案上有咏菊诗,只写下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暗自好笑,他认为菊花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步原韵,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读过苏东坡有嘲笑之意的续句以后,觉得苏东坡观察不够全面。后来二人政见不和,苏东坡被贬滴黄州。苏到黄州后,一天正值风雨交加,苏与友人在菊园赏菊,亲眼看到了落英缤纷,“满地铺金”的场面。这时才懂得了当初错批了王安石,还是自己见识不广。)

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尽同。
黄色的菊花:淡淡的爱
白色的菊花:在我国哀挽之意,一般用于追悼死者的场合;在日本,则是贞洁、诚实的象征。
暗红色的菊花:娇媚

菊花象征久长: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人们甚至把九月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也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并且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采的菊花更有意义,多用其精制菊花茶,更有人将这一天采的菊泡陈年米酒,或者是用菊花沐浴,皆取“菊水上寿”之意。如果在一个画面上画有菊花和九个鹌鹑,因为“鹌”的发音与“安”相同,就有“九世居安”的意思。菊与松树画在一起,叫做“松菊永存”,表示祝愿接受此画的人长寿。还有人把一只蝈蝈儿画在菊花之上,因“蝈”与“官”同音,即表示祝愿别人长久(九)占据官位,其画名为“官居一品”。
菊花: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
翠菊:追想、可*的爱情、请相信我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

问题五:梅 兰 竹 菊各象征什么? 梅:傲然不群;
兰:高雅脱俗;
竹:虚怀有节;
菊:清新淡泊。
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近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另:mcs/sijunzi11.aspx

问题六:松柏在古代有什么意思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松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常用松柏象征孤傲耿直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以凋谢,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他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问题七:15个有关古代寓意的植物 一、菊
菊,不仅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而且作为一种花卉,还有着晚开晚荣、傲对秋霜的得天独厚、卓尔不群的禀性气质.在万物凋败的萧瑟秋风中,这粲然迟开的菊花显得尤其的夺目
二、莲荷
莲荷是水的女儿,她的清丽灵秀的自然之美代表着女性美的绰约风姿,自古以来就是“美与爱”象征. “莲”即“怜”的谐音,语意双关,芙蓉喻所爱恋的对象,借以表达爱情的或明或暗,成熟或不成熟的种种状态.
三、芭蕉
植物之中,可与文墨濡染的,除梅兰竹松荷之外,能与之相媲美的当属芭蕉.芭蕉似乎生来就和“雨”联系在一起,雨打芭蕉都有着音乐之美.
四、芳草
芳草,常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一是怀人盼归.《楚辞・招隐士》写山中环境险恶,不可久留,盼望“王孙”早日归来
五、柳
“柳”与“留”谐音,由“留”而引发人们留别、留恋、留情、挽留等意念,于是柳成了与送行人有关的特殊事物,古人在送别的时候常以柳寓离别之苦. 柳意象由柳枝、柳絮、柳叶等组成.柳枝柔长如丝,修长的柳丝与人们情意长久、永久平安的期盼相吻合
六、梅
(高洁):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的《墨梅》
七、梧桐
(凄凉悲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宋・李清照《声声慢》
八、牡丹
(富贵、美好):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
九、竹
(气节、积极向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
十、松
(傲霜斗雪):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汉・刘桢《赠从弟》
十一、红豆
(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 王维《相思》
十二、榕树
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寓意荣华富贵.
十三、桂
桂音谐“贵”,有荣华富贵之意。有的习俗,新妇戴桂花,香且“贵”。桂与莲籽合图,为“连生贵子”;桂与寿桃合图为“贵寿无极”等等。桂有吉祥寓意,源自谐音。
十四、合欢
属落叶乔木,羽状对偶复叶,夜间双双闭合,夜合晨舒,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合婚”树。汉代开始,合欢二字深入中国婚姻文化中。有合欢殿、合欢被、合欢帽、合欢结、合欢宴、合欢杯。诗联有:“并蒂花开连理树,新醅酒进合欢杯”。合欢被文人视为释仇解忧之树。:“合欢,一名蠲人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欢,能忘忿”。
十五、桃
在民俗、宗教、审美观念中,都有其重要文脉。桃花红、白、粉红、深红、烂漫芳菲,娇媚出众。中国人常以桃花喻美女娇容,与女人有关的事也都常带“桃”字。

问题八: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把兰梅竹菊称为四君子又把梅花和松竹一起誉为岁寒三友吗? 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是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画家在创作时常把竹、梅、松三项画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加上兰,称为“四友”。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画家用“四君子”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

梅兰竹菊(春兰、夏竹、秋菊、冬梅)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