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交通运输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先给大家从各个维度来分析一下电科大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的概况

一、专业信息

所属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8]工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61]交通运输

二、招生详情

研究方向:

(01)交通运输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

(02)交通信息处理及智能控制

(03)智能交通

计划招生人数:16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9)自动控制原理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61)信号系统与测量基础

我的个人情况简介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双非一本院校,本科专业是交通运输专业。之所以将目标考研院校定为电子科技大学,大致有几个原因:

一是根据以往历年本校师兄师姐考研情况来看,每年都能上岸两三个人左右,据师兄师姐们分享电子科技大学比较公平,基本没有对双非院校的歧视,从这我觉得起码有了考上的希望,不至于出现初试压分严重或者复试无故被刷等情况;

二是考研初试专业课科目是运筹学,是我本科课程中重点学过的课程,比较好上手;

三是电科大在交通运输领域声望较好,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就业的时候相对优势大一点;

四是电科大的地理位置比较幽静,在成都郊区位置,读了研才更感觉到地理位置的优越感,虽然出去玩比较不方便,但是我就是来学习的。

再说专业,当时是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硕)和交通运输(专硕)之间选择了专硕,

一是专硕是读两年,学硕读三年,读个专硕两年就可以就业了;

二是我没有读博的打算,如果有读博打算的还是考虑学硕,因为专硕就算能申博也只能是工程类博士;

三是专硕和学硕在初试上差距明显,专业课都考运筹学,但公共课专硕考数二英二,学硕考数一英一,相比下专硕简单;

四是我的决心比较大,非电子科大不可,如果专硕复试被刷或没进复试可供调剂的学校会很少,不如学硕可供调剂的学校多,这个一定想清楚,我当时就想考不上我也不想调到其他学校了;

五是简章上说学硕招190多个,但其中140多个都是保研的,也就是说只有40多个名额是收考研的,而专硕除去保研的能收一两百个考研的,让我感觉相对来说几率更大点。

三、各科目备考经验分享

政治:

我的政治差不多十月份开始的,在学习过程中也是经常和同学们交流,看徐涛的课,在《徐涛核心考案》上记笔记,看书做《肖秀荣1000题》,后面跟着徐涛腿姐带背,跟徐涛的每天背,然后看了《腿姐冲刺讲义》,做了《肖秀荣八套卷》选择题,后面出了《肖秀荣四套卷》背上面的大题。

关于政治,我还买《核心考案》作为知识点文本。选择题刷肖八,最后背肖四大题。同时也要关注大题,即使不能全部背,看一遍也是有好处的。大题背诵建议每个题全文背诵一个,了解一个题应该是怎么回答的字数大概有多少,然后其它的不要死记硬背,自己总结得分点,把得分点记熟。

每天中午午睡前刷1000题(只刷选择题)。刷完之后,每天不想复习其它科目的时候就简单看看核心考案。

11月底—考前:做肖四肖八,背肖四肖八的大题。这个时候就要考验大家的信息搜索能力,我当时在网上看到了“空卡”的视频,同时网上一些老师帮助整理了政治知识点,我就拿着它背,也要多关注新闻事实,新的内容在考研文库上都能查到相关的信息。

英语:

总共用了张剑英二的真题黄皮书一套、一套英一真题(每个题有解析,每篇有对应翻译那种)、背单词书用了5500和红宝书、课程有听了石雷鹏的大小作文课及配套讲义。

单词:从十月份到考试每天坚持背单词,用上面提到的两本单词书,总共每天背两百个左右,亲身体会坚持认真背单词很有用。

阅读:得阅读得英语二,英语拉分的关键就在阅读。基础不好的同学在九月份之前最好弄一下长难句,不需要把各种从句学的特别透,但是要知道句子讲了什么意思,这个从句是用来修饰哪一个词的,逻辑要清晰。

我英语基础比较好,所以暑假才开始正式学英语的,基本上暑假就是时间都给数学强化了,然后白天抽空会背单词,晚上会做一些英语一真题的阅读部分。

后来9、10月份左右开始认真坚持做题,由于英语二题比较少,可以拿英语一真题练手,英一真题从2000年左右做过来,可以不用做这么早,因为有些题材确实话题比较老,把英一真题一直做到最近几年。

之后到10月中下旬这段时间把英二2017年以前的真题的阅读穿插着做两到三遍。做完英一的阅读再去做英二的真题阅读就会发现英二阅读比较简单浅显,不会挖很深的坑。

做阅读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一篇阅读每遍做完后对它考哪个角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不会多想和模棱两可。

做的不好了就再去做英一近几年真题的阅读,去感受出题人的思路,再回来做英二。最后做到四篇总共最多错一到两个的程度。

英二七选五很简单,完型填空错的不要太多就好,每个空只有0.5分。

翻译:自己拿着近年的真题练了几篇,先通读一遍,理解意思,把语句理顺再写。

作文:跟了老师石王江涛,我打印了讲义听了一部分课,他讲的每篇都会有相同的套话很好掌握,就是得花些时间听课并总结,每天早上背一到两篇,背完接着默写批改,最后大约积累大小作文各十几篇。

3月初至5月末,一般是针对单词和长难句。看视频记忆,看单词书记忆,记忆单词是要贯穿整个备考期间的,每一天都需记忆单词。长难句的书籍可以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配合视频和书籍学习。

6月初-8月末,主要针对阅读真题,这时可以结合视频学习阅读,主要学习阅读里的单词,长难句,阅读方法。在一开始接触真题阅读时,会发现很难适应真题阅读,而且错误率很高,这时一定要稳住心态。

考研英语阅读的逻辑性较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增加正确率。9月初-9月末,可以配合视频学习完型填空和新题型。

10月初开始就可以慢慢着手准备作文,并且对前面没有做好的部分再次学习一下,如真题里的长难句,完型填空等。真题要将最后3年的真题留下来做模拟考试。

数学:

数学我开始的晚一些五月份才开始,大多数人都是三四月份就开始学的,基础阶段,高数跟的汤家凤基础课配《汤家凤高数基础讲义》+《汤家凤1800题》,线代跟李永乐做汤家凤的《汤家凤1800题》的线代基础部分,暑假的强化阶段。

高数跟张宇强化部分视频配《张宇高数18讲》做《张宇1000题》,线代跟李永乐强化视频课配《李永乐线代讲义》。从暑假后期至十月上旬一直边学边回顾防止遗忘,回顾的书有《张宇高数18讲》、《李永乐线代讲义》还有李永乐、王式安等三位老师编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全书上的知识和题都挺好的。

十月中旬开始做张宇的《考研数学真题大全解》,最早是八几年的我也做了,但2000年之前的都很简单,这期间每做一套题就去回顾知识。做完真题后就开始做市面上新出的模拟题,最后一个多月里一直在做市面上的模拟题,有张宇八套卷、李林八套卷、四套卷、汤家凤八套卷等。

最后一段时间一定根据自己情况来,不要盲目,要知道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在哪里然后去巩固。不要一直赶着做题又不去回顾知识点,不然会导致考前连很多简单题都没有手感,考前记得把公式背两遍。

数学是决定我们成败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现在数学越来越难灵活。希望大家切记打好基础,注重定义,高数课本,做题图质量,不要图数量,切记好高骛远。7月到9月强化阶段,大家多做题,多总结。

10月到考研前我个人建议大家把20年真题做三遍以上,第二遍按考场化处理,练习心态,计算量,第三遍归纳处理。切记这对你很重要,不要贪图难题,新题,真题是最宝贵的。还有时间可以做做合工大5套卷,这个就很有难度,大家自己考虑。

12月把书上定义,证明全部抄,证明,很有作用作为知识点查漏补缺。从12月15之后每天做做近7年真题保持手感。

专业课:

参考书(赵鹏老师的管理运筹学:见下图)专业课我从7月份开始的,听他的课然后去做对应章节的课后题,每天再做108题上一道之前章节的,这样就不会学了这章忘那章了。

后来我又看了一点黄丽娟老师的视频课然后把课后题又做了一遍,然后十月中旬开始每天做一套真题并及时回顾知识点,提高计算准确率。

专业课我子啊七月前我只草草过了一遍课本,7、8月我就开始仔细看书,分题型做笔记、做表格,真的很有效果!做题的话大概8月开始,集中做真题,这个不仅可以帮你巩固背了的知识点,还可以帮你找重点。

11月12月,部分基础题基本都没问题了,就可以写写大题了,也可以自己总结了背背。上面说到我是八月开始做专业知识的真题,大概做了两年的(应该有三十多套),做的时候不翻书,就像考试一样这么做下来。

我建议大家在看了一两遍书的基础上再做题比较好,这样可以检查自己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好,以便在后面的复习中巩固加强(其他科目也是如此)。

我还做了研教新版练习题,基本上覆盖了专业课所有的知识点、重要的题型、方法。同时,对经典题型和重要考点进行了总结,还提供一题多解,便于同学们对重要方法和题型有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难度适中,普遍都比较适用。本专业本科生的课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的复习最好是看课本配合课件去复习。

关于复试准备

初试和复试占比各50%,复试有多个方向可以选择,选的人比较多的是物流方向,也相对简单。复试流程是线上复试,先三分钟自我介绍,再回答英文问题考察英语口语,然后进行综合面试提问。我就选了物流方向,买了物流方向简章上指定的参考书和红果研的资料跟着背诵就好了。中英文常见面试问题还有专业相关问题自己去网上搜索整理下来准备。

5.给学弟学妹们的衷心寄语

考研这条路很难走,但也很享受,这期间不要把它当做一种苦刑,而要当成一种享受和体验,因为也许以后你再也没有这样一段专注的时光了,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心怀期望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过这段美好充实的时光。

除此之外,我也焦虑过,想过如果考不上可能结局不如选择其他学校的同学,但一定不要让这种焦虑一直笼罩自己,所以八九月份开始我就不去想结局了而去享受这个过程,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带给我们远比结果更刻骨铭心。

我相对于身边同学不是最勤奋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很认真努力,自己就会很受鼓舞,好像自己的战友一样。要知道自己怎么学适合什么老师什么书,要多规划。

整个考研期间要和身边同学多交流多沟通大家在什么阶段在用什么书,大家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不知道怎么学了感觉迷茫了可以去请教一下往届学长学姐并表示感谢。

最后想说,坚持下来的都赢了,预祝各位学弟学妹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一战成硕,未来前程似锦,不留遗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