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十三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卑对长(zhǎnɡ)①,季对昆②。永巷对长门③。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④。杨子渡,谢公墩⑤。德重对年尊⑥。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⑦。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tún)⑧。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kē )杏花村⑨。

① 卑长:地位低下与年长位高。

《孟子·滕文公下》云:“在王所者(在君王身边的人),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人名)也。”

    ② 季昆:兄弟,季为弟,昆为兄。

南朝梁国王革任雍州刺史建安王记室参军时,其弟王观为记室,皆为英才。黄门侍郎任昉给王革写信说:“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骐骥于千里。”

    ③ 永巷:

永巷是宫内一条狭长的小巷,起初是宫内供宫女、嫔妃所在的地方。后来,随着宫廷战争的深入,永巷就成了单独关押宫中女性犯罪者的监狱。

在永巷众多被关押的女囚中,最有名气的也是受到迫害最深的当属刘邦的爱妃——戚夫人。戚夫人貌美如花,能歌善舞,为人随和,深受刘邦喜爱。刘邦死后,戚夫人受到前所未有的迫害。吕后先是下令将其关押于永巷,剔去秀发,戴上脚镣,穿上囚服,罚之舂米。

由于思儿过度,戚夫人就创作了一首“舂米歌”。谁知道这首原本思儿的歌曲,又拉开了悲剧的序幕。吕后狠毒的下令,处死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又将戚夫人废为“人彘”,断其手足,挖去眼睛,药熏其耳,药逼其哑,并把戚夫人关押在终日不见阳光的窟室内,折磨至死。戚夫人遭此酷刑,就连吕后的儿子惠帝都认为:这不是人做的事。

长门:

长门,汉宫名。长门宫原是馆陶长公主刘嫖所有的私家园林,以长公主情夫董偃的名义献给汉武帝改建成的,用作皇帝去往祭祀先祖时休息的地方。

汉武帝刘彻娶表妹陈阿娇为妻,爱甚,以金屋藏之。十年过后,阿娇无子,有沉鱼落雁之容的歌女卫子夫闯入了武帝的生活,阿娇失宠,被迁居长门宫。

相传皇后陈阿娇不甘心被废,千金买赋,得司马相如所做《长门赋》,以期君王回心转意。此赋使长门之名千古流传。长门宫亦成为冷宫的代名词。自汉以来古典诗歌中,常以“长门怨”为题发抒失宠宫妃的哀怨之情。

④ 军屯即“军营”,军队驻扎之所。

[唐]卢纶《送卫司法河中觐省》诗云:“晓山临野渡,落日照军营。”

    ⑤ 杨子渡

亦名“扬子渡”,江苏古津渡名。古时在长江北岸,由此南渡京口(今镇江市),自古为江滨要津。隋开皇十年(590),大臣杨素率舟师自此渡江,击朱莫问于京口,故名“杨子渡”。大业七年(611)隋炀帝升钓台,临此津,置“临江宫”(亦名“扬子宫”)。(见《嘉庆一统志·扬州府》)

   

谢公墩

古迹名,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半山。相传,晋大将军谢安(字安石)曾登临半山,并建屋在此居住,故名“谢公墩”。后来,它一直是文人骚客悲秋怀古的首选之地,站在这里登高望远,“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令人怀想挥斥方遒的东晋宰相谢安,和那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淝水大战。

宋朝的王安石,也曾居于此。王安石俏皮地写了一首诗《谢公墩》,诗云:“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

  这首小诗,反映了他性格上好强而又幽默的一面。

王安石说,这个谢公墩就在我们家院子里头,我还给这墩子上修了个亭子,叫谢公亭。我的名字跟谢安是一样的(谢安字安石),说我们俩名字很巧合的,一样。可是呢,现在你的那谢公墩就在我们家,千不该是万不该,已经是我的墩子了,为什么还叫谢公墩呢?它应该叫王公墩呢。后来人家开玩笑说,王丞相在朝中争新法,退居乡野争谢公墩。

王安石说谢安陈迹很难追寻,想起谢安当年功勋卓著而被猜忌,听桓伊弹筝,还唱起曹植的《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时,谢安不禁百感交集,热泪盈眶;王安石联想自己变法失败,也是心境凄凉。

⑥德重年尊:指年龄高迈、品德高尚的人。

[宋]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云:“臣窃惟富弼(宋仁宗、英宗、神宗时重臣)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⑦承乾出震,叠坎重坤

乾、震、坎、坤是《周易》八卦中的四个卦名,又是两卦重叠变换所得六十四卦中的四卦。承乾、出震、叠坎、重坤,是反映这四卦的卦象特征。

    ⑧志士报君思犬马

有志向的名士想要像犬马报效主人一样报效他们的君王。

犬马:指臣子对君主的自喻,表示忠诚、甘愿服役奔走。

    仁王养老察鸡豚

战国思想家、政治家孟轲的仁政思想之一,是在位仁君要确保百姓家业,上能养父母,下足育妻子。让百姓在住宅四周植桑树,五十岁人有丝绸衣服;让百姓饲养鸡豚狗彘之畜,七十岁的人有肉吃。(见《孟子·梁惠王上》)

⑨    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

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子敬)爱妾桃叶,常在今江苏南京秦淮、青溪合流处渡江,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作《桃叶歌》示爱,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你)。”后称此渡口为“桃叶渡”。(见《隋书·五行志》)

    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榼:古时的一种盛酒器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杏花村在哪里?这个问路的买酒人是谁?杏花村在江苏南京;在安徽贵池;在湖北麻城;在山西汾阳……各说不一。

宋代《太平寰宇记·江宁》一书记载:“杏花村在县理西,相传杜牧之沽酒处。”“县里西”应该是指南京西南凤凰山名胜处。杜牧任淮南节度使时,南京是他常待的地方。因此说到杏花村买酒的就是杜牧本人。明朝嘉靖年间的《金陵历代明胜志》上有一首诗写道:“江南春雨梦无垠,沽酒旗亭白下门。一自樊川(杜牧的号)题句后,至今人说杏花村。”

 

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曛①。兰台对桂殿②,海岛对山村。碑堕泪,赋招魂③。报怨对怀恩。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④。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角动黄昏⑤。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⑥。

① 夕照朝曛

与“夕照”相对的应为“朝曦”,即傍晚的阳光与早晨的阳光。有人解释说:“曛,本义为落日的余光,此处与朝联用,指早晨的阳光。”但“曛”字只有“日落的余光”和“黄昏”之解。宋朝诗人秦观《送张和叔兼简黄鲁直》诗中有“学官冷如水,齑盐度朝曛”两句,但这里的“朝曛”是指“早晚”或“白天和黄昏”。“朝曛”如改为“朝曦”虽平仄相合,但“曦”属“支”韵,用在此处不妥。把“夕照对朝曛”改为“朝旭对夕曛”,即“初升的太阳对落日的余晖”较好。

[唐]韦承庆《灵台赋》云:“怒则烈火扇于衡飙,喜则春露融于朝旭。”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云:“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唐]戴叔伦《晚望》诗云:“山气碧氤氲,深林带夕曛。”

②    兰台:

1)战国楚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宋玉《〈风赋〉序》载:“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2)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称“兰台”。因汉 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故称御史中丞为“御史台”。[元]黄溍《日损斋笔记·杂辩》云:“盖御史有两丞,其一在兰台,谓之中丞。”

又东汉时班固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光武本纪》,故史官亦称“兰台”。

3)唐代指秘书省。

[唐]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诗云:“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桂殿:

1)对寺观殿宇的美称。

[北周]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屠》诗云:“天香下桂殿,仙梵如伊笙。”

[宋]范成大《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云:“桂殿吹笙夜不归,苏仙诗板挂空悲。”

2)指后妃所住的深宫。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诗云:“桂殿阴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唐]李白《长门怨》诗云:“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3)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殿”。

[元] 萨都剌《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以诗赠别》诗云:“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

   

③碑堕泪

西晋大将羊祜为荆州都督,与东吴相对抗,颇多建树,民望甚高。羊祜死后,襄阳民众为他常在岘山游览的去处建碑立庙,以示纪念。后人看见碑文,无不落泪,因而称“堕泪碑”,或“羊公碑”。(见《晋书·羊祜传》)

    赋招魂

传说,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深痛楚怀王之客死秦国而招其魂,并讽谏楚顷襄王之宴安淫乐,而作《招魂赋》一篇。(见《楚辞·招魂赋》)有人说是屈原自招其魂。也有人认为是宋玉哀屈原之死而作。

④    陵埋金吐气

传说战国时期,楚威王灭了越国,尽取吴地,以今之江苏南京地区有王气(若干年后当有天子出),甚恐,遂埋金于此地之钟山,以镇压王气,并称此地为“金陵”。后来,秦始皇南巡,改金陵为“秣陵”。汉末孙权迁都于此,改称“建业”。晋建兴初改称“建康”。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于此,曰“南京”。(见《景定建康志》)

    田种玉生根

神话传说,洛阳人杨伯雍,生性纯孝。父母亡故,埋葬在无终山,他就在墓侧建房守孝。无终山山高没水,杨伯雍从山下汲水,在坡头上备茶水免费供往来行人取饮。有一人饮水后,送给他一斗石子,让他种于田中,竟生白璧,其地一顷,名为“玉田”。(见晋代干宝《搜神记》)

⑤    相府珠帘垂白昼

南朝宋顾觊之,曾任尚书吏部郎、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职。他出任山阴县令时,将各种繁杂的政务民事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办事制度,严格照章办事,这种“理繁以约”的治理方式,使各种政务民事井井有条,以致“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见《南史·顾觊之传》)

    边城画角动黄昏

这是戍边将士紧张战斗生活的描绘。

画角:古乐器名,发音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来警昏晓、振士气。

[宋]沈蔚《汉宫春》词云:“黄昏画角重城。更伤高念远,怀抱何胜。良时好景,算来半为愁生。”

[宋]陆游《秋波媚》词云:“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⑥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

秋季山林胜景依赖枫叶点缀。

烟霞:山水胜景。

倚杖:依赖。

[唐]杜牧《山行》诗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这是唐代诗人刘方平《春怨》中“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和宋朝词人李重元《忆王孙》中“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诗词的化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