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子和梳子如何区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4-05
篦子和梳子:
篦子和梳子以及所有梳理头发的工具在古代统称为栉,栉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很少出现,只在一些成语中使用。而篦子和梳子这两个词语保留了下来。
我们先看看篦字。我们先设想一下,古人有了篦子这个东西以后并且给了它bi这个读音。古人会怎么造这个字呢?首先这个东西是竹子制作的,因此有了竹字头。
其次,竹字头下的囟字,囟是婴儿头盖骨未合缝处即囟门的象形。因此囟在这里有“通”的意思。这里指用其使头发顺通之意。然后就在竹字头下加个囟。最后,最下面的“比”字表声兼表意。比字表声很好理解,因为比、篦两字声母和韵母完全相同。
比又是如何表意的呢?比字甲骨文、金文的字形都是两人紧密比肩之形。因此可知其本意为紧密、并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邻就是紧挨着的邻居。比邻星,即南门二丙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
鳞次栉比,比喻房屋或车船等像鱼鳞和栉齿一样有序紧密的排列。栉,上文说过是篦子和梳子的总称。比,就是紧密排列的意思。这样一个表示由竹子制成的、用于梳通头发的、齿子排列紧密的篦字就造了出来。
梳字我们也同样设想一下,有了shu这个读音和义项后,古人是如何造这个字的呢?首先,和篦一样,古人想到了材质,只不过它是木头做的,因此用了木字旁。其次,右边的㐬字,读音同流。
其与毓、育同源。其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都是一个头朝下的婴儿,并且旁边有几滴血。因此其本意为婴儿顺利诞出之义,引申为顺畅、疏通之义。*和疋(shu)组合形成疏字,表疏通之义,欲疏通某物必然要求物体间的距离较大,故疏字引申出间距大、稀疏之义。
现在我们把木字旁和疏字的右半边组合在一起,让疏字的右半边即表声又表意。这样一个表示由木头制成的、用来疏通头发的、齿子排列稀疏的梳字就出炉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