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监管部门对于评估结果的展示,一方面由保监会通过官方网站向全社会通报,另一方面通过消保局红头文件向保司与地方局进行传达,也会召开行业通气会对评估情况进行说明。由于内部管理流程的调整,原保监会官网最后一次官宣评估结果是在2019年10月,已改由中国银保信通报2018年全系统保司的服务评价数据。按此节奏本应于2020年展开2019年度的评估,但一年多以来监管部门再未进行发文,专属微信工作群也没有做任何通知。
从外在因素来看,新冠疫情的出现对现银保监会工作规划的影响肯定是重要的外在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无论监管部门还是保险公司都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下探讨出更有适用性、更有前瞻性的服务评价体系,以改变现有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线上化服务的全面开展对于现有指标的冲击。如回访。在疫情发生前电子化回访仅仅在北京广东局支持试点,更多地区持保守观望态度。而现在我们都知道,几乎每家机构都已支持电子化回访流程。如此则评价体系中的“犹豫期内电话回访成功率”必须调整,调整后的指标怎样能兼顾效率与风控需要监管部门评估衡量。
其二,现有体系中存在不公平不合理指标的修订。如投诉类指标。涉及消保投诉的指标都由监管部门自行发布,但运行了几年之后每家公司都不难发现,投诉指标的分子与分母与自家按监管文件拟定的手工台账永远数据对不上。后来我们了解到,会里收集的是会受理的数据加上各局的数据。无论是会里还是各地方局,对于评估口径、分类依据完全不一致,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去对投诉件受理到解决的全流程进行科学化的分类追踪。更别说亿元保费投诉量与万张保单投诉量的分母评估上都不在同一纬度这个事情了。投诉类数据不能像现在这样不透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