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疤痕问题答案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我”感受“阳光”后3种不同感受 2.第3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作用

人们多喜欢冬日的暖阳,因为它能够驱散寒意,带来脉脉温情。而炎炎夏日则素为人所不喜,因为它只会带来闷热和烦躁,更会无情地炙烤室外劳作的人们,甚而给他们打上醒目的烙印。可是却有人说“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认真阅读全文,想想阳光的疤痕留给他的究竟是什么。
  
  ①夏历六七月间是收割稻子的时候,天气特别炎热。天未亮,蝉就在房前屋后喊起热来,不到上午九点,树叶就耷拉下来,叶子皱巴巴的,像被什么揉皱了,如果树会出声,大概会毫不顾忌地喊出痛来。土埕上的石凳已经被太阳捂得发烫,树荫下狗伸出舌头淌汗,湿湿的,仿佛苍苔上拧出的那种。
  ②从5点多起床干到这时,我早就腰酸腿软,晒了几个钟头的太阳,我的背部仿佛被什么动物的利爪挠过一般,热辣辣地疼。回家吃早饭,我扒拉几口就再也吃不下,只一杯接一杯地灌冷开水,直到肚子发胀,还觉得口干舌燥。我想对父亲讲让自己歇一会儿,但看着他黝黑脸上如小泉潺潺的汗水,我把冒出来的话连同唾沫都咽进肚里,提着镰刀跟在父亲的背后又上田去了。
  ③九点的阳光将父亲的身影拉得很长,我与父亲的距离只有两三步路,有好几次,我的影子与父亲并肩而行了。但当我回过头,发现父亲的身影黑黝黝的,仿佛一个看不见底的深井,有好几次我的步伐动摇了,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说实在的,我当时感觉一种深陷的、无法摆脱的恐慌和悲哀。
  ④父亲没有回头,也许他的眼中只有那波浪起伏的稻谷。
  ⑤刚才还是明晃晃的太阳,此时变成一个大得可怕的白炽灯,我再也不敢抬头与之对视。走进稻田,刚弯腰,炎热的阳光早已透过沾在背上的衣服扎进肌肤。起初尖细如麦芒,后来如荆棘上的尖刺,临近中午,阳光如一些细小的针尖,密密麻麻地扎进每一寸呈给太阳的肌肤。背部的温度由热、炎热到灼热渐次升高,直到觉得自己快要燃烧一般。汗水淋漓地流出,后来就没有了,被太阳“蒸”干了,抬头看父亲的背影,背上的衣服泛出一层淡淡的盐渍。多年以后,远离乡村阳光的我很煽情地把自己弯腰俯向庄稼的身影比做一柄“新镰”,把炎热的阳光比做铸炼钢铁的熔炉,把汗水比做淬火的水。
  ⑥我的腰弯得更低了,这样做的目的,只为减少太阳照射身上的面积,至于这样做会更累的感觉早已麻木了。酸软的手臂和腰肢变得僵硬,特别是臂部的肌肉有点肿胀起来的感觉。但我不敢停下来,怕一停下动作,自己就会被炎热的太阳“压倒”。热原来也有“重量”,久处炎热阳光下的人才会真切体会到。
  ⑦嘴里已经没有一点唾沫,舌头像板硬的石板,我无力将它推动。
  ⑧水分被蒸发干了,只剩下干涸的眼神,望向远处密密麻麻的庄稼。
  ⑨我的手机械地动着。
  ⑩没有一丝风,听得到空气在谷穗上热烘烘地作响……
  ⑾多年以后,我重读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总有异样的体会。农人爱惜米粒,那是爱惜自己的生命。
  ⑿那一天夜里,我从噩梦中惊醒,背部仿佛失火一般,又热又痛,只好趴在床上,任冷汗从额上、背上淋漓流出。也许是我睡梦中的呻吟声吵醒了母亲,她来到我房间,看情形一下子就明白了,去厨房拿回一点花生油,用手细细地抹在我通红的背上。
  ⒀几天后,背部结出一大块黑色的疤痕。父亲知道这件事,淡淡地说,这小子,娇嫩了些。我看着父亲黝黑如铁的肤色,觉得有些羞愧,想着有一天自己也如父亲一样变成一块铁,再毒的阳光就不会再伤害到我了。
  ⒁这段少年时的经历,我记忆甚深。阳光在我身上、心上打下的烙印,会深刻地影响我的一生。阳光制造的疤痕好了,留下的不是伤痛。
3.第五段“无法拜托的恐慌和悲哀”一句中我感到“恐慌和悲哀”原因是什么

(1)害怕;恐惧;无奈(2)提示:感受作者对父亲情感。恐惧:对应前面的“我想: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这句话,作者不想重蹈父亲这种艰辛,沉重的农民生活;悲哀:作者没有真正超过父亲,他还是一个农民(3)面对困难,要忍辱负重,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7
因为“也许我再向前几步,我就会重复父亲的命运,踩在父亲的影子上。”我可能会和父亲一样去种地,不能上学。
第2个回答  2012-07-07
你太有感情了。
第3个回答  2012-06-23
ldn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