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英年早逝?

如题所述

鲁迅是我们课本里最熟悉的当代文学巨匠,是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可惜的是他只活了55岁,没有继续为我们留下更多的作品,而他的弟弟周作人活了80多,兄弟俩先天的身体条件应该差不多,那是什么导致他们的寿命差了近30岁呢?

鲁迅先生最终疾病的诊断是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从他的死因,做一些推测。肺结核的原因是结核杆菌感染肺部,在那个年代肺结核是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在国内没有能力医治。

但并不是所有接触结核菌的人都会得肺结核。这和人的免疫力有关系,免疫力好的人不容易得肺结核,即使得了,有一部分人能自愈,甚至病人自己都没有感觉,只是在做常规体检的时候发现有陈旧性病灶。

鲁迅当时的生活条件应该是不错的,营养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他的免疫力为何如此低下,导致他得了肺结核,而且越来越严重。

可能和他的性格、生活、工作有关系。

一是他的性格。

他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我以我血荐轩辕”,“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他是刚直,愤怒的,对我们的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中医讲“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总是处在愤怒、悲伤的情绪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皮质醇水平增高,长此以往免疫力下降。

二是他的工作。

加上长期伏案工作,缺少运动,身体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的。

他一开始在北京工作,和许多官员、文人和海归派不要好,闹翻了。后来去厦门,待了半年,和林语堂不对,和顾颉刚不对。再后来去了广州,再去上海。也可以说工作的并不如意,反复奔波,僵硬的人际关系对身体自然也是有影响的。

三是他的生活。

众所周知,他是一个重度吸烟者,有一些照片就是他一手抽烟,一面沉思。他和许广平的信件中可以看到他因为吸烟导致身体不适,想要戒烟但是又戒不掉。

他的学生刘和珍君,他的忘年交韦素园,他的朋友柔石、瞿秋白、杨杏佛、还有很多不知姓名的年轻人的离去,都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刺激。从他的文字里就可以看出他浓黑的悲凉,真的勇士,虽然能直面鲜血,但也是用尽了全力。

如上三个方面的日积月累的影响可能导致了他最终英年早逝,让人敬佩,也令人惋惜。有时间多读读他的作品,算是对他的纪念,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只是读了他在课本里的几片文章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