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白居易, 杜甫,朱熹,陆游,王维,孟浩然 苏轼,陶渊明的诗

要思乡,思亲,爱国, 赞美大自然的诗各一首,急!!!!

思乡: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去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思亲:
长相思·其一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爱国:
西凉伎
白居易
自从天宝干戈起,犬戎日夜吞西鄙。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平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陇西行
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苏轼《浪淘沙·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大自然: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沈沈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戌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士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08
陆游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
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
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
卧闻新雁落寒汀。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王昌龄的
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塞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仰望国徽

热烈金黄,一条宽大的河流旁边
深刻地波动着大地的远景
无限的风吹动着
人民勤劳的双手种植的阳光

仰望你,国徽!我看到的
是母亲黄河养育的民族
是整个国土上的麦穗
和梦魂牵绕的农业

我看到的黄土高原的觉醒
是日夜转动,永远前进的齿轮
是一个浓缩的齿轮所表达的
对大机器的渴盼

千百年,饥饿、贫穷、温饱、丰裕
在无始无终的农业中折射
一个民族的思想和命运相互交织
在滚滚向前的波涛上翻腾

仰望你,国徽!一枚齿轮
代表了祖国再度强盛的愿望
是对农业文明弱点的深刻认知
我听到无数脚步,无数车轮
在时代的大道上轰响……
在崇高的国徽上,我看着
光芒四射的天安门
耳边永远回荡着
一位诞生在韶山冲的伟人
向全世界的宣告

我看到了一个冉冉上升的星体
看到了众人期盼的光明
看到了豁然开朗的天空和海洋

热爱劳动的人民
星星正象征你们
在国徽上发光
我看到大江南北田野里的身影

我听到劳动变成一支歌谣
擦着棉絮般的薄云
越过群鸟的翅膀

一枚国徽 是每一个中国人
一生中永恒的家园
一枚国徽
永远高悬在人民的心上

对祖国母亲的诉说

祖国,母亲
我对你诉说
你曾是满身疮痍
太多的坎坷。
外国列强铁蹄的践踏,
封建王朝重重的压迫,
四万万同胞痛苦的呻吟,
使你在漫漫长夜中思索、抉择……

祖国,母亲
我对你诉说,
光荣的一九二一年啊,
那个流火的七月,
南湖航船发出耀眼的光泽。
“八一”起义的愤怒枪声,
震响在南昌那英雄的城堞。
中华民族希望之曙光,
升起在五千年的故国山河!

祖国,母亲
我对你诉说,
在那八年抗战的时日,
在那解放战争的岁月,
我国广袤的热土上,
曾洒下多少儿女的热血。
终于杂子一九四九年十月,
迎来了那个万众欢腾的时刻。

祖国,母亲
我对你诉说,
今天是你的生日,
喜庆的锣鼓在神州响彻。
山岗茵茵显得年轻,
流水潺潺发出欢歌。
你以崭新的容颜与英姿,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旭日东升,光芒四射!
第2个回答  2008-02-04
李白
思乡:《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亲:《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爱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赞美大自然:《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
思乡:《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尽吹,
夜惜衰红把火看.
思亲:《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爱国:(实在找不到)
赞美大自然:《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杜甫
(顺序同上)《绝句》: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累了,有空再发)
第3个回答  2008-02-04
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渊明死后
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
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卷本《陶潜集》。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9卷本。此后,别本纷出,争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没有传下来。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诗文两册本,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
8卷本,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有“隅楼丛书”本,“层冰堂五种”本,后者称为《陶靖节诗笺定本》。

陶渊明的诗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第4个回答  2008-01-30
李白思乡的诗很多,除了《静夜思》,仅列三首供参考:

1.《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