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介绍有说隋炀帝隋明帝是同一人哦,

如题所述

是同一人,都是杨广。
谥号“明帝”在于他对“修建东京洛阳”“迁都洛阳”、“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建立天朝体系”等的作为;
谥号“炀帝”是唐代史官对他的评价,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可能时代不同,过大于功,因为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
后来编写史书的人认可唐代史书(无限放大这位皇帝的过错)的说法,使得后世认可隋炀帝,不知隋明帝。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应该肯定。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总之,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不管隋炀帝,还是隋明帝,都是对他作为皇帝的评价,只是面不同,而且已经约定俗成,所以,皆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11
隋炀帝、隋明帝,同一人,杨广,隋朝的第二任皇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
其孙皇泰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即隋明帝。
唐时,谥炀皇帝(史书是后人写的。

隋文帝杨坚次子,母文献独孤皇后,一名英。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六年,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闰八月之后,进位雍州牧、内史令(就是宰相)。八年冬,任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封太尉。开皇二十年(600年),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文帝病逝于仁寿宫大宝殿,太子广即皇帝位。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9102.htm?hold=redirect

第2个回答  2012-07-11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时谥炀皇帝,其孙皇泰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夏主窦建德谥闵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杨坚次子,母文献独孤皇后。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即位之后,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
网上说的是,杨广并不是无能之君,他也很有才华,励精图治,他担得起隋明帝这个称号
第3个回答  2012-07-11
是的。炀这个谥号是唐朝封的,带有很明显的贬义,“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明”则是“照临四方”、“果虑果远”,是隋朝封的。
第4个回答  2012-07-11
隋明帝,是杨广的孙子杨侗在被群臣推选为帝后,给杨广上的谥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