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中榜眼的那科谁是状元

那科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在看到苏轼的文章时,认为状元非他莫属,但又怕是自己门生曾巩的文章,为避嫌才把他压到第二,那谁是状元呢?在同科中,除他弟弟苏撤外,还有那些出名的人?

章惇。章惇(1035~1105年),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

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职地方,政绩显著。经略南北江,平定湖北,大规模开发湖南,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内地割据势力,对江南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入阁参与熙宁变法

旧党掌权后,章惇反对废除新法,出贬汝州。元祐八年(1093年),章惇拜相执政,严刑峻法,控制言论。

作为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作为对北宋政治造成深远影响,强硬态度导致辽军南下,几乎引发宋辽战争。然而,联合于阗并命章楶、王愍出兵西夏、和蕃,收复失地,开疆拓土,驱逐西夏并以沙漠为界,为北宋取得对西夏战争的优势奠定了一定基础。

崇宁四年(1105年),章惇去世,享年七十岁,累赠观文殿大学士、太师、魏国公,葬于长兴。绍兴五年(1135年),追贬昭化军节度副使。

扩展资料:

京城遇险:

章惇要到东京汴梁去参加进士考试。章惇长得很英俊,风度翩翩。到达京城的当天晚上,闲来无事,章惇便一个人在街上闲游。

忽然看见好几顶富丽堂皇的轿子,随从和侍卫穿的也很漂亮,最后一顶轿子里有个妇人,长得很漂亮,轿子里的女人总是盯着章惇看,挑逗章惇,章惇不知不觉地一直跟着轿子。

妇女向章惇招手,让章惇坐进轿子,两人在轿子里一起坐着,被抬到了一座豪门里,那个妇女让章惇扮作随从,混了进去。大院很豪华气派,但似乎没有人居住。

当晚,章惇就和妇人睡在一起了。这位妇女不但自己服侍章惇,还介绍了很多和她一样的美貌女和章惇纵情淫乐。这些妇女都长得很漂亮,章惇问他们的情况,妇女都不告诉他。

妇女们折腾完后,于是用锁把章惇锁在屋子里,不让他出来,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把章惇折腾的精疲力竭,这时候,章惇才感到害怕了。

后来,一位岁数较大的姬妾问章惇,你怎么来这里了呢?我们主人虽然有很多妻子,但都不能生孩子 ,所以,主人才允许她们勾搭年轻英俊的男人,和主人的小妾们同房,指望能怀上孕,但是日子久了则会毙命,已经死了好几个人。

这位妇女说,看你的长相,不是庸碌无为的人,一定能够解脱,主人明天一早上朝,你穿我的衣服出去,出去后,不用锁门,到五更的时候,我给换套男仆的衣服,你混在仆人中间出去,就不会有危险了,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否则你就大祸临头。章惇按照她的计策,逃了出去。

后来章惇显贵,才把这件事说了出来,虽然查到了这家主人姓名,但是不想说出来让别人知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章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中载:章衡,字子平,浦城人。嘉佑二年,进士第一。通判湖州,直集贤院,改盐铁判官……宋史列传第八十九中载:窦卞,字彦法,曹州冤句人,进士第二,通判汝州……

也就是嘉佑二年科考的第一名也就是状元是章衡,第二名是窦卞,第三名是罗恺。这三人虽历史上不甚著名,但科举时却也是技压群芳,要知道嘉佑二年考试是龙虎榜,不但有苏家兄弟,还有曾巩、曾布兄弟,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吕惠卿,理学思想家程颢、张载、蒋之奇、朱光庭等。那么苏轼与老欧的那段轶闻出自何处呢,还是宋史中的记载: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但是,正如以上所说的是“嘉佑二年,试礼部”,即礼部主持的省试(注意,不是殿试,殿试主考是皇帝,不然何以称“天子门生”),也就是苏与欧之间那段事是在老欧主考礼部省试时发生的,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写的太好了,老欧阅之后“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可惜的是,在礼部省试中文居第二的苏轼,在殿试时居然落到了进士乙科,真不知道宋仁宗是如何分辨的。还是那句话,苏轼可堪三甲之才,惜无三甲之名,可惜可惜。

不过我们著名的理学名师朱熹先生在后来的科举中也没进三甲,但没有几人知道与朱熹那年一起科考的状元榜眼是谁了,但朱熹却是名冠千秋。所以不是状元才是最优秀的,那仅仅是排名而已。因此,苏轼已经够出名的了,不必杜撰他得过第二名来增加他的名气,鄙人看来,苏轼根本不需要那一点虚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7-11
苏轼是宋仁宗嘉佑二年,即公元1057年高中的进士第二名及第,同榜的第一名状元是建安的章衡,眉山苏轼为榜眼,同榜的进士有名的还有曾巩、章敦、苏辙、
第3个回答  2012-07-17
章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