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上的记忆 作文 600字

如题所述

1.黑板上的记忆
它是我们在成长、学习的道路上最忠实的朋友之一,它用一如既往的冷静,凝视着渐渐长大的我们。它,就是黑板。

黑板,是教室中不可缺少的道具,老师用智慧的魔法,将智慧凝结于此;黑板,是老师们星光熠熠的舞台,他们用明星的风范,传授给我们知识;黑板,是我们记忆的相册,它见证了这五载同窗的喜怒哀乐——见证的是从无知到振翅欲飞的我们,成长升华的历程。

当明媚的阳光投入教室,老师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个不停,把我牵回了那段黑板上的记忆。

语文老师来了,在黑板上,她描绘了风情万种的世界——捅马蜂窝的冯骥才、在扬州茶馆小憩的朱自清、驰骋自由战场的斯巴达克斯、因材施教,弟子三千的孔子……从春秋战国,到希腊神话;由花园中的一枝花,变为老红军的战友……我们带着对世界无限的想象,走入了课堂,黑板上的笔记就是导游图,也是时光机,载着我们穿越时间与空间、穿越梦想与现实。

数学老师来了,数学的世界是无尽的,既需要大胆的猜想,又需要周密的论证。我们带着对世界无限的思索,走入了课堂。老师的板书是最好的导航,大家时而提笔,时而思考,为解开每一道难题兴奋不已。黑板是布满了红外线的通道,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越。

英语老师来了,英语语法、英语句型……一切理论化的知识把我们搞得晕头转向。我们希望和老外自由地交谈,于是打起精神,将黑板上每一字每一句牢牢记住,并举一反三。走出学校,我们帮助城市中的外国人解决困难。

一阵清脆的下课铃,是我们最盼望的。黑板就在这时休息,望着我们冲出教室的身影,静静地呆在教室里,仿佛睡着了。黑板上记载了智慧,记载了多少孩子们学习的脚步。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每天辛勤育人的老师不就是我们学习道路上的黑板吗?

随着一阵阵入耳动心的铃声再次响起,我又想起了那位老师,那位冷静而包含智慧的老师,又牵出一段段:黑板上的记忆……

2.黑板上的记忆
一块黑板,几只粉笔,几个字母,几个符号,几个潦草的字迹,便构成了学校中最普通的黑板。
语文课上,每当讲解练习时,总会有一道看拼音写汉字题。对于错别字很多的我,自然成为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每一次,我都会被叫到黑板上,写下这一题的答案。而我,往往只将会写的完成,剩下的,就随它去了。几次洋相后,老师决定和我打赌,如果到下次考试之前,我在黑板上写的字没有错,考试加十分。自此,我每一次遇见这种题,我总会为了这10分去查字典,完成题目。一节语文课上,老师突然决定默写词语。我自然难逃一劫。虽然老师默的词语都是之前我在黑板上写过的,但由于没有重视,却一个也想不起来了,如一尊雕像一般站在黑板前,尴尬不言而喻。老师看着有些不甘的我,长叹一口气,说道:“做这题,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你平时只查字典,却不用心记,并积累起来,考试时还会有知点给你查吗?你这样是治标不治本呀!”自此,我总会将老师的这句话牢记在心,只要遇到生词,就记录下来,再也不临时抱佛脚了。
刚来学校时,班主任总是提醒着每一个擦黑板的同学,必须将其来回擦三遍,并且保证上面没有白色的粉笔印。一开始,由于老师天天来检查,所以每个同学都不敢怠慢。自然,我们班的黑板没扣过一分。随着老师检查的次数越来越少,同学们以俄开始马虎了起来。一次做值日生,擦黑板的同学刚“擦完”,正在那聊天,不料班主任神兵天降,来到教室突击检查。那种偷懒的黑板,自然瞒不过她的火眼金睛,立刻命令那位同学重新擦。只见他满脸不高兴的站在椅子上一边擦,一边小声说:“装得这么认真干什么,我保证这样不扣分!真烦!”“擦黑板的目的是为了不扣分吗?擦黑板是为了回报老师一天的付出,以一个干净的黑板,是老师在第二天的教学中有一个好心情,快乐的给予学生知识。这们能以不扣分作为底线呢?”说罢,老师拿过同学手中的抹布,亲自在黑板上擦了起来。虽然速度很慢,但老师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黑板在灯光照映下,宛如一金光闪闪的湖面,照耀得让人睁不开眼。从此,没有一位同学感偷懒了。
黑板,是老师最好的助手。它能为老师的上课提供便利,更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于是,黑班上的记忆,往往会和老师的记忆混在一起,相结合,就成了青春的记忆。在这记忆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快乐,有辛酸。而,我们就像一只只小鸟,没有太阳,就会在黑暗中绝望。没有老师的帮助与关心,我们无法学会如何感知世界,面对世界。
如今,再次回想起黑班上的记忆,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感谢,感谢老师为我们这一只只小鸟付出的一切。

3黑板上的记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题记

  古语早有云,教师似蚕、似蜡炬,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只为在我们的未来道路上多一缎华丽的锦皋,少一片阴沉的黑暗。但我始终都无法感受到老师对我们的爱,他们有时批评我,有时对我要求很高,我迟到了还罚我站,但就在那天,我的看法彻底地改变了,那天,老师给了我们一黑板歪斜的字,一黑板的记忆,一黑板沉甸甸的爱……

  初三期中考试前,凌厉的寒风如刀般彻骨入髓,有"北风卷地白草折"的感觉,冷风渗入头脑,把我从半醒半睡的状态下激醒。我们一边打哆嗦一边等着早课的来临。

  不一会儿,教室的门缓缓地打开了,语文王老师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里,"王老师怎么了?""咦?"

  不断有同学脸上都浮现出惊疑的表情,王老师和平时不一样了,脸上经常洋溢着的红光被惨淡的白色取代,脚步虚浮,好像随时都会摔倒似地,还带了一个银色的保温杯,毋庸置疑,王老师病得很重。她坐在讲台前,顶着沙哑的喉咙说:"今天,我们上……咳,第二十课,翻开书……"那一个个的汉字就像是被用力推出来的一样,虽然很轻,但是却能听见。心疼夹杂着一股凉意直袭我们的心头。老师开始在黑板上写字了,老师慢慢站起来,左手撑着桌子,右手开始在黑板上无力地跳跃、滑动,一个个如老妪般缺少气力的字渐渐浮现在黑板上,她一向清秀的字荡然无存了,老师为了让我们能看清楚,写得更用力了一点,左手在桌子上不停地颤抖。此时,我心底貌似有什么东西涌上了,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有点……像母爱的感觉……

  下课了,老师用模糊的口音对我们说:"祝大家……考个好成绩,同学们再见……"之后老师就踱步出了教室。

  教室里依旧是鸦雀无声,看着那一黑板歪斜却可分辨的字,我们无语凝咽,老师走了,却留下了这一黑板的字,迟迟地,没人起身像平常一样去擦黑板,都静静地坐着,它们象征的不是别的,而是那沉甸甸的教师之爱啊!这一黑板的字,虽然能擦掉,但这黑板上的记忆,会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永世难以抹去!

  考场上,我们个个奋笔疾书,我们的动力不是别的,只是因为那黑板上的记忆,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我们,它比和煦的阳光还要温暖数十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8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步行的人,因为路不平而摔了一跤,他爬了起来,可是没走几步,一不小心又摔了一跤,于是他便趴在地上不再起来了。有人问他:“你怎么不爬起来继续走呢?”那人说:“既然爬起来还会跌倒,我干嘛还要起来,不如就这样趴着,就不会再被摔了。”
这样的人,你一定认为他是一个可笑的人,因为他被摔怕了,所以不敢再起来继续往前走,因而他也就永远无法到达他的目的地。
你肯定见过一种叫做“不倒翁”的玩具,“不倒翁”的重心在下面,所以无论你怎么推它、捅它,只要一松手,它立刻又会直立起来,因此,它永远都不会趴下。人生正是这样,由于不断地经受磨难,人才能变得更坚强。你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比你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春秋时期的韩非子曾说过:“不会被一座山压倒的人,却可能被一块石头绊倒。”如果你的性格中有自大、自满等不良因素,那么你就应该努力改变它,因为这种性格因素,都是极易引发失败的直接原因,而由这种因素引发的失败,将会让你损失惨重。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喜欢失败。因为,失败大多是一些令人痛苦的经验,甚至是让你的人生受到重创的体验。然而,无论是什么人,一生顺利且从未尝过失败滋味的人,估计是不存在的。不管你有多伟大,多么不同凡响,只要你是一个人,只要你是一步一步地走着你的人生之路,那么你就或多或少地经历过失败,只不过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当然,你也可以不承认这一点,你完全可以说自己从未失败过,因为你的人生之路非常顺畅,你从未遭受过任何打击与一点点的失败。而后,我也可以相信你所说的,你是一成功者。但是我要告诉你,如果你真的没有经历过失败,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你的人生毫无意义,你所谓的成功也是一种虚幻,因为,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是枯燥的,是缺乏真实意义的,甚至说是不可能存在的。
诚然,一般人几乎都讳言失败,甚至有些人更是谈失败而色变,其实,失败并不可耻,真正可耻的,是不承认自己有过失败经历的人。因为在人生旅途上,失败是正常的,不失败才是不正常的,重要的是你面对失败的态度是什么,是否能够反败为胜。如果你因为一时的失败便一蹶不振,那么我可以说,不是失败打垮了你,而是你那颗失败的心把你自己打倒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不会对这句话感到陌生。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必须做好随时迎接失败的准备。不付出代价的成功是不可能存在的,你要想有所结果就必须付出勇气,这种勇气,就是如何坦然面对失败的勇气。你要知道,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富,你如何珍惜这种失败的财富,将成为你决定自己未来的先决条件。
失败是金钱和时间的试验剂,如果不能充分利用这个试验剂的话,那么你就无法变为成功者。无论什么样的失败,只要你跌倒后又能马上爬起来,跌倒的教训就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
所以说,不愿意面对失败与不愿意承认失败同样不可取,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永不失败和永不敢败。其实,如果你能够把失败当成人生必修的功课之一,那么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失败的经历,都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益处。把失败当作你人生成功的基础,这是你最好的选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