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迷信还是科学?人死了还有没有知觉?

是迷信还是科学?人死了还有没有知觉?
有个问题,是我读小学的时候在记到现在的,一直记得很清楚,(我现在大学毕业已工作好几年了),我家是广西壮族农村的,记得当时是我家隔壁奶奶死了,因为也是亲戚平时很熟悉,他们家也有跟我一样同龄小孩一起玩,我们那里人死了之后一般是自己家的亲人给死者洗澡换衣服,但是有时死者身体僵硬无法给死者穿衣服,这时就叫他们的亲人,最好是儿子(记得最好是男人,没有儿子就让女婿)上柱香,跪在死者床边说,(原话不记得了)大意就是问死者还有什么心事未了,请死者松松身子好穿换新衣服,安心上路。过了几分钟,真的关节就松了,衣服也可以穿了。当时就很奇怪了,竟然有这种事,不明白为什么,难道死者真的还可以听明白亲人说的话,还有一件事也很奇怪,我们那里的说法是如果把给死者洗澡过的水泼到露天的地方就会下雨,因为当时适逢天罕数月,当时他们就把水泼了出去,果真就下起了雨,不是很大的雨,就一阵子就过了,这事后来我又碰到过一次,是真的不会这么凑巧吧,为什么会有这种奇妙的事,有科学依据吗?现在由于多年工作在外没有回家乡了,但是我相信我们那里的这种说法还是存在的。

佛教相信没灵魂,但有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
ā lài yē shí
1.亦作"阿黎耶识"。 2.梵语?layavij�?na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佛教(唯识论)八识中之第八识,又名“阿梨耶识”,是根本识,以下各识都由它生出。唯识论认为,阿赖耶识中藏有无数的种子,可以引发人的善恶行为(主要指思维活动)。 自无始以来,阿赖耶识就有净、染、万有种子,对待万物待缘而起这一真理不明了,故称作“无明”。此“无明”是产生其他无明的根本,所以又称为“无始”(根本)无明,并由此产生人、法二我执等烦恼的枝末无明,而这一切都是阿赖耶识的本能状态。当阿赖耶识摆脱了人、法二执,破除见思、尘沙、无明之惑后,就脱离一切虚妄而证得真如的不生不灭、不垢不染、无性无相的法性真实境界。阿赖耶识转染成净即是真如。

——《智能气功科学名词释义》

******************************************************************************************

一、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此外,意识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现在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但是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8、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二、《八识规矩颂》中关于阿赖耶识部份略解

《八识规矩颂》是唐玄奘法师所作。将心王八识分为四类。前五识作了三颂,意识作了三颂,末那识作了三颂,阿赖耶识作了三颂,共十二颂。

阿赖耶识颂二:

浩浩三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后来先作主公

(浩浩三藏不可穷)此识为藏识,浩浩是深广的意义。第一,此识具诸法种子,持而不失,有能藏义。第二,此识受前七识所熏,随熏成种,有所藏义。第三,此识的见分被第七识所执,认以为我,是我爱的执藏义。因此此识具三藏。持种受熏执以为我,使无边的有情众生,无始以来相续流转生死中,甚深广大而不可穷尽。

(渊深七浪境为风)藏识犹如大海一样,前七识就是波浪,波浪一起,其所缘之境形成识风,风浪互为因果,相续生灭,这就是识海。这时,我们就失去了灵明洞彻、圆明朗照的佛性,变成了染净交参的识,而识海上的风浪越来越大了。

(受熏持种根身器)此识受前七识缘境造业之所熏习,而形成心(精神)色(物质)二法种子。此识种子一旦成熟,就变成正报的根身(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和依报的器世间(物质世界)。实际上,根身和器界,也是此识所执受的相分。

(去后来先作主公)此识既然有执受根身与器界的功能,所以有情生命(包括动物)死时,此识最后离开,有情生命受生时,此识最先来。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有情生命中,此识是主人公。

三、人在临死时的情形

一般来说,我们在活着时都不愿去想“死”这个问题,而佛法就是研究“生从何处来,死到那里去”,目的就是了生脱死,修解脱道,所以学佛必须要认真分析死,从中找出宇宙人生的真相。

人在临命终时,四大分离,那四大?就是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何谓地大?风大就是筋、骨、肢体等生理固体的机能。人在临命终时,必然感到身体的骨节四肢有重物压下来,痛楚难言,渐渐麻木丧失其知觉。瞳孔放大,听觉渐渐失去,看眼前之物,或裂变为很多,或大而为小,小而为大,渐离渐远,耳边的声音,好像从远方传来,有的人还听到极为惊恐的巨响。这就是地大分离的状况。

何谓水大?水大就是血、汗、涕、唾、便、溺等。这时,身体发冷汗,有的人大小便失禁,一切知觉已经渐渐丧失,有的人还听到波涛巨浪的汹涌之声。这就是水大分离的状况。

何谓火大?火大就是身中暖热。

何谓风大?风大就是呼吸气息。

此二者,相依为命,气息在,暖热也在,气息一断,暖热立即消散,感到跌入冰地狱中。人在临命终时,叹出最后一口气,全身的热量也随之消散。死的情形就是这样

佛家谈到‘万法唯心造’,每一个人的一颗心,都为自己创造出自己的世界,每一个人眼中 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在佛学里谈到第八意识——阿赖耶识——‘阿’在梵文里指的是 ‘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玛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 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玛’则是‘雪’之意,所以喜玛拉雅山是‘积雪之山’。阿赖 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我们从母亲 的子宫里,一直到刚才那一刹那、那一秒钟为止,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 们的潜意识层面,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因’。

‘凡人怕果,菩萨惧因’,大多数的人都担心在生活里会碰到一些不好的现象、碰到一些不 顺畅的人际关系,担心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好的;但是菩萨却害怕‘因’,他会看到自己的起心 动念,然后会去检查这些发生,这些属于自己生命的部分与外缘结合后,为自己的生命创造 出什么样的结果。

我想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正在恋爱时,所看到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到处都是光亮、光 明的,人生充满希望,你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可爱,身边人所做许多原来你不能接受的 事情,你也都能够一笑置之。可是当你生命里遇到挫败时,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物 却变得如此无法忍受!其实世界可能仍是相同的,可是因为你内在感觉的不同,所看到的将 是不同的世界。‘我是一切的根源’,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而那 一切的根源就是你自己,也就是你潜意识里从小到大所有的经验。如果你愿意,不妨在你匆 忙的人生脚步里,停下来,好好觉察在你生命里有哪些模式,为你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下 一章里我们将详细的谈‘觉察’,因为这是潜能开发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没有觉 察,就不会有改变,也不会有自我的发展,更不会有潜能的开发。

真美美生命潜能的一切研修也是根源于‘觉察’。当我们迷失在人生匆忙的脚步里、迷失在 外面世界潮流的时候,就失去了觉察的能力;生命的脚步愈匆忙,你将愈没有能力去觉察。 我们假如你曾经有在高速公路开车的经验,会发现当车速愈快,视野将会变得愈狭窄,时速 超过一百二、一百三时,你只能看着眼前的一个定点,完全无法看见两边的风景,可是车速 渐慢时,你又发现视野逐渐宽广,当车子完全停下来时,眼前的一切完全浮现在视野里,你 可以充分浏览在视野里所有的风光。所以参加自我成长、潜能开发课程,或者训练工作坊的 人,最重要的就是暂时抛开匆忙的心,给自己两、三天的时间,停下来看一看在你眼前、身 边的风景到底是如何?停下来看一看这些结果与你生命里的经验、与现在、与你经验中的自 己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一对年轻夫妇,先生的父亲是比较传统的大男人,每天下班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坐在 沙发上看电视,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而他太太——也就是这个年轻人的妈妈,正好也是一 个很传统的女性,当先生回家后,她会先把先生侍候好,不让孩子们吵他。先生休息了一会 儿,可能才开始注意家里有没有他可以帮忙的事情。而这对年轻夫妇的太太却是生长在另外 一个不同的家庭:她爸爸是一个非常体贴、会照顾家里的人,每天下班回家,放下公事包, 一定会先帮太太把家里的事料理好、把孩子整顿好,甚至会帮忙做晚餐,然后一起上桌,和 妻子、孩子一起用餐。

这对年轻夫妇在恋爱时,因为被对方吸引,所以看不到对方的缺点,结婚之后,热情逐渐消 退,你可知道在一天二十四小时里,他们最容易发生争吵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当然是 每天先生下班回家的第一个小时。

这对夫妻彼此带着自己生命的经验相互结合。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先生’、‘爸爸’各 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看法。只有他们俩人结婚吗?我想不是的,他们俩人的父亲都跟了过 来。也许这对夫妻一辈子都不了解真正引发争吵的症结在那里?他们总是在外在行为上认为 一个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有时候先生用许多理由、藉口不做家事,很可能当他做家事时 ,在潜意识更深的地方就觉得自己不像个男人、不像一家之主。在这种情况下,太太不会很 愉快,她可能压抑了许多不满、委曲和愤怒。有时候太太不停唠叼着自己所处的情况,而她 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先生帮忙做家事。可能她一直都不晓得她也在期待着先生成为她父亲的 样子,因为她觉得必须要这样才是一个男人!当然,当先生因屈服而帮忙时,他一定也会压 抑许多不满、委曲,甚至愤怒。

不晓得有多少夫妻可能都不自觉的这样相处了一辈子,所以很多夫妻刚开始时是相拥而眠, 渐渐地两人开始平躺,当那些不满与委曲开始累积时,他们就背靠背;慢慢累积更多了,他 们就分床睡,然后分房间,最后很可能就分房子了。

所有外在的距离都是开始于我们内在先有了距离!

每一个人在现在的生命里,所有一切的结果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现在所有的读者在看这本 书,但是每一个人所看到的都是一本不同的书,虽然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样,可是因为你 是不同的,所以接受到的部分也不同。

禅学里有个苏东坡与佛印的公案: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辩论,他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看了看东坡,回答说:‘像个佛。’苏东坡又问佛印:‘你知道在我眼中,你看起来 像什么?’佛印笑着问他:‘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说:‘你看起来像堆牛粪!’佛印笑而 不答。苏东坡很得意地以为他赢了,回家告诉苏小妹:‘今天我终于辩赢佛印那个老和尚。 ’苏东坡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妹妹。聪敏的小妹听完后对哥哥说:‘你还是输了。佛印因为 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像个佛。’当然下面的话她就不用再说了。

每当我演讲时,常会对一些你父母们谈到‘我是一切的根源’。一些父母问我:‘孩子偷钱的 时候,该怎么办?’当你看到一个孩子偷钱,或许你看到的是一个行为、一个事件,可是我 所看到的却是一个渴望想要拥有某样东西的孩子。我看到他所想要的那个欲望是如此强烈, 我也看到很可能因为他没有一些东西,所伴随而来的挫败感、失落感,或者觉得自己不如人 ,这个孩子害怕这样的感觉。或许我也会看到这个孩子曾经向父母表达他的需求,可是却被 拒绝那些伤痛的经验,因为那个经验已超过了他的欲望,所以为了要避开再一次被拒绝的痛 苦,也为了要满足他的需求,他选择了偷钱的方式,也许这个孩子在偷钱时,心中有无奈、 冲突、害怕,甚至很深的自责、罪恶感,那个时候他也瞧不起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25
先明白一点
人是由数量极大的细胞构成的
人死最主要是指脑死亡
并不代表身体细胞全部死亡(一定时间之内)

意识大部分由大脑控制,一部分由心控制(换心脏的人性格会像捐赠者),包括消化系统也有自己用于控制的神经结(具体是什么不知道,先用神经结表示吧),用个实物比喻的话,就是电脑除cpu外显卡也有自己的cpu类似。应该听过以前有人头斩了后仍能行走(多么强烈的意识啊)

转入正题:宇宙、人体很多东西解释不清,霍金宣布放充对宇宙的研究,说太不可思议了,人无法研究透,爱因斯坦也是如此,何况我们。

我个人觉得科学就是对真理的不断研究(出错是常有的),所以错不能说他不是科学。迷信是被外物(人)牵着走而迷失自我本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1-26
壮族人信仰万物有灵。对山川大地都抱有感恩和敬畏之心。所以,如果你是壮族人,应该对壮族农民崇拜山石、河川、大树等以及某些跟稻作农事有密切关系的生灵,有所见闻啊。
也正是壮族人对大自然抱有感恩和敬畏之心,才使壮族这个传统的稻作民族生生不息!

壮族人对祖先和灵魂的存在,更是坚信不疑。这就形成了壮族(特别是农村地区)独特的文化、心理现象。

有的文化现象不是用科学可以解释的。但无论信与否,人类对大自然,对生命都应该有感恩和敬畏之心。
第3个回答  2008-01-25
科学管这个叫无知,上次那中央十套的走近科学栏目的SX主持人说,那些“侵犯了别人家的亡灵的人都会犯病,但是只要当事人去拜一拜赔个理马上就会好了”的现象是吃了药以后刚好那时候发作的。
其实我觉得这种事情是真实存在的,说我伪科学也好,我就是信灵魂学,信佛教。
第4个回答  2008-01-25
这个在历史上争论过多次,结论至今还没有.我本人是佛教徒.我相信是死后是有知觉的.

另外中国在古代有一次争论,皇帝亲自裁判.就是出名的神灭论的事情,您可一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