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要进攻苏联

虽然希特勒敌视共产主义,但苏联国土辽阔,虽然之前大清洗中大多数好的指挥官被清洗掉,但苏芬战争以后,苏联组织了一大批的现代化军队,军事力量已经比原来成熟,并且如果德军不能在苏联的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就会被严寒的气候所重创。

原因一:当时的欧洲英国被打残,所以只剩苏联,德国两个大国,早晚必有一战。这时的德军横扫欧洲,无论是战斗力,士气,还是德军的战术都是最好的,而希特勒又认为不宣而战在前期可以摧毁苏联在欧洲的主要军事力量,然后长驱直入,攻占莫斯科,这一切都可以在冬天前结束,所以准备入侵苏联。
原因二:苏联经过清洗,军官素质下降,军队建设很不足,在欧洲的军队现代化装备极其缺乏,大量的坦克,飞机都是过时的,很多部队连电台都没有。
原因三:苏联为扩大地盘,增加战略空间,在1939年入侵芬兰,当时的芬兰人口370万,军队只有3万多,但他们凭借1927—1939年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和苏军周旋,加上由于清洗,苏军内部人心不定,指挥官无心战斗,所以苏军惨败,损失数十万人(战后赫鲁晓夫说有上百万),最后两国签订协议,芬兰割让10%的领土给苏联,使战争结束。这一战让德军看到了苏联的虚弱,刺激了希特勒的野心,这也是日后德军先打苏联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四:如果德国不打苏联,就只能打英国,要打英国就要大力建设海军,以德国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同时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海军和陆军,那德军就必须裁减陆军,建设海军,但裁减了陆军后,德国就会面临庞大的苏联红军的威胁,所以这条路不可取,只有先打败苏联。
而希特勒当时也认为打败苏联后,在苏联部署六十个师,然后裁减陆军,建设海军,再打败英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2
因不列颠空战未能取胜,海狮计划无限制推迟,纳粹德国始终无法征服英国。希特勒在这种情况下,希望通过征服苏联来实现统一欧洲大陆的野心。其原因,应该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要扼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众所周知,苏联是共产国际的大本营,而共产国际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都十分活跃,是各国政府的大敌……其间自然也包括纳粹德国。
其二,出于和拿破仑同样的考虑,二战结束前,在欧洲人眼里,欧洲是世界的中心,德国无法从海上征服英国,堵住英国的海上生命线,就只有通过大陆封锁来堵住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贸易往来,以此打击英国的经济;而苏联,名义上是德国的盟友也是英国的敌人,实际上与英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英国也没得挑了),这是大陆封锁政策的一大漏洞。
因此,纳粹德国必须出兵苏联,这是其战略上的选择。当然,这个选择并不好,我个人认为,应该选择加强非洲军团的力量,攻下埃及,切断英国与其亚洲殖民地之间的联系才是上策。
但是,根据十来年前苏联解体后解密的一些资料表明,斯大林同志也有大举入侵德占区的计划,进攻时间大约在德国进攻后的一个月左右,部队都部署好了,只是出于隐蔽战略意图而没有公布(这也可以解释战争刚爆发,苏军上百万部队在边境附近就被歼灭和击溃),所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另一个理由,或许是出于“先发制人”吧。如果不进攻苏联,等待希特勒的就是苏联进攻德国。
第2个回答  2019-07-28
主要出于掠夺资源的目的,德国本身领土狭小,资源有限,主要资源几乎全部靠进口或者海外掠夺,而苏联有资源太丰富了,德国必须取得苏联的资源才有把握把战争进行下去
第3个回答  2019-06-20
这是必然的,德国纳粹和社会主义苏联,是死敌。德国要统治世界进攻苏联是必须的。他们还想与日本会合。苏联是必取之地。
第4个回答  2012-07-01
当时因为苏芬战争后苏联大力构筑军队,所以如果到1942再打双方实力只会越拉越大。还有就是希特勒认为苏联战败后英国会与德国和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