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本月完形填空

要多一些必须有嫦娥奔月,有无答案均可,有答案的给加分,加20分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释义:①中国女子版《机械战警》,这位早已不在人世的古代美女,终于通过机械化改造复活了。而她的任务,就是带着家乡人民的期盼,冲出地球,维护宇宙和平。②中国人再次发挥了伟大的光荣传统:没有路,我们自己造;月亮上没有嫦娥,我们也自己造。

典故: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奔月而去,11月26日上午,“嫦娥一号”传回了清晰的月面图,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探月工程大功告成,中国人几千年的美丽梦想成为现实。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成为我国航天活动的第三个里程碑。

例句:“嫦娥奔月”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活动已拓展到深空探测研究领域,因而意义重大。
或作姮娥、常娥、妲娥,中国神话人物,为后羿之妻。神话中因偷食后羿自西王母处所盗得的不死药而奔月。

《淮南子·览冥训》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灵宪》记载:“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或说嫦娥奔月后居住于广寒宫,有玉兔和吴刚相伴。李商隐有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清代毕沅在音韵学上的考据,嫦娥的前身,正是“生月十有二”的常羲。顾颉刚写有《嫦娥故事的演变》。

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以月为阴之精,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神像。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种说法是屈原(约前340年)《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

传说3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传说4

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是中国三个历史最悠久、最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天,通常全家团聚,吃月饼瓜果,共赏明月。下面是一个有关中秋节的故事。

嫦娥是月亮神,她的丈夫后羿是一位勇猛善战的战神,他的神弓和神箭百发百中。当时人间出现了许多猛禽野兽,残害人民。天帝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派后羿下凡去消灭这些害人的东西。

后羿奉天帝之命,携同美丽的妻子嫦娥来到人间。因为勇猛无比,用不了多少功夫,后羿就消灭了陆地上许多害人的动物。当任务就要完成时,无法预料的事情出现了:天空中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

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他们仅仅为了恶作剧就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大地的温度聚然升高,森林、庄稼着火了,河流干涸了,被烤死的人民横尸遍野。

后羿不忍看到人民的灾难,他就用好话劝告十个太阳,请他们十兄弟单独行动,每天轮流出来一个。可是骄横的太阳兄弟们根本不把后羿放在眼里,反而变本加厉,故意接近大地,地面上更是燃起了大火。

后羿看到太阳兄弟为非作歹,多次劝告都没有效果,人民已经死伤无数,实在无法忍耐了,便弯起他的神弓,搭上神箭,向太阳射去,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认罪讨饶,后羿才息怒收弓。

后羿为人间除了大害,却得罪了天帝,天帝因为他射杀自己九个儿子而大发雷霆,不许他们夫妇再回到天上。

既然无法回天,后羿便决定留在人间,为人民做更多的好事。可是他的妻子嫦娥却日渐对充满苦难的人间生活感到不满,责怪后羿糊里糊涂地射杀了天帝的儿子们。

后羿听说昆仑山上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那里有神药,吃了这种药就可以升天,于是他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爬上昆仑山,向西王母讨神药,遗憾的是,西王母的神药只够一个人使用。后羿既舍不得抛下自己心爱的妻子自己一个人上天,也不愿妻子一个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间。所以他把神药带回家后就悄悄藏了起来。

后羿讨得神药的秘密还是被嫦娥发现了,尽管她非常爱自己的丈夫,但还是禁不住天上极乐世界的诱惑。在八月十五中秋节月亮最明的时候,趁后羿不在家,嫦娥偷偷吃下神药,顿时觉得身体越来越轻,缓缓向天上飘去,最后来到月亮上,住进了广寒宫。正好后羿回来了,他知道妻子离开自己独自升天很伤心,但又绝对不能用神箭伤害她,只好跟她告别。

后羿现在是孤单一个人了,他继续为人民做好事,并且教徒弟学习射箭。他的徒弟当中有一个叫逢蒙的人,进步很快,不久射箭的本领就非常高明了,但他觉得只要后羿存在,自己就不能算天下第一,所以有一次趁老师喝醉酒,从背后把后羿射死了。

再说嫦娥虽然到了月亮上,但这里十分冷清,只有一个捣药的小兔子和一位砍树的老头,所以她整天闷闷不乐地呆在月宫里,特别是每年八月十五月光最美好的时候,嫦娥就想起他们从前的幸福生活。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还有很多。千百年来的诗人作家们也留下许多以此为题材的作品,借中秋明月抒发思乡之情或寄托对幸福的向往。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嫦娥》诗深刻表现了她的寂寞和悔恨: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羿和嫦娥故事考据

月亮从遥远的西陲升上来,此刻夜已深,它渐渐逼近中天,吐着冰冷而狂热的清辉。时序已近十五,它奇异地颤抖着,越来越大,像顶着一只脸盆。这时,灯烛的残焰里,一个袅娜的身影打开首饰盒,取出一包药,就着剩水喝了下去。片刻工夫,一个影子便似乎身不由己地升腾了起来,朝着月亮,冉冉而去。——这当然只能是“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数千年以来,它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嫦娥身世如何?无人说得清,只知道她是神射手羿的妻子。

《山海经·海内经》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即帝喾,黄帝长子玄嚣的孙子,也就是尧的父亲。黄帝传位于长子玄嚣,玄嚣传位于弟弟昌意的儿子颛顼,颛顼死后,复传位于玄嚣的孙子喾。羿当时是帝喾的射正,因擅长射术,所以总理兵权。

《山海经·海内经》又载:“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少皡,即少昊,名挚,是山东曲阜的东夷大族,以太阳和凤鸟为图腾(太阳被称为三足乌,三只脚的乌鸦,因此太阳崇拜和鸟崇拜密不可分),精于观测日月。少昊的儿子般开始制造弓箭,那么羿毫无疑问是般的后代,也是东夷族人。

帝喾后期,东夷的十个部落起了内讧,互相争战不休。因为大家都崇拜太阳,所以史书记载“十日并出”,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淮南子·本经训》)帝喾就派官拜射正的羿去收服。羿不仅把分裂的十个部落合并为一体,而且继续往南追杀蚩尤部落的残余,诸夷尽皆望风归附。

就在羿四处征战、鞍马劳顿的时候,在山东巨野的大旷野之中,他遇见了这一生最心爱的女子——嫦娥。

嫦娥,又名常仪、常羲,娥、仪、羲古同音。嫦娥是东夷部落中娵訾氏的女子,该部落擅长占月。嫦娥和羿一见钟情,英雄美女,惺惺相惜。羿的步伐停顿下来了,羿的弓箭收回了囊中,攻掠杀伐的铁石心肠,在温柔女子的抚慰下变得湿润柔软。两千年后,屈原在《天问》中如此描述嫦娥和羿在一起时的倩影:“白霓婴茀。”嫦娥披着白色的霓裳,佩戴着华丽的璎珞,在深闺里,在桑林中,在平畴之间,翩翩起舞弄清影,羿如醉如痴,他的弓和箭却寂寞得发出了悲鸣。

羿为帝喾统一东夷之后,帝喾迁娵訾氏于西部观测月亮,因为月亮是从西部升起来的。当娵訾氏部落行至帝喾的都城亳(今河南偃师)时,久已垂涎娵訾氏美女嫦娥的帝喾,趁黄昏派人掳掠了嫦娥。娵訾氏部落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当时“掠夺婚”(亦称“抢婚”)盛行,况且抢婚的又是势力天下第一的帝喾。《周易》有一段“抢婚三部曲”,活脱脱几乎就是帝喾抢婚的贴身目击:“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抢亲者骑着白马,穿戴着华丽的服饰,携带着弓箭,前呼后拥赶往女家。他们不是强盗,而是求婚者。快到女家的时候,怕惊动对方,左顾右盼,彷徨不前。骑马的人纷纷而来,他们不是强盗,而是求婚者。被抢走的新娘骑在马上盘旋不前,哭泣得血泪涟涟。

当此时,羿并不在嫦娥身边。

帝喾抢去了嫦娥,娶她做第四个妃子。《帝王纪》载:“(帝喾)次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常仪即嫦娥。《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即帝喾,常羲即嫦娥。帝喾依旧让嫦娥负责观月,“浴月”当是观月前的净身仪式;嫦娥制订了十二个月的历法,是为阴历的起始。

羿在东夷听说了此事,大怒,不仅也“泣血涟如”,而且气愤填膺,欲尽举东夷之兵,与帝喾决一死战,抢回嫦娥。可是东夷的诸部落首领深知实力比不上帝喾,就劝止了羿,让他忍耐一时。羿因此事和帝喾决裂,留在了他的老家东夷。

岂知世事弄人,帝喾万万没有想到,嫦娥已经怀上了羿的儿子。名义上是帝喾的儿子,嫦娥生下了挚,为了纪念和羿的爱情,嫦娥为儿子取名挚,和东夷祖先少昊的名字一样。挚是羿和嫦娥的私生子,这是一个铁证。挚名义上是帝喾的长子,因此帝喾驾崩后,挚理所当然地即位,但只在位九年,因“政微弱”,遂传位于名义上同父异母的弟弟尧。历史的真相也许是:挚私生子的身份暴露了,无法在黄帝以降,奉世袭为正朔的帝王制度里生存下去,因此被尧以武力废黜,继承了帝喾高辛的称号,仍旧封于高辛(今河北唐县)。此后帝挚的事迹、行踪就失去了记载,但是有理由相信:叶落归根,被废黜的帝挚一直东望家乡,终于在暮年如愿回归。

帝喾另外的三个妃子,据《帝王纪》载:“元妃有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简狄,生契。次妃陈丰氏女,曰庆都,生放勋。”后稷即周朝的先祖;契即商朝的先祖;放勋即帝尧。

简狄又称简翟。这是一个极其重要,同时又极富传奇色彩的女人,不仅仅因为她的儿子契是殷商的始祖,而且因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简狄吞食了玄鸟(燕子)的卵而生下了契。简狄是属少昊部落的有娀氏女,“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淮南子·坠形训》)。不周山诸说纷纭,但根据《山海经》的记载,更可能是在泑泽(罗布泊)以西,昆仑山以北。楼兰遗址中发现了距今四千年的木雕简狄女祖角,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也出土了唐代绢画上的简狄像,简狄的左肩上方,赫然正是一只盘旋的玄鸟。而且楼兰出土的古尸,无一例外都佩饰着护耳尖帽、草篓和羽翎(杜培华《去楼兰》,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羽翎,正是鸟图腾崇拜的遥远记忆,部落身份的显眼标志。

巧合的是,这个地区恰恰流行着西王母和不死之国、不死之药的传说。《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山海经·西山经》载:“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戴胜,一种羽翎鲜艳的鸟;“豹尾虎齿而善啸”,披着头发,插着鲜艳的羽翎,显然是对举行图腾崇拜仪式时的西王母的描绘。“穴处”和不死之药,都与蟾蜍有关。张衡《灵宪》载:“姮娥(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蟾蜍在这里就是月亮的象征,而“古代墨西哥人常常用蟾蜍代表大地,因为它不仅生活在地面上,而且还住在地表下面的洞穴里。蟾蜍的有毒分泌物也许曾被用作改变人们意识的药剂。和青蛙一样,由于它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因此蟾蜍通常与复活和再生有关,史前岩画里的蝌蚪图案就有这种含义”([德]汉斯·比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据专家考证,墨西哥奥尔梅克文明同殷商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可能是殷人东渡建立的;奥尔梅克文明出土的虎齿、玄鸟图案、甲骨文和商先祖牌位更加坐实了这一点。不死之药显然并非使人长生不死的药,而恰恰是以“蟾蜍的有毒分泌物”以及其他成分制成的毒药!因为相信复活和再生,所以吃下这种毒药并非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复活和再生——当然,这种毒药同时也用作防腐剂。有力的佐证是楼兰古尸下葬时无一例外携带的草篓,杜培华在《去楼兰》一书中说:“楼兰人为草篓配上麻黄枝,还有粉末状的东西,同楼兰人有不死药之类的神话十分接近。”而楼兰古墓沟墓地发现了六座太阳纹图案的男性墓葬,头全部精确地朝向东方。显然这是集体殉葬,而且极有可能殉葬的方式是喝下毒药,即不死之药;发现的楼兰古尸无一例外都是木乃伊,显然做了防腐处理;太阳纹图案显示着太阳崇拜,头朝东方,正是太阳崇拜和鸟崇拜密不可分的东夷的方向!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简狄可能就是西王母!或者说是西王母部落的首领。一千多年后,周穆王西巡,应邀赴昆仑之丘会见西王母,和她在瑶池之上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就是因为二人的先祖(后稷和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然,这时候的西王母,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西王母了。

嫦娥生下挚以后,无聊地住在帝喾的亳都。对家乡的思念,对羿的思念,不可遏止。终于有一天,她狠狠心抛下儿子,风餐露宿,独自一人回到东夷。那天,嫦娥和羿见面的情景一定非常动人,数年的怨侣,不仅间杂着家恨,而且间杂着久远的国仇。团聚是暂时的,整个东夷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帝喾的雷霆震怒忧心。

羿和嫦娥破镜重圆,缠绵数宵之后,决定为东夷的命运殉情。于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淮南子·览冥训》),其实是嫦娥向西王母简狄要的毒药,因为二人同为帝喾的妃子,简狄是次妃,嫦娥是末妃,都不是元妃,所以交情很深。专门向简狄要毒药,是因为二人期待着复活的一天:不死之药,那可是惟西王母拥有的天下闻名的奇药啊!拿到毒药嫦娥就后悔了,她想,羿是天下人崇拜的大英雄,年富力强,况且儿子挚长大之后,也需要知道真相,并能寻求父亲的保护,他可不能就这么死了。于是,嫦娥趁羿不备,偷了毒药,“窃以奔月”——投奔简狄而西去。大概嫦娥不懂得复活的技巧,需要简狄的技术性指导和心理抚慰,否则万一不能复活,永远沉睡下去,岂不糟糕至极?五千年之后,站在沉睡者的身边,先知海子发出了旷古一问:“你这么长久的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春天,十个海子》)即可视为对不死之药药效的大胆质疑。东汉科学家张衡失传的著作《灵宪》,对嫦娥此行有生动的描述:“(嫦娥)将往,枚筮于有黄,有黄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著名的算命师傅有黄灼烧龟甲,细细观察,原来是一卦“归妹”。《周易》曰:“归妹:征凶,无攸利……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归妹”主婚嫁,如果行为不正,前方会有凶险,不会有利益。帝乙嫁出女儿,正房反而不如陪嫁的衣饰华丽。月亮转眼就要圆了,吉祥。有黄对嫦娥的婚姻进行了可笑的讽刺,并劝嫦娥在月圆之时独自西行,碰到夜幕阴沉的天气也不要惊恐,夜幕里虽然藏着凶险的敌人,但同时也藏着援手的朋友;重要的是——“后且大昌”,你的儿子挚以后会繁荣昌盛起来。这句话草蛇灰线,伏之于千里之外。

不知道嫦娥后来复活没有,但是数百年后,羿和嫦娥的故事却有了一次奇妙的延续和对接,好像是二人的转世,几乎镜里镜外,铆榫合缝地重新上演了一遍。

夏朝初建,禹传位于启,启传位于太康。太康纵情声色,荒淫无度,又酷爱打猎,不理民事,致使民怨沸腾。东夷有穷氏部落出了一位大英雄,驱逐了太康皇室。这位大英雄,就是著名的后羿。

后羿乃有穷氏首领,其先祖即为少昊。少昊又号穷桑氏、有穷氏,因为东夷旧地古称桑、扶桑、穷桑,为适于蚕桑之地。毫无疑问,后羿是羿和嫦娥的私生子帝挚的后代;如同嫦娥为儿子取名“挚”是纪念其先祖少昊(挚)一样,后羿的命名显然也是为了纪念家族祖先羿,只不过后羿心高气傲,刚愎自用,擅自在名字前加了一个“后”字——呵呵,那时后羿就会使用“后现代”的“后”字了——“后羿”,分明是超越羿的意思:无论是射术,还是世间的荣誉,甚至是爱情。

后羿娶妻纯狐。显然,纯狐是一个来自于东夷南方,以九尾狐为图腾的部落的女子。该部落盛产美女,前出过夏禹的妻子涂山氏女娇——《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禹三十未娶……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后来殷纣王的宠妃妲己也出自东夷以西部落,亦以九尾狐为图腾的有苏氏(今河南武陟东)。汉画像石的图案中,西王母身边常常坐着白兔、蟾蜍、三足乌(嫦娥的象征)和九尾狐,深刻地强调着西王母的少昊部落因素。

后羿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同太康一样,他不修民事,耽于射猎,还重用寒族出身的谄媚之臣寒浞。寒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大肆收买人心。一次后羿浩浩荡荡打猎归来,寒浞和他收买的人发动兵变,“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左传·襄公四年》),然后“因羿室”,强娶了纯狐。后羿长子既死,而纯狐和当年嫦娥的境遇一样:怀有身孕,而寒浞不知。纯狐生下了后羿的遗腹子浇,后来又生下了寒浞的儿子豷。浇被封于过(今山东掖县),由于不知自己的身世,他和寒浞沆瀣一气,追杀了被后羿赶走的夏后相。但是数十年后,相的遗腹子少康长大成人,率军擒杀寒浞,灭了浇和寒浞的儿子豷的封地。浇终其一生大概都不知道自己的隐秘身世,反而和寒浞——自己的头号仇人——父子相称,干戈相和,亲痛仇快,但他却在封地过留下了羿的一缕血脉。

纯狐呢?这个有着美丽名字的女子,这个忍辱负重,为后羿保存血脉的女子,她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可惜她没有任何途径得到西王母的不死之药,也无法像嫦娥那样,抱着复活的愿望,抱着和心上人再生聚的信念,安然入眠。况且后羿早已死于非命,纯狐即使得到了不死之药,即使复活,即使容颜依旧美丽,即使霓裳依旧绚烂,那能依赖,能相依相偎的人儿,又在何方?“后且大昌”,那个暧昧的预言,又应验了多少呢?

现代的“嫦娥奔月”
现在,“嫦娥奔月”不再仅仅是那个古代的美丽故事。“嫦娥工程”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后,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的名称,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成功发射升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