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你觉得孝养父母、念佛、济贫、放生、斋僧...哪个功德大?

如题所述

孝父母>斋僧>念佛>放生>济贫

1.我觉得百善孝为先 没父母亲生下我,我如何得以修行或行善,所有一切的根本源自於父母

2.第二顺位是斋僧,供养三宝之一的僧众,在佛说布施经中有详细介绍:佛、法、僧三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

3.第三顺位是念佛,因为念佛不仅可以修改自己习气,累积资粮,藉由佛光的加持,能增长智慧
,回向有做,大家都受益,但自身获得可能比较多,其他众生获得较少分。

4.第四顺位是放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众生的命也是一样,但碍於各种因素,诸如时间
金钱,地点环境,生物特性等,变得有难度,可能做的机会不是那麼高,因此这放在第四位。

5.第五顺位是济贫,因这项所看重的是「心态」,有的人认为济贫布施,可以使本身获得
好的果报,因此是有所求的大量布施,不免若入执著於「济贫」有功德,认为这样是在行善
有这「行善」的念头,就已落入:我相、人相、众生相(善事),著相布施是世间法,无功德可言(如梁武帝)。另一种是真心觉得财物等是身外之物,见众生贫困,而想要给予一点实质上的帮
助,无所求,则这样就有功德,功德须自性内见 ,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4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金刚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30
早前我的理解是,孝养父母说福德大,不说功德。。。。

楼主说的念佛、济贫(就是布施吧)、放生、斋僧好理解,不容易发生歧义。

孝养父母就有很多种说法了,怎么样算孝养呢?
不工作不成家整日守在父母旁伺候?
还是听命父母,多子多孙,事业发达,财源广进?
。。。
那些没怎么伺候过父母的,乃至年幼就出家的人是否大不孝?

仔细思维之下,较量功德从两个方面衡量:

第一,从对境上,境界是圣贤三宝,尤其是佛(当然是指佛陀在世,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功德肯定是最大了,然后才是世俗三宝,父母....

第二,从自身的发心上,即便是斋僧,若是出于一种求个人财富运气等福德,功德很小哦。

总之,菩提心生起之日,孝养天下众生以为父母为修行,这个功德最大了。仅为一己父母的衣食,甚至因而与别人发生争执,整日儿女情长,计较家庭财富运气。六道轮回而已。没功德。
第3个回答  2012-06-24
父母是肉身佛祖,怎可避重就轻。。。。。。
第4个回答  2012-06-24
呵呵
念金刚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