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与他人”为话题作文,帮忙给点灵感啊

如题所述

关系型话题,命题意图在于启发考生要关注他人 ,不能因某种利益而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体裁的选择 :
记叙类文体:
叙写一个曾经怎样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的故事 .
对过去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贴他人的反省;
也可以讲述一个在体贴别人、关心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故事

议论类文体
可以阐述应该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等

内容的选择
可以写关爱世界唤真情,可以写关爱亲情吐挚情,也可以写关爱弱者见人情;还可以从倾听别人、走近别人、帮助别人等角度切入话题。
总之,在写作时要选取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的材料,可以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写出声情并茂的佳作来。

主要病因:
①误将话题“自我与他人”读成是“自我看他人”,把“自我”当成是一个冷静的客观叙述者而不是主动的参与者。
②抛开话题,写成一篇单纯性的写人类的记叙文。
③没有将主题上升到反映“自我”与“他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上。作品视野狭窄,缺乏理性认识。

创新方案:
角度创新——编构童话《蜡烛的微笑》,为了照亮他人,蜡烛燃烧了自己,却无怨无悔,始终微笑着。
题材创新——截取现实生活中自己与他人相处的典型片断,
串联起来表现“关心他人,快乐自己”的主题。
文体创新——写小说,
塑造一个忽略自我为他人谋福利的人物形象,凸现人性光辉。

经典素材
1我们希望自己快乐,所以我们应该也祝福别人获得快乐;我们希望自己远离痛苦,所以我们也应该祈愿他人都能免于痛苦。
2有个乡人,大年初一早晨打开门发现门前有一个装骨灰的陶罐。他知道这是邻居对他的诅咒,两家世代有仇。他没有怒气冲冲地找上门去,而是拿着陶罐,到田里装了泥土,并种下了—株百合花……
有—天,花开了,他悄悄地把这盆花送到了仇人的家门口,就在那—天,仇人羞愧地来到这位大度的乡人家里道歉。用自己的言行打动他人,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佳作赏析:

只能陪你一程
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要经历不同的相聚与分离。
国庆节第二天,好友说要走了,我坚持要送他到车站。然而,他拦住我:“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反正你也只能陪我一程,就到学校门口吧。”我不再说什么,只是感觉眼中有东西有转动,眼前也变得模糊了。
或许,每一个人都只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吧,这就注定了永远只能陪别人一程。你爱你的父母,希望他们长命百岁,但你再孝顺,他们也会走在你的前面,你只能陪他们一程;你爱你的弟弟妹妹,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并时刻想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然而你再高大,总有一天要走在他们前面,也只能陪他们一程;你看重朋友间两肋插刀的友谊,可最后不是朋友离开你就是你离开朋友,你只能陪朋友一程……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就要学会去关心他人。他们饥饿时,你的一个苹果就是最好的关爱;他们失败时,你的鼓励就是最大的慰藉;他们成功时,你的笑容应该是最灿烂的……黑夜因为灯火的加入而变得明亮;天空因为繁星点缀而变得更加迷人;别人的生活因为你的加入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就应该学会珍惜。父母只能抚养你长大,你不要期待他们是你永远的支柱,可以支撑你整个人生,你要好好地孝顺他们,不要等走过了才知道后悔;朋友可以给你温暖,但这种温暖是开放的,而不是独有的,所以你不是让友情从你身边溜走了;大学四年很快就会过去的,你要好好你珍惜你身边的一切,别等分离了再苦苦相思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就应该学会放弃。为了分享朋友的快乐,也许你得缺席一个与情人的约会;为了分担朋友的忧愁,也许你将彻夜不能睡;为了孝顺父母,也许你将没有时间去游行;为了…… 虽然你放弃了一些,但你得到的远比放弃的要多。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就得学会照顾自己。人生的航标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别人,而且别人也只能陪你一程。我们在自己人生道路上,要学会照顾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好友的话让我突然间明白了很多。你只是别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只能与他们共走一段路,这就注定了你给予别人的有限性,那你又怎能要求别人的无限付出呢?

应对措施:
①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常听老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那时,我就在想,桥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只是村西头的那两块老槐树叠加起来的、我们上学必须经过的“桥”吗?(选自山西省中考满分文《美丽的桥》
② 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心中筑起一堵墙》)

参考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1d58be1ea8114431b90dd85d.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