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表演的基本功,其中“做”指的

如题所述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表演的基本功,其中“做”指的:舞蹈化的形体动作。

1、唱

唱是戏曲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学习唱功的第一步是喊嗓、吊嗓,扩大音域、音量、锻炼歌喉的耐力和音色,分别字音的四声阴阳、尖圆清浊、五音四呼,练习咬字、归韵、喷口、润腔等技巧。

2、念白

念白与唱互相补充、配合,也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手段。演员从小练基本功,念白也是必修课之一。戏曲念白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韵白和散白,都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铿锵悦耳,与唱相互协调。

3、做功

做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演员在创作角色时,手、眼、身、步各有多种程式,髯口、翎子、甩发、水袖也各有多种技法。

灵活运用这些程式化的舞蹈语汇,以突出人物性格、年龄、身份上的特点,并使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更成功。

4、打

打是戏曲形体动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也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一般分为把子功和毯子功两大类。

不仅要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还必须善于运用这些难度极高的技巧,准确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凡用古代刀枪剑戟等兵器(习称“刀枪把子”)对打或独舞的,称把子功。

戏曲的表演特点

一、虚拟化表演

戏曲表演追求虚拟化,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内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广阔的场景和丰富的情节。演员通过运用身段、手势等肢体语言,以及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来创造虚拟的舞台世界,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变化。

二、程式化表演

戏曲表演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即演员在表演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套路。这些规范和套路是经过长期实践和传承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演员通过学习和模仿这些规范和套路,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和特色。

三、夸张化表演

戏曲表演注重夸张化,即通过放大动作和表情来强调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演员通过运用夸张的表演手法,如大幅度的身段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等,来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和情感变化,增强观众的视觉冲击力。

四、综合性表演

戏曲表演是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形式,融合了歌唱、舞蹈、戏剧、美术等多种元素。演员需要具备全面的艺术素养和技能,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完美的表演效果。同时,观众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

五、意象化表演

戏曲表演追求意象化,即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来传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演员通过运用意象化的表演手法,如象征、隐喻等,来展现人物内心的世界和思想情感,使观众能够深入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这种意象化的表演方式也是戏曲艺术独特魅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