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盐酸胺碘酮药理毒理

如题所述

注射用盐酸胺碘酮是一种属于Ⅲ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在于通过延长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从而减慢心肌的传导速度,有助于消除心律失常的折返现象。此外,它具有轻度的非竞争性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作用,以及轻度的α和β类抗心律失常特性,能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和动作电位高度影响不大,对房室旁路的前向传导抑制效果优于逆向传导。短暂的静脉注射,其复极过度延长的效果并不明显。尽管静注时可能产生轻度的负性肌力作用,但通常不会显著抑制左室的心肌功能。起初,它被用作心绞痛的治疗,因其具有选择性地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的能力,能够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的氧耗量。

值得注意的是,盐酸胺碘酮还与甲状腺素的代谢有关。其独特的半衰期长的特点意味着患者需要较少的服药次数,且治疗效果相对稳定。由于其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谱,它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