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八的民族节日

如题所述

汉族客家节日“四月八”是为纪念东晋名臣谢安而设,现在已成为陈东各姓团结共处的象征,并定于每年农历四月初七、初八、初九3天举行盛大的庙会。世事推移,“四月八”现在便成了陈东传统的客家文化节日,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广东惠州流传着的客家童谣“节朔歌”,其中一句便是“三月清明四月八”。在台湾客家地区,四月八有斗灯,又称七星灯,具体是由“米斗盛米点烛,斗内由两方斜插两支木剑,中央置一面圆镜及剪刀、尺、秤、算盘、钱、土等”完成。灯火代表北斗星火;米代表五谷丰收;凉伞代表君临天下,神明下降保佑众信;斗忏表示祈求各人元婴光彩;算盘代表公平、公正、公道;剑代表示除妖除魔,驱凶避邪;尺状青龙属木,意渡人;秤状白虎属金,意公平、公正;剪刀状朱雀属火,意剪邪立正;镜子状玄武属水,意照出邪魔,并意团圆。简单的说就是用斗灯驱邪消灾的意思。据说这项活动的起源在于民国初年,当时市区上、下街区有两家士绅于元宵节赛花灯,因难分轩轾,相约妈祖生再赛,又打成平手,于是约在“四月八”浴佛节决胜负,而地方信仰中心永贞宫和义民庙也共襄盛会,因而蔚成迎神赛事,历久不衰。
壮族节日农历四月初八,是壮族的牛魂节,又称脱轭节,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壮族人爱牛,敬牛,他们认为四月初八是牛王的生日,所以将这一天定位牛魂节。这一天,人放犁,牛脱轭,主人家要用新自酿制的甜酒和用植物汁液染成的五色糯米饭来喂牛;这一天,要清扫牛栏,给牛洗刷身体,牛沐浴时,还要敲鼓助兴;这一天,更不能打牛,如果打了牛,他们认为,会把牛魂惊跑,对农事大为不利;这一天,午间家家都要举行敬牛仪式,这时,全家坐在摆满酒席的桌边,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同时唱起敬牛歌,喂牛吃五色饭。最后,全家站起来抚摸牛背,表示对牛的祝福。畲族节日又称“牛歇节”畲族自称“山哈”,“哈”为畲语,意为“客人”,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家在古代,原指刀耕火种,以“畲”作为民族的名称,始于南宋末年,迄今已有700多年。瑞云是硖门畲族乡畲族聚居地之一,畲族同胞在这里拓荒垦土、勇敢拼搏,并以歌代言,以歌传情,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创造独特的民族文化,至今保持其特有的民族服饰、婚嫁习俗、山歌盘唱等民俗风情。 农历四月初八歌王节,又称“牛歇节”。据说在春秋时期,楚缺扒国有两位歌王,一个名叫钟子期,一个名叫钟仪。楚国乐师伯乐弹琴的曲调“大喝”和“小喝”,意在高山、志在流水,唯有钟子期能和其腔。钟子期死之后,伯乐将琴摔掉,从此再也不弹琴。钟仪本是楚郧公,被郑国推荐献给晋国,晋王要他弹琴唱歌。钟仪接过伯乐和钟子期弹唱的技艺,“与之琴、操南音、操土风”。晋王听了大高兴,重用他,封他为礼部侍郎之职。后来为了纪念畲家这两位歌王,畲家人每年四月初八日都要设坛祭祀,举行歌会,大唱“大喝”和“小喝”,并把这一天作为畲族传统佳节“四月八”歌王节。同时这一天又是畲家耕牛过节,为酬谢耕牛一年辛苦劳作,“严禁鞭打以定牛魂”,还专供好草料和家酿最好的牛酒给牛吃喝,牧童一遍一遍地大声唱“牛歌”:牛角生来扁扁势,身凳橡上负着千斤犁,水牛做饭给人食,四月初八歇一时,由此又称“牛歇节”。瑞云“四月八”牛歇节已收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5月16日,“四月八”牛歇节歌会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瑞云位于鼎霞交界处,是硖门畲族乡唯一的民族村,全村辖有18个自然村,413户1752人,其中畲族人口占60%以上。瑞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致力发展状大村级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全村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共投资260多万元,辅设了通往硖门集镇6公里的水泥路;建成了中心村自来水工程;新建了瑞云民族寄宿制小学和村委办公大楼及敬老院;开通了程控电话,安装了有线电视,通讯信号覆盖全村;大力实施造福工程,建立了葫芦墩等3个人口较为集中新村,居住100多户600多人,使原有72个自然村减少到如今的18个。该村以种植水稻、茶叶、百合为主,百合是瑞云的一大特产,几年来,该村不断做好百合品种的优化、引种和推广工作,打造瑞云百合品牌,带动了群众的增收。
侗族节日九寨侗族人民管四月八为牛王节。牛王节,侗语叫“脱生尼”,意为“牛的生日”,又叫“牛王会”,侗语,意为“为牛生日会餐”。这一天各家的妇女都在家里为牛煮白米饭,炒油茶,条件好的还要煮鸡蛋供牛食用,以示在春耕大忙之前,人们对它的深情慰问和热情奖赏。中午吃会散席后,人们到家里,袖子一挽,手插木盆,试试盆里的米饭油茶烫不烫手,然后端起木盆、带着鸡蛋烤酒到牛圈去,叫牛饱饱的享用。这时候,主人往往要抱着牛头亲爱抚慰一番,说:“牛呃,你是我家的财,你是我家的宝,一年到头,害你辛苦,你就好好的吃,好好的喝吧。愿你无灾无难,无怪无瘟跟我展劲干活,换来个五谷丰登,百般兴旺,待到来年,我再来好好招待你。”这时,牛好象懂人性,它伸伸舌头来舔人,眯眯眼睛向人笑。牛吃饱了,在一旁的娃崽就拉它出去吃嫩草,冲洗身上、梳理毛发。梳洗是很认真的,谁家的牛身上不干净,毛发不光亮,人们就鄙视他家,说他人懒。牛出去后,主人就清理牛圈,然后垫上干燥蓬松的稻草或茅草,让牛舒舒爽爽度过自己的节日。过牛王节,不准放牛打架,更不准宰牛吃肉,也不准牛劳动。总之,牛王节这天,就是雷公下地,也难动它的半根毫毛。家主们在这一天要陪伴牛过生日,牛拉回圈后,他们在牛圈边转来转去,修修补补,生怕不周到,对不住自己痛爱的耕牛;有的就牵牛出外,游山吃鲜草,享受山水自然之乐。这一天,人们还要观测天气,预测年成。更希望是个太阳天,一来好为牛收拾,使它节日欢畅愉快,养精蓄锐,迎接梨耙;二来这还是预示年成可望丰收。本来立夏那天对于年成好坏已略知一二,农谚说:“立夏要下,立夏不下,梨耙高挂”。真的,据说这一天对农民、对人间来说,关系重大。如果这一天真的是艳阳高照,那人们兴奋得其乐无穷,甚至会认为这就是牛王爷爷圣威显灵,降给人间的吉祥,于是全村男女老少都陶醉在狂欢的节日气氛中。
布依族节日“四月八”即农历的四月初八。这是布依族纪念耕牛的节日,在罗甸等地叫“牛王节”,镇宁扁担山一带称为“牧童节”,安龙、兴义地区则称“开秧节”。这天家家要吃“牛王粑”和糯米饭,并用糯米饭或糯米粑喂斗。在贵州外镇宁地区,还要给小孩一只蒸熟的公鸡,由大人带小孩去河边洗澡,抓小鱼、吃鸡肉、晒太阳。
贵州有好几个地区和好几个少数民族都过这个节日,以贵阳最隆重。每到这天,各地的苗族、布依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贵阳市中心的喷水池、黄平的飞云崖或其他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