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在前还是三国在前?

如题所述

隋朝(581年—619年)在三国之前。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要比隋朝早很多。

大象元年(579年),周宣帝暴卒,年仅7岁的周静帝即位,杨坚以外祖父的身份受命入朝摄政,都督内外军政事宜,从此,掌握了北周军政大权。

随后不久,即为左大丞相,文武百官无不听其号令。掌握朝野后,杨坚为了收买人心,笼络亲党,下令废除了周宣帝时的苛刑酷政,提倡节俭,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接着,他大杀北周王室诸侯,铲除各支反对势力,为自己登上皇帝宝座铺平了道路。

公元581年2月,杨坚迫使周静帝将帝位让出,自立为帝,建立隋朝,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史称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灭掉陈朝,完成了创立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扩展资料:

杨坚建立隋朝后。为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从政治、经济、军事几方面人手,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隋文帝杨坚分封有功之臣,并对官员制度进行了改革。设立三公,三师,和三省六部等基本框架。把自己的五个儿子都封了王,派到重要城市去镇守。

任命高颖为左丞相。把原宇文家族全部杀光。高颖推荐苏威有才,隋文帝就任命苏威为尚书。封独孤氏为皇后。许多元老都避让退休了。杨家政权得到稳固。

从581年到588年,隋文帝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一方面改革法律,废除了许多严刑峻法,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减轻农民负担,逐渐国力大增。

和南朝陈采取和好的措施,几年相安无战事。任人唯贤,知人善用。抑制外戚势力发展。等待条件成熟,暗中准备,统一中国的大谋略。

公元589年,高颖、杨素、杨广、韩擒虎、贺若弼等多路大军,从水旱两路进攻南陈。此时的南陈毫无准备。南陈主陈叔宝贪图安逸享乐,胸无大志。

当隋军攻破南京,搜索宫廷时,发现那封告急信丢在陈后主的床底下还没有拆开。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在一口枯井内,被隋军搜出来,做了俘虏。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西北突厥也归降。隋文帝真正统一了中国。中国进入一段和平发展时期。

隋文帝非常勤奋,治国有方。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短短20多年的时间,人口锐增,全国人口达到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

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380万户。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唐天宝十四年已垦田地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之差距可以想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05
三国后是西晋,然后东晋,东晋后是南北朝,隋属于北朝。
所以三国在前。
例外告诉你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隋一开始叫“随”,因为杨坚以前的封地是“随”,他也被称为“随王”。只是隋朝开国的时候有大臣说“随”有“走,不宁”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吉祥,因此杨坚就取“隋”,但终究未能幸免于“不宁”,太过与短命了。
第2个回答  2012-08-09
三国分为魏蜀吴:
  魏 220-26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高祖文皇帝曹丕 曹奂
  蜀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刘禅
  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孙皓

 西晋266-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晋惠帝司马衷
  东晋318-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晋安帝司马德宗
  十六国 304-439 :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另有西燕、冉魏等不入十六国的国家
  南北朝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刘准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萧宝融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萧方智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陈叔宝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94年迁都洛阳)洛阳 河南洛阳 魏道武帝拓跋珪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长安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2
这是王朝顺序的顺口溜,记记吧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8-08
告诉你,三国在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