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作为一个终身没回西汉的叛徒,有何魅力让司马迁那么拼命地为其求情?

司马迁为何要为一个叛徒求情?

李陵战败被俘,汉武帝愤怒,司马迁为他求情是觉得他投降匈奴人是迫不得已的。是缓兵之计,最后李陵还会找机会回来报效汉朝庭的。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官,是《史记》的作者,为人正直,他写的史书务求记录下最真实事件,不弄虚作假,不阿谀奉承,不为当朝皇帝歌功颂德。

作为当朝官员,他了解李陵为人,和他的被俘经过。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也是一名猛将。当时汉武帝重用他宫里李美人的兄弟李广利,任命李广利为主将讨伐匈奴,李陵是李广利的手下,负责押运物资,李广利只派了五千人给李陵,李陵建功立业心切,就带着这五千多人深入匈奴腹地,与三万匈奴兵作战,他和匈奴人战了八天八夜,没有等来汉朝的援兵 最终寡不敌众,突围时被俘。

李陵被俘之后,汉武帝非常愤怒,他认为李陵只能战死不能被俘,被俘就是背叛朝庭,满朝文武官员都不敢为李陵说句话,只有司马迁说了几句公道话,他认为李陵以五千士兵与三万匈奴兵作战,能战八天已经是尽了全力,汉朝又没有援军支援,战败也情有可原,李陵不会真的投降匈奴人的。汉武帝却被愤怒冲昏头脑,迁怒于司马迁,给了他耻辱的宫刑。 

司马迁和李陵没有私交,为他求情只是出于一个史官的良知,明知道会触怒汉武帝却依旧仗义执言,因为司马迁品格的高尚才能写出伟大的史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7
因为司马迁看得明白。明明都不是李陵的错,为汉朝鞍前马后,鞠躬尽瘁,但苦于孤立无援。
据《汉书》记载,李陵曾经对苏武说,自己最初的想法很单纯,想要暂忍一时之辱,诈降匈奴,以后有机会再领兵报仇。
然而,亲人的悲惨离世,成了李陵心中永远的伤痛,于是诈降成了真降,李陵与西汉王朝的仇怨,永不可解。
第2个回答  2019-10-21
虽然汉武帝因为李陵战败被俘感到非常愤怒,但司马迁始终相信李陵为人,此举应该是迫于无奈,只要找到时机,他便会领兵报仇雪恨。可汉武帝不肯相信,还诛杀他全家,最终导致李陵从诈降变真降。
第3个回答  2019-10-17
司马迁了解李陵,李陵是诈降,所以,司马迁无论如何都要为李陵求情。
第4个回答  2019-10-17
司马迁维护的不是李陵,而是他心中的不平,面对汉武帝的残忍,勇敢的抗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