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知否》时有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

如题所述

1.祖母发话时,盛老爹惊起,一旁的五姑娘也跟着站起,说明盛家家教森严

2.明兰了解盛老爹的脾性,犹如抓住了“命门”

3.墨兰再一次一语成谶

4.我当初追剧时就很喜欢这段台词的演绎,赵丽颖把明兰内心对墨兰的不甘以及脸上伤口的疼痛,都通过这句台词表达了出来。“我心里过不去”语气很到位,让我一听就知道明兰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带着气儿的,牵扯着脸上伤口都疼了。

16-盛明兰cut

7-15集

1.祖母言谈读书广

“今晚脱了鞋和袜,未审明朝穿不穿。”这句话出自《金瓶梅词话》,意思是说今天晚上脱掉鞋和袜,上床休息,不知道明天早上能否醒来,依旧穿上脱掉的鞋和袜。比喻生死无常,世事难料,过了今天,不知明天如何。

《金瓶梅词话》第九回:王婆道:“都头却怎的这般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晚脱了鞋和袜,未审明朝穿不穿。谁人保得常没事?”书
后将“未审”二字演变为“不知”。
祖母在与孔嬷嬷对话中引用书中的话,可见她平时好读书,涉猎广。

2.大郎话术值品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郎
大郎的这段话有两个关键词:外室、歌技。

他用迂回的表达方式把这件事告知了顾爹,让人听了只会更加生气,顾大的话术真是高啊。

3.明兰聪慧点滴现

①姨妈和明兰谈及小蝶一事,明兰的分析逻辑清楚、有条理,思考周全。

②墨兰如兰发生争吵,明兰以“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道理去劝说两位姐姐。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以上两点足见明兰是一个聪慧有头脑的姑娘。

4.墨兰一语成预言

本是墨兰说如兰的风凉话,没想到这句落到了自己身上,一语成谶。

盛老爹捉奸

1-6集

剧情中至少有三处透露了人物所处的大环境:

其一,对话中提到了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它是中原与北方的重要屏障,具有比较重要的战略价值。
其二,仲怀与则成从小志在建功立业,收复边疆。

938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自宋太祖赵匡胤,宋朝一直想收复燕云,并为此发动过战争。
直到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
其三,学究课上元若谈起对“三苏”《六国论》的见解,“三苏”即苏洵、苏辙、苏轼。

元若引用“三苏”的《六国论》,说明当时苏氏父子已入仕成名。

1056年,苏洵带苏轼、苏辙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小试官是梅尧年。欧阳修很赞赏苏洵的《权书》等文章,向朝廷推荐他,公卿士大夫也争相传诵,苏洵一时名声大盛。苏洵的《六国论》即是《权书》中的一章。苏轼、苏辙也分别写过《六国论》。

苏洵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直指北宋“澶渊之盟”以金钱买边界和平等做法。

苏辙的《六国论》论证了当下的“天下之势”,提出了“自安之计”。他认为天下之势是秦与六国争天下,关键在于韩、魏之郊野,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山东诸国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

苏轼的《六国论》是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指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从这三处台词,我们可以得知,即使朝代架空,不作为历史剧呈现,剧中人物是生活在一个比较富裕、文人志士倍出的时期。这也与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创作思想达成了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30
顾廷烨数次救盛明兰于水火之中,明兰送皇帝遗诏被官兵追杀时,顾廷烨挺身相救。当顾廷烨问她如何报答自己的时候,明兰直言:“以命相酬——这世上能让我以命相酬的人不多,我小娘是一个,我祖母是一个,顾二叔,你是第三个。”

明兰一生豁出去三次,一为小娘,一为祖母,一为顾廷烨。母亲去世多年她依旧未曾忘记查出母亲当年离去的真实原因,以计惩处林噙霜,让其真面目得以显现,是为母亲。对弈康姨娘,怒斥生父,是为祖母。冒着违制和天子之怒彻夜敲登闻鼓,护住庭院孩子,是为顾廷烨。明兰直言的让她以命相酬的三人,她都兑现了。
第2个回答  2020-04-30
重看知否第一个细节就是不断出现的陷阱让人防不胜防,第二个就是男主角对女主角一些爱的小细节,比如默默送她回家等。
第3个回答  2020-04-30
明兰生孩子差点遇害的细节
明兰祖母昏迷,明兰陪伴,祖母醒的那一刻
明兰被大夫人陷害,奸人想上门抓明兰,侯爷突然从前线回来救场的时刻
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
第4个回答  2020-04-30
人生都是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只要看平淡了,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重看知否里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看起来没有第1次看的时候那么执着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