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从小事操纵人心的本质?

如题所述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的行为大多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的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人的心理藏于内心深处,如果本人不愿流露。很难把握。但心理总要通过一定的迹象外现出来,“寓于内心必形之于外”,而人的行为就是心理迹象之一。为此,从现象发现本质,从行为观察心理,就成为一条重要途径。

作为人都具有一定的预感,而这种预感都是从细微之处开始体验到的,即使是动物们也有着预测灾难的本领。例如,鹳鸟能够预测洪水的到来,所以为了安全,鹳鸟把它的巢迁移到了城门旁边墓门的石碑上来。但洪水冲倒了石碑,鹳鸟还是无家可归,这使它又感到危险了,这可能因为它考虑得不够长远。

唐德宗时,潘炎为翰林学士,享受的恩宠非同寻常。有个京兆尹要拜会播炎,但没有见到潘炎,就贿赂给看门人3000细绢。潘炎的妻子知道了这件事,对丈夫说:“同为臣子,而京兆尹为了见你一面,竟给看门人3000细绢,可知你的处境很危险了。”于是力劝丈夫辞职了,这样,潘炎终于躲过了后来的危险。宋朝人陈权在一次朝会上,偶然发现了蔡京。只见蔡京眼睛盯着太阳,很久很久。眼睛都不眨一下。为此,他总是对人说:“以蔡京这种精神状态,以后肯定能够升为显贵。但他日空一切,居然敢于和太阳为敌,恐怕得志之后,要独断专横,肆意妄为,心中没有君主。”后来,他做了谏官,就不断地攻击蔡京。只是因为蔡京的真面目还没暴露,人们都说陈权有些过分。而陈权则常常用“射人先射马,擒贼先王”的诗句自励,愈攻愈激烈。后来事实证明,蔡京真的像陈权说的那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