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纬的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8-10
1.【作者】:(明)孙瑴 辑;(清)钱熙祚附注; 2. (一)《孝经》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在十三经中,《孝经》可算是一部文字最短而又聚讼最多,内容浅显而又影响较大的儒家经典了。2000年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庶民百姓,于《孝经》备加尊崇,广为习诵,《孝经》对中国的古代教育影响巨大。从内容上来看,《孝经》文字晓白,通俗易懂,没有什么诘屈聱牙之处,但是,围绕着这部文字不足2000的著作作者、成书年代等问题,却打了上千年的笔墨官司,几乎成了一桩学术公案。
  关于《孝经》的作者问题,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1.孔子说。此说始见于汉代学者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实本于刘歆《七略》)中:"《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其后郑玄的《六艺论》,东汉的纬书《孝经纬钩命诀》等都持此说,《援神契》则更为肯定地说:"孔子制作《孝经》,使七十二子向北辰磬折。"其实,这种说法的错误显而易见,不待辩而明。第一,《孝经》中称曾参为曾子,若孔子作《孝经》,不可能称自己的学生曾参为曾子。第二,《孝经》明显吸收了《左传》《孟子》《荀子》中的思想。第三,《孝经》论孝,与《论语》有所不同,甚至还有矛盾的地方。所以,到了中古以后,主张此说的逐渐少了,此说已被基本否定了。
  2.曾子说。此说最早可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此说于司马迁当世似无多大影响,至两晋时期方逐渐被人重视。如陶潜在《五孝传》中说:"至德要道,莫不于孝,是以曾参受而书之。游、夏之徒,常谘禀焉。"此说也有令人怀疑的地方。第一,曾参不可能自称为"曾子"。第二,《礼记》和《大戴礼记》中的曾参论孝诸事与《孝经》多有抵牿矛盾之处。如《孝经》主张"父有争子",认为子盲目遵从父之不义之令未可妄而谓之孝,而《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上》则说:"父母之行,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已。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争辩。争辩者,乱之所由兴也。"第三,《孝经》中存有《荀子》《孟子》的痕迹,孟荀皆在曾参之后,曾参是不可能看到孟荀著作的。
  3.曾子门人说。此说始见于宋人胡寅。朱彝尊《经义考》卷二二二引其说云:"《孝经》非曾子所自为也,曾子问孝于仲尼,退而与门弟子言之,门弟子类而成书。"同书同卷又引晁公武说云:"今首章云'仲尼居'则非孔子所著矣,当是曾子弟子所为书"。朱熹于《孝经刊误》中也说:"《孝经》,夫子、曾子问答之言,而曾子门人记之"。这种说法比较容易说通,"曾子门人"可以说是一传弟子,也可以说是再传弟子,这样,时间也便可以延至战国后期。但是,胡寅、朱熹等人所倡此说并无多少真凭实据,只是依据想象而得的推断之词。
  另外,还有"子思说"、"孔子门人说"、"孟子门人说"、"齐鲁问儒者说"和"汉儒说"等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驴列。
  据今人杨伯峻考证,《孝经》的成书年代大致在《吕氏春秋》之前,而又在《孟子》《荀子》二书流行之后。杨伯峻认为:"孟轲约死于公元前285年,荀况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秦始皇即位前后不久,吕不韦集门客著书前,《吕氏春秋》著书开始于公元前240年,成于公元前239年,仅历二年而成,可见门客之多,抄撮之速,《孝经》自亦在取材之中。《孝经》之作,当在公元前三世纪期间"。胡平生则依据《儒家者言》、《公羊昭公十九年传》、《札记·祭义》、《札记·檀弓》、《吕氏春秋·孝行览》等材料,画出了一张学术师承"对照表"。
  胡平生认为,上表"假如能够成立,乐正子春的弟子所处的时代当与孟子相合。根据乐正子春与《孝经》的关系,其师承与《孝经》所记孔子、曾子言论的吻合,其时代与《孝经》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的吻合,我们推断《孝经》是战国晚期乐正子春的弟子(或者是再传弟子)记录、阐述师说的著作"。这种说法大体上是可信的。
第2个回答  2012-08-21
黄奭 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