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一词的由来?

如题所述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简介:

月饼,或叫中秋饼,是东亚各地的中秋节食品,越南称为饼中秋(Bánh trung thu)。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月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也流传到民间,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月饼最初为形如满月的饼,外观为圆形,表示团圆之意,后来也有方形或其他形状。中秋节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7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