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阅读理解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边睡着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
2、指出作者记叙的顺序
3、选文第一段用了7个“陪”,能否将其简化为“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为什么?
4、作者写鲁迅的夫人和儿子海婴睡觉的原因是什么 ?
5、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如果你所在的班级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你会向大家推荐鲁迅的哪一部作品?为什么?

概括《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以及表现鲁迅先生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答:这篇文章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其中主要讲了七件事:1、开头描写鲁迅先生笑声明朗,表现出他平日里为人开朗乐观。2、写鲁迅先生接人待客时的行为做法与态度。表现他谦逊礼貌地精神品质。3、通过侧面描写海婴与夫人许先生,烘托了鲁迅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4、对待青年人写字潦草这一点,他本身是“深恶痛绝”的,这恰好说明了他对待教育方面认真负责,不容许随意敷衍了事的尽心尽责态度。5、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挤出时间作陪,直到客人离去才继续工作。这表现了他为人热情好客,且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6、对待海婴,鲁迅先生表示不随意抹杀孩子的意见。这表现了他作为父亲尊重孩子,是非分明的一面。7、生病仍旧坚持工作,表现鲁迅先生为了中国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马革裹尸的献身精神与认真负责的可贵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21
买本完全解读不就得咯
第2个回答  2018-03-18
鲁迅代课鲁迅工作鲁迅睡觉
第3个回答  2012-08-24
我觉得顽石的回答很好!顶!!!!!!!!!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1.鲁迅先生不得不花大把时间陪客人;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写作到清晨家人都起床了才上床休息;家人为让鲁迅先生休息好会很小心不打扰他。
2.以鲁迅先生的作息时间为记叙顺序。
3。不能简化,连用“7个陪会”起到强化感情色彩的作用,给人以更深的意境,使读者对鲁迅先生花大把时间专心陪客人产生更强烈的反响。
4.这里起到对比的作用,以此反衬鲁迅先生因为陪客人不得不把工作时间调到后半夜到清晨,同时也起到表达鲁迅先生的敬业与辛苦;
5。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以及对鲁迅先生辛苦写作的同情。
6。推荐《呐喊》吧!这是鲁迅早期的重要著作,是鲁迅的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里面收有《阿Q正传》等经典之作,成功刻画了当时社会那一代人的形象,以至于出版后很多人都以为鲁迅是在谩骂自己。此外,《<呐喊>序》更是记录了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导出了自己惬意从文的缘由。即:凡是愚弱的国民,不管体格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都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因此,中国社会最需要的兴起文艺,唤起中国人民的觉醒!!

以上回答不妥之处,敬请指教!

参考资料:原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