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为什么故意读错“敏”字?背后是古代避讳文化的发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9

很多人第一次读《红楼梦》读到贾雨村夸赞林黛玉聪明,读书读到“敏”字都要读成“密”,书写时也会减一两笔,都不明白是为什么。其实这里就涉及到我国古代非常特殊的一种文化: 避讳文化。

避讳文化,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可考证的文献可追溯至周朝鲁桓公给太子的命名。在 历史 的发展中,避讳的含义从字面上对于祖辈在天之灵与其他神明的敬畏之情,逐渐变为封建统治者对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巩固。

在经历过公认讳制繁琐严密的唐、宋两代,元、明一定程度上放低了对避讳的要求,但是涉及到具体文书,避讳之前朝有过而无不及,以至严酷的文字狱悄然兴起。

文字狱古已有之,历朝历代屡见不鲜,而明清梁朝最常见也最为残酷。明朝实例最多的就是洪武一朝,人们对于朱元璋对“秃头”、“和尚”等词的忌讳津津乐道,却遗忘了这些荒谬不经的避讳背后的血腥与杀戮。

而清雍正一朝,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便令进士及第的大臣丢了性命。我们便来谈谈避讳文化和它的影响。

避讳指的是在古代书写和阅读某些特定字词时需要去一两笔,或者以相近读音代替的一种特殊文化,具体包括国讳、家讳和委婉语等。

1.国讳

国讳主要指的是君主名讳,对于帝王的名字、乃至封号避讳本质上是对皇权的至高无上尊崇。

爱看古装剧的人大多数应该都听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户部其实一开始叫 民部 ,而唐朝避李世民的名讳才改为 户部 ,并沿用至今;此外, 观音原名“观世音” ,也是为了李世民的“世”字去掉了。

类似为了避讳皇帝姓名更改地名、官名的案例很多。

最夸张的案例出现在晋朝:晋武帝司马炎建国后,追封父亲司马昭为文帝。为了避讳司马昭的名字,特意将王昭君改称为王明君。为了并非皇帝的父亲更改古人的名讳,也颇为滑稽。

一朝百姓要避讳本朝历代皇帝,尤其当皇帝名讳是常见字时,就更麻烦了。因此明朝朱元璋建国后除了规定子孙的辈分外,还要求名字必须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这样固然使他的后代起名极为不便,甚至被迫造字,但对百姓来说无疑是受益的。

此外,令人意外的是,清朝文字狱频发,但是对于国讳避讳并不是十分严格。

清代建立之初,顺治皇帝的汉名福临也一直都不避, “玄”字 在康熙初年也不避,著于康熙年间的小说《新说生花梦奇传》以康熙朝为背景,却时常有 “炫”字 出现,可见一斑。

《红楼梦》各个抄本的变迁更具有说明意义:己卯本、庚辰本改“宁”为“寕”,可视为避讳道光皇帝之名旻宁, 戚序本和程高本对于国讳严格避讳,则是由于抄录之人高鹗、戚蓼生均为当朝官吏,程伟元功名无考但也出身封建士大夫家庭。

在这种背景下,是否避讳被上升到了对于皇帝的忠诚问题,不得不谨小慎微。而民间的抄本多流传于底层人民,作者不避讳抄录的人自然也不会注意。

2.家讳与乳名(小名)的使用

古人的姓名,尤其是女子的姓名一般不会告知外人,所以婚礼六礼中就有问名礼,其内涵就是只有父兄、夫婿可以称呼女子的名字。

家讳一般指的是奴婢避主子讳。丫鬟红玉为了避讳宝玉和黛玉名讳改名小红。丫鬟香菱因为提到了桂花冲撞了主母金桂之名挨骂,这都是家讳的表现。

同时可以从书中看出,贾家的家讳避讳也并不严格,如小红改名之后“红玉”之名还不时被提起,有时甚至是在宝玉面前。而奴婢称呼男性主人也会直接提到名字,如“琏二爷”、“珠大爷”、“宝二爷”等,人后人前均有,这与传统的避讳礼制不合,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 社会 情况。

而贾雨村身为黛玉私塾之师起初却不解她避母讳则说明他并没有问过林府名讳,从侧面反映当时 “登门而问讳 ”的传统已逐渐淡化。

在家讳中另一个现象就是乳名的使用。乳名来源已久,在春秋战国即出现“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现象,这里的“名”指的即是小名、乳名。唐朝出现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末世有官名、小名之别。”

《红楼梦》中大量乳名的出现说明通过乳名避讳名讳的现象在清朝依旧常见。如“乳名唤作英莲”(第一回)、“乳名黛玉”(第二回)、“乳名宝钗”(第四回),说明出场的女性角色的称呼都是乳名,以此避讳。

而两个例外分别是王熙凤和李纨,一个是“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第二回),一个是曾入族学读书故取学名。而贾宝玉梦游太虚仙境大喊“可卿救我”。秦可卿纳闷他为何知道自己的乳名,也反映了 “妇讳不出门” 的礼俗。

3.委婉语(禁忌语)

古人对于一些话题十分避讳,譬如死亡等,这些话题在今天某些地方还会用“老掉了”、“走了”等说法代替,这就是委婉语或者说禁忌语的体现。

古代就更加常见,如称人死亡,针对对象的身份不同有“宾天”、“觉大限”、“捐馆”、“寿终”等多种委婉说法。而对于殡葬类禁忌语,丧事称为“白事”,棺材是“板”、“寿木”等等。

综合来看委婉语的主要感情色彩有三种: 趋吉避凶,去俗求雅和礼貌取悦 。趋吉避凶的委婉语主要有上述所提到关于死亡以及疾病、鬼神、灾害等等。

前两者主要是考虑听众的感受,避免强烈的刺激,而后两者则是避讳文化发展之初就具有的功能,人们认为对于一些超自然的现象或者令人恐惧的灾害通过抽象的代称能避免为己招来灾祸。如以“走水”代表发生火灾,以“动过家”表示抄家。

去俗求雅的委婉语则大量关于厕所、大小便,怀孕,分娩及性行为,其中尤以性行为为甚。在含蓄委婉的中国文化中性行为被视为令人羞耻的事,是必须要避讳的。

1.彰显尊重

避讳的缘起就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神灵的尊重。古人认为去世的祖辈得道成仙,故而不能直呼其名。所以避讳起初是只避死者,不避生者。随着 历史 发展,这种对父辈的敬重渐渐保留下来,变成了对祖辈名讳的敬重,不论是否在世,都不宜取相同或者同音的字。

除了祖辈的名讳,还有 先贤 如孔子、孟子乃至周公等,往往在取名时不能涉及,这都是是古人表达尊重的一种方式。

2.彰显皇权

从秦始皇继位改称皇帝后,皇权至高无上的凸显便出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朕本是古人常用的自称,在秦始皇后却变成天子专用的自称。而孤也渐渐变成王爵等专用称呼。皇帝出行的车驾等都用专门的称呼。天子去世曰崩,王侯曰薨,百姓只能成为卒。

这种皇权的彰显还有一种特殊含义:皇帝为了笼络百姓,往往自称神灵在世,出生往往伴随异象,他们的名讳也和神灵一样,不能直呼。

如雍正本名胤禛,他继位后便令兄弟们改辈分为允。同辈兄弟间本无需避讳,这里便将家讳上升为国讳,为的是体现他有别于其他兄弟的身份。包括他赐怡亲王胤祥不必改名的特权,也是皇权的一种彰显。

3.统治者禁止谈论的话题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统治者为了禁止某些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话题。

如明初避讳繁多、文字狱层出不就与明太祖朱元璋从前的经历相关。朱元璋出身低微,称帝后不愿别人提及过去。再加之他识字不多,好猜疑便时常对文人和朝臣笔下文章挑刺。

朱元璋极其反感后宫题材的诗歌,著名诗人高启就因写下了“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惨遭腰斩,马皇后出自民间,没有裹足,元宵节京城里有人就做了灯谜:画一个妇女,光脚抱着一个西瓜。谜底就叫淮(怀)西女人好大脚。而朱元璋看到后勃然大怒,竟然将通街的百姓全都杀掉。

到了清朝,由于关外入住的统治者天然的自卑心态以及民间反清复明的浪潮兴起,清朝皇帝对于明、清乃至民族文化相关的话题都讳莫如深。

从顺治朝,因为 “将明之才” 被斩首的张晋彦,到康熙朝编写明朝相关的《南山集》导致三百多人下狱,乃至雍正朝“南斗送我南,北斗送我北”被理解为民族对立,“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本是歌颂黑色牡丹,却被解释为清朝统治者抢了大明朱家的天下,可以说 避讳愈发严格 ,理解也逐渐扭曲。而这都与特定时期统治者的特殊经历相关。

避讳无疑给民间的正常生活、官方的文字记录带来了各种不便。而因为种种原因,避讳造成的文字狱使得官场的氛围愈发压抑,同时也阻塞了官员进谏的言路,人才无法得以举荐选拔,官场更加黑暗。

对于文人诗赋内容和字眼的过分要求使得文人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台阁体诗赋侵占文坛,这不仅导致了文化史的倒退, 文坛风向标的转变 也代表着 从元末明初诗歌文化发展繁荣时期的终结

诗歌诞生之初便如影相随的隐喻和象征的意义在文字狱的威胁下逐渐消失,而由于避讳不得不回避的字眼则对诗歌的表达起到了极大不利的影响。

对文人和士子的摧残和迫害不仅使一部分人丢失了文人的清高与傲骨,转而做起官场投机,还使得一部分人远离文坛和朝野,造成了明清两朝人才的匮乏。对文人思想的控制也催生了八股文。

避讳文化的诞生是源于人们对先辈神灵朴素的敬仰,是古代人之间一种特殊的理解,然而随着发展却逐渐变成统治者彰显权力、禁锢思想的工具,甚至引发了多起血案,这样的转化,不由引人叹息。

参考文献

《周礼》

《小名录》

《红楼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