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古文翻译题?特别是实词

如题所述

  对于楼上的回答,我的理解是没有抓住“怎样”的问题,因此我的想法是,也不会对大家有多少实质的帮助。
  下面我就从“怎样”入手,如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心足矣。

  测试形式

  高考中文言实词的测试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判断加点词解释的正误,有单字和双字之分;一种是判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只有双字形式。

  解题方法

  一、联系教材
  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用法大部分在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联系教材解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掌握教材中的常用文言实词是做好古文翻译的前提条件,不要指望什么方法能替代这一点,切记。

  二、词义推断
  在语境中推断实词词义,所谓语境分析法,也就是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如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第4题D选项的“盍趣降”的“趣”,此句前一句是花云“贼非吾主敌”的喊骂,结合句子的反问语气,不难推断出这里的“趣”不应当是“归顺”的意思,应该解释为“赶快”。
  此外,我们还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这种方法叫做联想推断法。例如考查“乱而继迁薄我”的“薄”字,“薄”字在古汉语有“轻视”“迫近”“稀薄”“少”等多个含义,如果能够联想到《陈情表》中的“日薄西山”以及初中《岳阳楼记》中的“薄暮冥冥”,很容易推断出“迫近”这个意思。

  三、分析语法特点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应该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例:甃以石,行旅便之。行旅:行走旅游。
  例:自放驴,取樵吹爨。樵:打柴。“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是名词解释成动词“打柴”错误。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例:善才绳之。绳:捆绑。“绳”是名词,用在“之”字前,要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捆绑”正确。
  例:立谓所亲曰。亲:亲属。“亲”字用在“所”字后,是动词用法,解释为“亲属”错误。
  例:不意乃在朝列。意:意愿。副词不能修饰名词,“意”应是动词“料想”。
  例:凡吏于土者。吏:官吏。名词和介宾短语搭配,要活用作动词,“吏”应是动词“做官”。
  例: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东:向东。方位词“东”用在“而”后,活用作动词“向东”。
  (3).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指第一个字。
  例: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雨雪”是两个名词连用,“雨”活用作动词,“雨雪”即“下雪”。

  四、利用构词特点
  古汉语中不少词语是由并列成分构成的,意思或相近或相反,利用这种构词特点也可以正确地解答试题。
  例:每读书至治乱得失。治:主管。“治乱得失”是由两个相反意思的词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其中“得”与“失”相对,那么“治”与“乱”也该相对,由此推出“治”应该是形容词,解释为动词“主管”错误。
  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搀扶。“扶”与“将”是同义复词,都是“搀扶”之意,解释正确。
  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出去。“出入”在句中是偏义复词,“出”是衬字,无意义,解释为“出去”错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16
老实话古文的一般难点在虚词,因为含义多结构复杂。
实词就要靠积累了。把课本上出现的实词含义大致会已经够用。
技巧很多老师会讲:
比如踩分点,不会的词照搬但是整个译句通顺完整来踩分,成语的翻译方法,之类的。。

应付考试中的文言文,课本上的知识绰绰有余,请你相信这一点!!!如果你想完全通达那就是不只在课本咯,文言文也是有语感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16
你只要直译就好了。实词的话你还是要把最基本的实词注解掌握好,比如:“涯''是边际的意思。"知"通智是智谋的意思。“易” 是更改的意思。。。这些基本的掌握好不难,把书上的注解都背会就OK 。 做题,考试很多都可以套用的。 举个例子哈~ 孔,孟之论,未尝异也,而天下卒无有及者。译文:孔子,孟子的言论,没有标新立异,但是天下始终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们。异不能单纯的翻译为不同,而要视原文而定---翻译为标新立异,而 是个连词,翻译为但是,不是而且,卒译为始终,而不是死去的意思,及指赶得上,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下次再做题你就有印象了。。。不过我觉得古文翻译难的是虚词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