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见你一面,但唯有你也想见我,这见面才有意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1. 眼看朋友一个个远去,却无能为力该怎么办?

最近有个女生辗转找到我,说出了关于友情的困惑,希望能得到些安慰。

我之所以把它贴出来,是因为刚好多多少少思考过这个问题。

她大概情况:26岁、工作几年了,还没有小家庭。朋友大多有情况类似的,个别已经成了家。

我问,你感觉到别人的心离你越来越远了,自己主动跟人亲近过吗?有过什么行动去挽回?进入社会后有没有认识新朋友?

她说,没有,担心无论做什么都没有用。好像眼睁睁看着一辆渐渐远去的火车,无论你怎么追赶,终究它还是远去了,很难过,却又无可奈何。

这种感受并不是她一个人独有的。这种失落工作过几年的人谁能没有过呢?

开始因为忙,不知不觉疏忽了。恍然回头发现,朋友去了哪里?再然后会慢慢习惯,原来我们在这样一直迎来送往。

大多数人只能是人生某段旅途上的伴,车到站轻轻说声再见,更甚者来不及说再见就消失在了滚滚人潮中。

你记得也好,忘记也罢,我们能做的是,珍惜眼前的事和人,对远去的好好说再见,并在心底留下温馨的记忆。

即使时光匆匆,物是人非,那份属于你的记忆除了老年痴呆症谁也夺不走它。

挂上电话时,她说,谢谢你,我好多了。

我知道自己并没有做多少,她需要的不过是陌生人的倾听和安慰。因为有些话不能对朋友说。你不能像我家五岁的孩子那样,对昨天还腻在一起的朋友说:你已经不是我好朋友了,从今天起你是我最不好的朋友。

最后我还是提醒那个女孩,如果你不想失去一份友情,最好告诉对方,让她明白你的心情。也许对方正和你一样呢。

人到中年,不如狗。

朋友联络感情也成了最奢侈的事,想再回到青葱岁月已然不能。

我问冰河同学,你会跟以前的朋友说:怎么不联系我,我们都疏远了。

他说,有病啊?不会。

我说,那你会难过吗?

他说,难过有啥用?

我说,那你为什么不主动联系朋友?

他说,没事联系什么?

我不像佛系青年冰河,可以做到你见我或者不见,我就在这里。我比他多一份焦躁不安,追根究底。

2017年,我频繁往返于南京、上海。但每次都匆匆来去,能见上面的朋友有,但有两个认识了十几年的,因为彼此忙,一直没见着。

那天,看她们又在群里商量去哪聚,我LOW出新境界,半开玩笑直言不讳问其中一个:为什么每次回南京,你都不约我见面。我不在时,天天看你们吆五喝六很high的样子?

摊开来说,会怎样?我没想过。

很感谢,她认真作答了。▼

你没说要回来。

我下班要回去看孩子。

你不是周末回来。

我觉得我们认识了这么久,彼此都了解了……

是的,我都理解,这就是我没有单独约,而只是在朋友圈发个动态的原因呐。

如果约了一个个,最后对每个人都是打扰岂不是尴尬?发朋友圈就相对舒适多了,看见的人会联系,走过路过的点个赞。

我想见你,不是非见你不可,只是希望,你也恰好想见我。否则,这见面岂不是负担?

那种相见却又不想单独提出来的心情,像极了西蒙·波娃给情人的信:

说完,并没有好过一点。反而觉得自己小气、幼稚、尴尬,无地自容:像极了邻居家的二傻子。

我问自己:你到底在干什么?朋友是情人吗?朋友需要随时恭候你?凭什么这么要求朋友?

非周末,人家下了班回家看孩子再合理不过。

再说长到这种年纪,这种话不是应该在心里,不能说出来的吗?

最终,一个旁观的朋友站说出来解围:你生气是因为心里在乎,你在乎我们的友情!

此话一出,火药味顿时没了,后来,我们几个很快见了一面。happy ending!

记得游完城南老门东,我看她推车带着孩子出来,带着水、奶粉、纸尿裤……

下午送她上出租车之后,我还是对她说出了一句话:我不应该那么要求你。

以后,我可能也不会再向别人说那样的话了。大抵我还是像以往那样,把她放在内心深处,偶尔做个甜蜜的梦,梦里有我们的过往。

然后发个信息告诉她,昨天梦到你了。或者再含蓄一些,发个朋友圈,昨天梦到了一个朋友。

3. 不管多亲近,也有不想被看到的样子

成人世界,很多时候,是没法摊开来的。

学生时代,跟小男生牵手了会告诉朋友,跟男朋友吵架了会告诉朋友。成家后,哪怕离婚这样的事,仿佛都不值得说出口。谁还会轻易把自己的小忧伤说给朋友听呢?

我们都到了不喜欢事事张扬的年纪。我们不敢表现脆弱,怕自己被别人看低,也怕打扰到对方。宁愿将心事埋在最深处,直到阳光重新照进心底,才敢站到人前,展示给朋友阳光的一面。

尼采说,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我越来越发现,我们每个沉寂的日子,可能是在自我疗伤。

大家问离婚的朋友,你怎么没告诉我们呢?

她说,我感觉自己恢复了,才有勇气说出来。

我们说,艰难的时刻,我们是想分担的。

她说,那时候我不想说给任何人听。

我们都没有说,你悲伤的时候,我们不在,还把我们当朋友吗?

当然还是朋友,只是就算是最亲密的家人、朋友,也有不想让他们看到的样子。

就像不久前看的韩剧《今生第一次》女主,一个实习编剧,有一晚被编导强暴未遂后,从小窝里逃出来。

想打电话给从小长到大的闺蜜,在要拨对方电话的那一刻,看到街边橱窗里自己的样子:睡衣、拖鞋,衣衫不整、头发凌乱。

她立刻放下了电话,决定一个人在隧道里漫无目的的走。走到哪呢,并不知道。然后就是不想让朋友看到自己当时的样子。

我们都有对脆弱的防御本能。我们相信有些路只有自己才能走得通,只要足够坚强,一咬牙就能走很远的路。

莫泊桑在《一生》里写道:

然而从心理学上,朋友是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这个在我们年轻,各方面都健康的时候还不觉得,到了老年,友情愈发珍贵。

这点在我爸爸身上就很明显。这两年他自我价值感不高,老觉得自己没用了,孩子都不需要他,刷不到存在感。

再加上中年一直在外面闯荡,无暇顾及旧日友人,知交半零落。一时孤独得不行。

秋天回老家待了一段,一群老战友找到他,其中有个老铁感慨找了他十来年,终于联络上,高兴得很。

这俩人曾经喝过酒,打过架,到东北贩过服装,到西北背过奶粉,到新疆喝过羊奶。聚会后,两人商议,以后一起出去旅游。

没多久,对方说徐州的表叔喊他带只羊腿去喝酒。他不想路上寂寞,邀请了我爸。于是,两个花甲老头背着一只山羊,坐着火车去了徐州。这画面,美得不敢想。

刚入冬,又有在上海的老朋友,辗转通过我找到他。还说让我带老爸找他外滩相聚,结果我还没抽出时间呢,老爸自己悄悄去了,临走拎了一桶鲫鱼送给了我妹。气死我了。

这半年,因为友情的缘故,眼见他存在感明显上升了一点。

老年女生的友情当然就更加火辣辣了。

有次雪后去紫金山采访,只见白雪之上,腊梅树下,几个阿姨撑着红伞,嬉笑着在互拍照片。我居然想起了《红楼梦》、大观园……

不由艳羡,到了那个年纪,我是否也能这样挽起昔日小姐妹的手,浪迹“天涯”,过最美夕阳红。

可是,朋友一般不会像我老爸的战友那样年老时,突然跳出来。难不成戴个老花镜现成去交友网站找嚒?

趁现在,多交朋友,到老了一起疯。或者,把这篇转给你滴老朋友,告诉她,你想她。吼吼~

说到这里安利一部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

以及卢熙京编剧新剧《世上最美丽的离别》。

四集短剧,TVN出品,豆瓣评分9.3。

我能给你的最好提醒是:找个无人的角落,准备好纸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