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筒的变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假如不是sunan293的提醒,前一阵子还没有注意到4号院子对面的邮筒已经悄然恢复成原来的模样了。

      网络及通讯工具的便捷让我们渐渐远离了写信。我都忘记了上一次我自己寄信是在什么时间了,最近的一次还是两年前在下班的路上顺便帮公司的财务部经理往邮箱里投一封公函。平日里我倒是要应付自己邮箱中大量的邮件,不过那都是些电子邮件了。

      想起苏州同里的大表姐,退休前就是在小镇的邮电局里上班。那时候,这份工作让她很是风光,全镇上下没有人不认识她的。当年的邮老大,如今很有日落西山的意味。可即使这样,老大的架子依旧放不下。母亲寄给杭州舅舅一些自己腌制的年货,去年邮局快件四天即到,今年足足走了十天,还是在南京方面的查询下,才发现早已躺在杭州的邮局里面多睡了六天安稳觉。

      其实,能够动手写信也是一件优雅的事情,它能够拉近双方的距离,使阅读者有一种亲近感。写信还能练练字,至少不会出现如今忘字的情况。苏州黎里的二堂姐做生意联系客户都是亲笔写信。她说,别人看见我写的字,就能知道我的诚意。其结果也真是这样,质量加上诚意,让她生意很是兴隆。平望镇的大堂姐过去也喜欢写信。我大伯去世后,她常常写信和我父亲交流思想与情感。我父亲珍藏着大伯写给他的所有信件。有一回,父亲翻出这些信件给我看,我发现,五十年代的时候,有的信封甚至还是大伯自己糊制的。我还在一只信封上发现了一枚比较稀少的邮票。

      再说说4号院子对面的邮筒,新貌换旧颜,本埠外埠分开投递的方形邮箱换回了圆筒形。一开始我还以为只是黄埔路在出新改造后,为了表现出民国的氛围而重新换回旧日的邮筒。后来,在网络上看到有网民在市区其它的地方也发现了这个变化。比如,网友“清华园720”在西祠胡同上发的帖子称,他在路过南京市河西郑和南路十字路口时,惊讶地看见了一只久违的绿色邮筒,用网友“清华园720”自己的话说是“顿时感到像是见了久别的老朋友。”“清华园720”是有感而发,他收到了88岁中学语文老师寄来的一封信,他知道,老人家不会上网,不会发短信,与友人的联系依旧习惯于用书信往来,因为这种感觉是一般的现代化手段无法比拟的。

     我看见,文章中所配图片中的邮筒和我们这里的邮筒完全一样。前不久,我自己在成贤街整条街上也看见了许多这种样式的邮筒。看来,黄埔路上的邮筒不大可能是旧物了。

      南京市邮政管理局运行保障部的吴红英介绍说:南京目前在用的邮筒数量是349个,数量确实比以前有所减少。邮筒变少的主要原因,一是邮筒的利用率变低了,受到现代通信发展的影响,通过常规的纸信往来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少,南京市有的邮筒一个月的信件量甚至不足10封;其次,南京城在进行道路施工的时候,对邮筒的损坏情况也时有发生,有的邮筒在被破坏后就被人为地卖掉了。不过她表示,为了应对部分市民对邮筒的使用要求,他们还是在一些利用率高的地段,增设邮筒,这次出现在河西的新邮筒,就是一种新型邮筒,和老邮筒相比,材质更好,更加坚固可以抗腐蚀,外观也是民国风格,符合南京历史文化氛围。

      不管它是不是过去的旧物,至少这只邮筒让我们有了怀旧的感觉。我记得过去,家里往往会买上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压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下,需要时就撕下一枚,封好信封后用浆糊贴上。如果里面夹带有照片,还要在信封的背面写上“内有照片,请勿折叠”八个字,投进4号院对面的邮筒里。开邮筒的就是那位专门为我们这一片服务的邮递员。那位邮递员个子不高,偏瘦,工作很是负责,和4号院里的住户关系也不错。他为我们服务一直到带徒弟直至退休。可惜我不知道他姓什么,但他的模样一直忘不掉。

2012-01-05 21:46:10

阅读(434)| 评论(6) 

评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