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和诉讼只能二选一

如题所述


仲裁和诉讼只能二选一
不是的。
分情况。
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
合同争议解决,仲裁和法院只能择其一。
仲裁好还是法院起诉好
民间借贷要债是法院起诉还是到仲裁委没有好不好之分。如果双方没有事先在借条或者借款合同上约定,就只能到法院起诉,不能到仲裁委员会去仲裁。如果双方已经约定好仲裁,就不能到法院起诉,只能去仲裁。
法律分析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欠钱不还,债权人有权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偿还欠款。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应给对方一个宽限期,诉讼时效从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三年,三年期满后,在诉讼过程中将会丧失胜诉权,所以必须注意诉讼时效。如果双方没有事先在借条或者借款合同上约定,就只能到法院起诉,不能到仲裁委员会去仲裁。如果双方已经约定好仲裁,就不能到法院起诉,只能去仲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遵循双方自愿原则,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如果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五条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合同中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
仲裁和诉讼各有特色,基于不同目的大家可能会选择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
如果在合同中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那该如何处理呢?
比如合同中有下面这么一个模棱两可的条款:
“因本协议产生的争议,友好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则提交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或提交本协议签署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这个条款一出,争议真的协商不好的时候,各位小伙伴给他们出出主意,到底该仲裁还是该诉讼呢?
相信不太懂法律的小伙伴会给出一个“周全又不失体面、但实际全靠猜猜猜”的答案——要么仲裁,要么诉讼,要么谁先逮到案子算谁的。
而懂法律的朋友可能也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据无坑君的随机采访,主要有两个答案。
答案一:
以上条款无效,既不能到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也不能提交签署地人民法院诉讼。
按照一般规则,应当提交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答案二:
以上条款涉及仲裁的部分无效,涉及诉讼的部分有效。不能到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但可以到协议签署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上面两个答案,不太懂法律的小伙伴们,用你们智慧的眼光看一看,有没有看出什么共性?
你你你,就是你,说出你的答案。
“共性应该是都说到了不能仲裁吧。”
对,重点来了。
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仲裁约定无效,不能提交仲裁是肯定的。
依据在于《最高人民法院
“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
那么,答案一和答案二到底哪个是最准确的呢?
首先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其次看案例
我检索了最近一年的大量案例,包括但不限于:
成都凯瑞尔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美雅达膜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合同纠纷管辖民事裁定书,案号:川01民辖终827号。
江门市江磁电工企业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案号:云民辖终63号。
陈唯、深圳先德正锐投资企业合伙协议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案号:粤03民辖终2052号。
案例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仲裁约定无效,诉讼条款有效。
只要诉讼条款明确,符合民事诉讼法
所以,答案二更稳妥。
但是,也不排除在具体立案过程中遇到“本院认为”支持答案一,那就只能尽量沟通说服,问题应该不大。
当然,规避“本院认为”支持答案一的最好办法是不要出现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的条款。
仲裁和诉讼哪个好
仲裁要好一些。
1、仲裁是一种快速解决争议的方式,一般来说费用也较低,而以诉讼解决则比较慢,且费用往往偏高。
2、就交易中发生的争议寻求公正而权威的人士协调解决,比通过诉讼对当事人之间的感情产生的影响更小,有利于当事人今后的交易继续进行。
3、仲裁一般以不公开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利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也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商业信誉,而通过诉讼则难以做到这一点。
4、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甚至可以选择仲裁程序等,而审判庭的组成人员的人数和人选,诉讼当事人无权过问。因此,从这方面讲当事人有更大的自主权,更加方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仲裁诉讼二选一针对哪些情形
仲裁与诉讼的关系是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两者都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劳动争议当事人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如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未经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
法律分析
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劳动争议纠纷,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到法院起诉的必经程序。出现以下情形,应先向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决定,之后才能提起诉讼: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维权:比如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一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