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种树老人》有感

如题所述

读《种树老人》有感
1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种树老人》。使我印象深刻,颇有感触。
这篇文章意义丰富,主要写了一位老人常年种树,并且有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他死了不久之后,坟上长出一桩又矮又粗壮的树,人们说,他就是种树老人。具体中,“老人对树木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句,是我体会到老人不仅爱种树,而且还爱惜树木。看看现在,有许多家具什么的都是用树木做的,包括一次性筷子,木碗……想起来,有点对不住这位老人呢。从全文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种树老人对国家未来的奉献,而且是用自己的一生,来缔造这美好的树木,美好的希望,美好的未来!从心中,我不由得对这位老人发出了敬意。
现在,在我们这种时代,人们只顾自己的吃喝拉撒,哪还想着自己的国家?我猜,大多数人都会想:只要自己吃得饱,穿得暖,就可以了。还有些人会想,自己没什么能力去报效祖国,去为祖国做贡献,只要自己过上好日子,也算是以安慰吧?完全错了,老师说过,“寒门出学子。”既然人家家境贫寒,都能成才,为国家事业做奉献,那我们这么“富有”,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呢?
我觉得,我们既然保护环境,爱护树木,更要为国家着想,为人民着想!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出一点力,那我敢保证,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的,富强的!

2我读过好多篇文章,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种树老人》这篇文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种树老人长的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孩子。临死的时候,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朝来了,他说:“这些树值百十万。”人们都说老人最精明,于是村里有很多人都开始种树了。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我的感受是:我们应该学习种树老人这种喜爱种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