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磁波?

如题所述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动的电会产生磁,变动的磁则会产生电。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而其每秒钟变动的次数便是频率。当电磁波频率低时,主要藉由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当频率渐提高时,电磁波就会外溢到导体之外,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举例来说,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在户外时,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和勋阳光的光与热,这就好比是「电磁辐射藉由辐射现象传递能量」的原理一样。

电磁辐射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辐射种类可分为三种:

游离辐射
有热效应的非游离辐射
无热效应的非游离辐射
基地台电磁波 绝非游离辐射波

电磁波的能量和频率高低成正比。当高能量电磁波把能量传给其他物质时,有可能撞出该物质内原子、分子的电子,使物质内充满带电离子,这种效应称为「游离化」,而造成这种游离化现象的电磁波就称为游离辐射,包括伽玛射线、X光、紫外线等。

进入可见光频率以内的电磁波均及红外线均无法造成游离化效应,称为非游离辐射。

我们必须澄清一个观念;辐射伤害是指游离辐射(游离辐射会与身体内的物质抢夺电荷,产生离子破坏生理组织),非游离辐射则不具游离化能力,不会产生有害人体的自由化离子,大量非游离电磁波只会造成温热效应,就如同做日光浴或站在灯泡下方一般,只要不在短期内传太多能量给人体,生理组织就能加以调控,所以在安全范围下长期接受非游离电磁波,并不会产生累积性伤害。

大哥大的频率介於电视、电台与微波炉之间,属於非游离电磁波,不论是基地台或手机,都不会放出游离辐射波。

和电磁波「朝夕相处」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电」和「磁」的现象无所不在,除了大自然的太阳光和闪电外,举凡各种电器用品,如电视、微波炉、电灯泡、电脑等,甚至广播电台、电视台、业余无线电台、无线电计程车、警用无线电台或卫星行动通信等之无线电磁波,都存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所以我们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正和电磁波「朝夕相处」,「和平共存」呢!

各项设备产生电磁波频段
频段 设备
50Hz ~
5KHz 电力公司所使用之高压输配电线、变电所
家电用品:电磁炉、吹风机、电脑、电视机、洗衣机、电毯、冷气机、台灯、电刮胡、录放影机。
5KHz ~
500MHz 广播电台:调频广播、调幅广播。
无线电及电视讯号:AM 收音机上之天线。
500MHz ~ 50GHz 雷达、微波炉。
50GHz ~
2.4×1015 Hz 可见光:太阳光、加热钨丝。
红外线:夜视镜、太阳光、烤箱、炼钢、电灯泡、烘烤面包机。

电磁波与人体健康

生活中的各种电磁波是否对人体有害呢?其实,电磁波对生物的影响很复杂,每种电磁波因为来源不同而产生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组合的电磁波,其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也互异。

一般而言,人体是极差的非游离电磁波接收体,只要电磁波强度符合标准,多不会超过人体可接受的安全范围。

厝边好邻居--大哥大基地台

市区基地台通常是呈长条状具方向性的扇形天线(Sector Antenna),或者是圆柱形不具方向性的全方向式天线(Omnidirectional Antenna )。

目前最普遍的大哥大网路系统为「蜂巢式系统」,顾名思义,每一个通话地区依照容量及领域的不同,被划分为一块块小区域,整体看来,这些小区域像是蜂巢般被紧密地串连起来,当您拨电话时,电波讯号会直接传送至每一小区域的基地台,透过基地台传送至电信交换局,最后再传送至受话者的电话中。

在上述过程中,基地台扮演著关键性的角色,其数量,位置与通话品质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正确及尚地架设基地台,一直是电信工程师们努力不懈的课题。

认识「基地台电磁波」

基地台主要由天线发射电磁波,我国交通部电信总局在规范基地台电波发射功率之同时,已经考量国内住宅人口较国外密集等因素,将美国管制值降低一半,即天线的有效发射功率不得高於500瓦(在美国为1000瓦以上)。

室外型基地台传送信号至室内时,容易於室内产生通讯死角,因此针对室内或小范围通讯需求之区域,必须使用室内型微细胞基地台或增波器,因此二者的天线电波发射功率比室外型基地台小几十倍甚至百倍。

事实上,基地台天线如架设在建筑物时,传送到地面的电磁波,其功率远低於安全标准!此外,基地台天线的位置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也能大幅降低电磁波的强度:

天线背面的电磁波原本就低於天线正面数百至数千倍,再加上建物屏障作用,最少能降低1000倍以上,而小於1uW/cm2,根本可以完全忽略。
天线所附著的建物后方或下方部位,因为不在电磁波传递方向上,其电磁波功率比天线正面低数百至数千倍。
基地台电磁波与人体健康

基地台会发射电磁波,但是不会释放「游离辐射波」。基地台的电磁波是用来载送讯息,虽然频率同属微波,但所需强度极低,所以不会有热效应,也不会影响环境温度或伤害生物。

交通部电信总局在审验基地台时,也对电磁波订定了严格的规范:

GSM900 的安全值上限「每平方公分0.6毫瓦」
GSM1800 的安全值上限「每平方公分1.2毫瓦」

此规范和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协会(IEEE)所订的安全标准完全一样。

国内大哥大基地台的安全性无虞

依据美国C95.1-1996规范,基地台到达附近区域的电讯强度必须小於 550 mW/cm2,而一般基地台为避免相邻基地台间相互干扰,均刻意降低天线功率。以国内基地台为例,在大楼屋顶所产生的电讯强度约仅 0.5 mW/cm2左右,远比安全规范之千分之一还低。

经交通部电信总局委托研究单位测量结果显示,国内基地台的最大电磁波输出功率密度值为每平方公分 0.000193 毫瓦,远低於美国的管制值 0.55 毫瓦,只有其三千分之一,因此国内基地台安全性相当高。

事实上,我国民营基地台使用之行动电话系统系属於欧洲规格,在欧洲先进国家均已普遍使用多年,近年来美国亦广泛使用。这些先进国家对基地台设备向来有严格的检查规范,而国内业者之基地台设备均自欧美进口,也都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国际组织对电磁波的相关评论

世界健康组织(WHO):人体暴露於极低频的电磁波中,不会产生生理影响。美国国会技术评核室(OTA)许多实验结果发现,是否暴露在电磁波之下,对生物并无差异。

英国国家放射线防护委员会(NRPB):无线电波没有足够的强度损伤人体基因组织(DNA),也不会引起癌症。

美国南加州电力公司(SCE):一项针对 36,221 位员工所做的调查显示:这些员工虽然比一般民众接触较多的电磁波,但整体受访者在白血病、脑瘤、癌症的罹患机会上与一般民众相同,并没有比较高的倾向。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与电机电子工程学会(IEEE)这两大组织在 1990 年代开始支援一些回顾性研究之后发表陈述:

迄今尚无有力的科学证据能证明,常规使用的非游离电磁波会危害人体。

美国劳工部(DOL)没有确信的证据支持「暴露在家电器具、电力线及显示幕等所释出的极低频电磁波下,会有害健康。」瑞典国家电力安全局(NESB)於 1994 年发表电磁场资讯小册,说明尚无法证实磁场对人体是否有影响。

国际组织对基地台的相关评论

美国贝尔实验室於 1995 年提出声明:即便是在各种基地台功率最大极限下,基地台附近群众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其电磁波功率最少小於各种安全规范 687 倍以下,因此大众根本不必担心。

美国国家研究评议会该组织统计十七年来五百多种不同主题后表示,没有明显可信的证据显示基地台的电磁波会对周遭居民造成伤害,当地居民罹患癌症比例、妇女生产率、婴儿成长状况、学习能力与其他地区相较并无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http://163.32.197.7/story/print.asp?number=1253
回答者:完颜康康 - 状元 十四级 12-2 11:35

--------------------------------------------------------------------------------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

其他回答 共 6 条

电磁波是一种能量存在形式。具有波动性,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的一个大家族。建议阅读:

http://163.32.197.7/story/print.asp?number=1253
回答者:杰克兄弟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2-2 11:37

--------------------------------------------------------------------------------

【电磁波简介】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动的电会产生磁,变动的磁则会产生电。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而其每秒钟变动的次数便是频率。当电磁波频率低时,主要藉由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当频率渐提高时,电磁波就会外溢到导体之外,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举例来说,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在户外时,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和勋阳光的光与热,这就好比是「电磁辐射藉由辐射现象传递能量」的原理一样。

电磁辐射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辐射种类可分为三种:

游离辐射
有热效应的非游离辐射
无热效应的非游离辐射
基地台电磁波 绝非游离辐射波

电磁波的能量和频率高低成正比。当高能量电磁波把能量传给其他物质时,有可能撞出该物质内原子、分子的电子,使物质内充满带电离子,这种效应称为「游离化」,而造成这种游离化现象的电磁波就称为游离辐射,包括伽玛射线、X光、紫外线等。

进入可见光频率以内的电磁波均及红外线均无法造成游离化效应,称为非游离辐射。

我们必须澄清一个观念;辐射伤害是指游离辐射(游离辐射会与身体内的物质抢夺电荷,产生离子破坏生理组织),非游离辐射则不具游离化能力,不会产生有害人体的自由化离子,大量非游离电磁波只会造成温热效应,就如同做日光浴或站在灯泡下方一般,只要不在短期内传太多能量给人体,生理组织就能加以调控,所以在安全范围下长期接受非游离电磁波,并不会产生累积性伤害。

大哥大的频率介於电视、电台与微波炉之间,属於非游离电磁波,不论是基地台或手机,都不会放出游离辐射波。

和电磁波「朝夕相处」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电」和「磁」的现象无所不在,除了大自然的太阳光和闪电外,举凡各种电器用品,如电视、微波炉、电灯泡、电脑等,甚至广播电台、电视台、业余无线电台、无线电计程车、警用无线电台或卫星行动通信等之无线电磁波,都存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所以我们在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时,也正和电磁波「朝夕相处」,「和平共存」呢!

各项设备产生电磁波频段
频段 设备
50Hz ~
5KHz 电力公司所使用之高压输配电线、变电所
家电用品:电磁炉、吹风机、电脑、电视机、洗衣机、电毯、冷气机、台灯、电刮胡、录放影机。
5KHz ~
500MHz 广播电台:调频广播、调幅广播。
无线电及电视讯号:AM 收音机上之天线。
500MHz ~ 50GHz 雷达、微波炉。
50GHz ~
2.4×1015 Hz 可见光:太阳光、加热钨丝。
红外线:夜视镜、太阳光、烤箱、炼钢、电灯泡、烘烤面包机。

电磁波与人体健康

生活中的各种电磁波是否对人体有害呢?其实,电磁波对生物的影响很复杂,每种电磁波因为来源不同而产生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组合的电磁波,其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也互异。

一般而言,人体是极差的非游离电磁波接收体,只要电磁波强度符合标准,多不会超过人体可接受的安全范围。

厝边好邻居--大哥大基地台

市区基地台通常是呈长条状具方向性的扇形天线(Sector Antenna),或者是圆柱形不具方向性的全方向式天线(Omnidirectional Antenna )。

目前最普遍的大哥大网路系统为「蜂巢式系统」,顾名思义,每一个通话地区依照容量及领域的不同,被划分为一块块小区域,整体看来,这些小区域像是蜂巢般被紧密地串连起来,当您拨电话时,电波讯号会直接传送至每一小区域的基地台,透过基地台传送至电信交换局,最后再传送至受话者的电话中。

在上述过程中,基地台扮演著关键性的角色,其数量,位置与通话品质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正确及尚地架设基地台,一直是电信工程师们努力不懈的课题。

认识「基地台电磁波」

基地台主要由天线发射电磁波,我国交通部电信总局在规范基地台电波发射功率之同时,已经考量国内住宅人口较国外密集等因素,将美国管制值降低一半,即天线的有效发射功率不得高於500瓦(在美国为1000瓦以上)。

室外型基地台传送信号至室内时,容易於室内产生通讯死角,因此针对室内或小范围通讯需求之区域,必须使用室内型微细胞基地台或增波器,因此二者的天线电波发射功率比室外型基地台小几十倍甚至百倍。

事实上,基地台天线如架设在建筑物时,传送到地面的电磁波,其功率远低於安全标准!此外,基地台天线的位置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也能大幅降低电磁波的强度:

天线背面的电磁波原本就低於天线正面数百至数千倍,再加上建物屏障作用,最少能降低1000倍以上,而小於1uW/cm2,根本可以完全忽略。
天线所附著的建物后方或下方部位,因为不在电磁波传递方向上,其电磁波功率比天线正面低数百至数千倍。
基地台电磁波与人体健康

基地台会发射电磁波,但是不会释放「游离辐射波」。基地台的电磁波是用来载送讯息,虽然频率同属微波,但所需强度极低,所以不会有热效应,也不会影响环境温度或伤害生物。

交通部电信总局在审验基地台时,也对电磁波订定了严格的规范:

GSM900 的安全值上限「每平方公分0.6毫瓦」
GSM1800 的安全值上限「每平方公分1.2毫瓦」

此规范和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协会(IEEE)所订的安全标准完全一样。

国内大哥大基地台的安全性无虞

依据美国C95.1-1996规范,基地台到达附近区域的电讯强度必须小於 550 mW/cm2,而一般基地台为避免相邻基地台间相互干扰,均刻意降低天线功率。以国内基地台为例,在大楼屋顶所产生的电讯强度约仅 0.5 mW/cm2左右,远比安全规范之千分之一还低。

经交通部电信总局委托研究单位测量结果显示,国内基地台的最大电磁波输出功率密度值为每平方公分 0.000193 毫瓦,远低於美国的管制值 0.55 毫瓦,只有其三千分之一,因此国内基地台安全性相当高。

事实上,我国民营基地台使用之行动电话系统系属於欧洲规格,在欧洲先进国家均已普遍使用多年,近年来美国亦广泛使用。这些先进国家对基地台设备向来有严格的检查规范,而国内业者之基地台设备均自欧美进口,也都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国际组织对电磁波的相关评论

世界健康组织(WHO):人体暴露於极低频的电磁波中,不会产生生理影响。美国国会技术评核室(OTA)许多实验结果发现,是否暴露在电磁波之下,对生物并无差异。

英国国家放射线防护委员会(NRPB):无线电波没有足够的强度损伤人体基因组织(DNA),也不会引起癌症。

美国南加州电力公司(SCE):一项针对 36,221 位员工所做的调查显示:这些员工虽然比一般民众接触较多的电磁波,但整体受访者在白血病、脑瘤、癌症的罹患机会上与一般民众相同,并没有比较高的倾向。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与电机电子工程学会(IEEE)这两大组织在 1990 年代开始支援一些回顾性研究之后发表陈述:

迄今尚无有力的科学证据能证明,常规使用的非游离电磁波会危害人体。

美国劳工部(DOL)没有确信的证据支持「暴露在家电器具、电力线及显示幕等所释出的极低频电磁波下,会有害健康。」瑞典国家电力安全局(NESB)於 1994 年发表电磁场资讯小册,说明尚无法证实磁场对人体是否有影响。

国际组织对基地台的相关评论

美国贝尔实验室於 1995 年提出声明:即便是在各种基地台功率最大极限下,基地台附近群众所能到达的范围内,其电磁波功率最少小於各种安全规范 687 倍以下,因此大众根本不必担心。

美国国家研究评议会该组织统计十七年来五百多种不同主题后表示,没有明显可信的证据显示基地台的电磁波会对周遭居民造成伤害,当地居民罹患癌症比例、妇女生产率、婴儿成长状况、学习能力与其他地区相较并无明显差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01
  Electromagnetic
  定义: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产生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动的电会产生磁,变动的磁则会产生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性质
  电磁波频率低时,主要藉由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原因是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反回原电路而没有能量辐射出去;电磁波频率高时即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递,也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原因是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反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举例来说,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在户外时,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和勋阳光的光与热,这就好比是「电磁辐射藉由辐射现象传递能量」的原理一样。
  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行进方向三者互相垂直。振幅沿传播方向的垂直方向作周期性交变,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波本身带动能量,任何位置之能量功率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其速度等于光速c(每秒3×10的8次方米)。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距离最近的电场(磁场)强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电磁波的波长λ,电磁每秒钟变动的次数便是频率f。三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公式c=λf。
  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等等。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中波以及天波。波长越长其衰减也越少,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也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电磁波的应用
  电磁波为横波,可用于探测、定位、通信等等
  电磁波谱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X射线),伽玛射线.首先,无线电波用于通信等,微波用于微波炉,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仪,红外制导导弹等,可见光是所有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础,紫外线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测量距离,工程上的探伤等,X射线用于CT照相,伽玛射线用于治疗,使原子发生跃迁从而产生新的射线等.
  无线电广播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的。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广播的大致过程而在电视中,除了要象无线广播中那样处理声音信号外,还要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也将这两种信号一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电视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和光信号,从而显示出电视的画面和喇叭里的声音。
  无线电广播利用的电磁波的频率很高,范围也非常大,而电视所利用的电磁波的频率则更高,范围也更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2-22
定义: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产生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动的电会产生磁,变动的磁则会产生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性质
电磁波频率低时,主要藉由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原因是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反回原电路而没有能量辐射出去;电磁波频率高时即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递,也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原因是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反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举例来说,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在户外时,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和勋阳光的光与热,这就好比是「电磁辐射藉由辐射现象传递能量」的原理一样。
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行进方向三者互相垂直。振幅沿传播方向的垂直方向作周期性交变,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波本身带动能量,任何位置之能量功率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其速度等于光速c(每秒3×10的8次方米)。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距离最近的电场(磁场)强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电磁波的波长λ,电磁每秒钟变动的次数便是频率f。三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公式c=λf。
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等等。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中波以及天波。波长越长其衰减也越少,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也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电磁波的发现
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断定电磁波的存在,推导出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人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

电磁波谱
按照波长或频率的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就是电磁波谱。如果把每个波段的频率由低至高依次排列的话,它们是工频电磁波、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r射线。以无线电的波长最长,宇宙射线的波长最短。
无线电波 3000米~0.3毫米。
红外线 0.3毫米~0.75微米。
可见光 0.7微米~0.4微米。
紫外线 0.4微米~10毫微米
X射线 10毫微米~0.1毫微米
γ射线 0.1毫微米~0.001毫微米
宇宙射线 小于0.001毫微米
传真(电视)用的波长是3~6米;雷达用的波长更短,3米到几厘米。

电磁辐射

广义的电磁辐射通常是指电磁波频谱而言。狭义的电磁辐射是指电器设备所产生的辐射波,通常是指红外线以下部分。
电磁辐射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辐射种类可分为三种:
游离辐射
有热效应的非游离辐射
无热效应的非游离辐射
基地台电磁波 绝非游离辐射波

电磁辐射对人体有的伤害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积累效应等。
热效应:人体内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磨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正常循环机能会遭受破坏。
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或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各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明:长期接受电磁辐射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新陈代谢紊乱、记忆力减退、提前衰老、心率失常、视力下降、血压异常、皮肤产生斑痘、粗糙,甚至导致各类癌症等;男女生殖能力下降、妇女易患月经紊乱、流产、畸胎等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视、电脑、微波炉、电热毯、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伤害越来越严重。但由于电磁波是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且其伤害是缓慢、隐性的,所以尚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比如电热毯是使用最广与人体接触最近、接触时间最长,对人体危害最严重的家用电器。现在人们在用的绝大多数电热毯电磁波辐射强度超过安全值20~100倍,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极为严重,但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现仍被广泛使用,千千万万的电热毯用户仍在遭受着电热毯电磁波的伤害,应引起人们的注意!详情请点击无电磁波电热毯。

一个直观动态演示

www.phy.ntnu.edu.tw/demolab/java/emWave/index.html

电磁波的应用
电磁波为横波,可用于探测、定位、通信等等
电磁波谱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X射线),伽玛射线.首先,无线电波用于通信等,微波用于微波炉,红外线用于遥控,热成像仪,红外制导导弹等,可见光是所有生物用来观察事物的基础,紫外线用于医用消毒,验证假钞,测量距离,工程上的探伤等,X射线用于CT照相,伽玛射线用于治疗,使原子发生跃迁从而产生新的射线等.
无线电广播与电视都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的。在无线电广播中,人们先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在另一地点,人们利用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这就是无线广播的大致过程而在电视中,除了要象无线广播中那样处理声音信号外,还要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也将这两种信号一起由高频振荡的电磁波带着向周围空间传播,而电视接收机接收到这些电磁波后又将其中的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和光信号,从而显示出电视的画面和喇叭里的声音。
无线电广播利用的电磁波的频率很高,范围也非常大,而电视所利用的电磁波的频率则更高,范围也更大。
第3个回答  2008-02-22
Electromagnetic
定义: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产生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动的电会产生磁,变动的磁则会产生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性质
电磁波频率低时,主要藉由有形的导电体才能传递。原因是在低频的电振荡中,磁电之间的相互变化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反回原电路而没有能量辐射出去;电磁波频率高时即可以在自由空间内传递,也可以束缚在有形的导电体内传递。在自由空间内传递的原因是在高频率的电振荡中,磁电互变甚快,能量不可能全部反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举例来说,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在户外时,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和勋阳光的光与热,这就好比是「电磁辐射藉由辐射现象传递能量」的原理一样。
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行进方向三者互相垂直。振幅沿传播方向的垂直方向作周期性交变,其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波本身带动能量,任何位置之能量功率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其速度等于光速c(每秒3×10的8次方米)。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距离最近的电场(磁场)强度方向相同,其量值最大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电磁波的波长λ,电磁每秒钟变动的次数便是频率f。三者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公式c=λf。
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及吸收等等。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中波以及天波。波长越长其衰减也越少,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也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欢迎大家来我空间http://hi.baidu.com/enfantyc
第4个回答  2008-02-22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能够释出能量的物体,都会释出电磁波。 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人们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电磁波。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
产生
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变动的电会产生磁,变动的磁则会产生电。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