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举考试四级顺序

如题所述


明朝科举考试四级顺序
明朝科举考试四级顺序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1、院试作为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首先举行岁试,后一年举行科试,再后一年举行乡试,三年一循环。
2、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八月,所以又称“秋闱”。正副考官由皇帝任命在京伯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
3、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二、三月,所以会试又称“春闱”,“礼闱”。会试被录取的举子,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四月份举行,由皇帝主持,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黜落的问题。
明清科举考试四个等级
明朝时期的考场
明清时期的一个典型科举流程需要经过四次以上的考试:
童子试:合格者为生员,就是秀才,考中了也就“进学”了,国家每月供给一些米,但是要经常受教育部门考核,不合格要勒令退学。
乡试:合格者为举人,中举者一般就属于后备官员队伍,可以做官了。第一名称解元。
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
会试:礼部对各地举人的考试,考中后有资格参加殿试,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该考试考三场,每场三天,是最辛苦的考试,好多老、病考生都会累死在考场里。
殿试
殿试: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相当于对贡生的复试,只考一天。名次写在黄纸上,称“金榜”。合格者按成绩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又称三甲。第一甲进士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一名称“金殿传胪”,三甲一名称“玉殿传胪”。名次不同,仕途的道路就很不一样。由于前三名一般是皇帝钦点的,所以前三名又有“天子门生”的称谓。
明朝的科举制度内容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选拔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扩大了封建王朝任用官员的社会层面,大量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普通百姓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级。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包含四个级别的考试,主要考“八股文”,一起来了解一下。
起源于隋朝的科举考试
中国自建立封建王朝以来,官吏的任用基本与普通百姓无关,周朝采用“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族长选拔本乡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举荐直达中央。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高祖十一年,刘邦下诏命令各级臣下举荐贤才,这是乡贡的最初形态。
但在封建社会,只有统治集团家族即贵族的成员才有可能接受教育,因此,国家机构中大都是统治集团的内部成员,从周朝“世卿世禄”制度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都体现了这一点。这里说一下门阀制度,说白了就是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
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在门阀制度下,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谢道韫和王凝之就是门阀制度下的联姻。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建立了科举制度,唐朝武则天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
在唐宋时期,科举考试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朝以后,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科举考试于20世纪清末废除。
明朝科举有四个级别的考试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殿试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探花和榜眼,其余的均为进士。
明朝实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参加乡试的人,必须是官办学校的学员,地方学校的优秀学员,可以报送到京师国子监读书,而国子监生则可直接选授官职。
国子监和各级官学的教科书除了四书五经,还有朱元璋的著作《御制大诰》,此书宣扬绝对君权,要求臣民服从的封建主义。此外,朱元璋还剥夺了《孟子》的地位,下令从孔庙中逐出孟子牌位,国子监和科举考试禁用《孟子》。
明朝科举主要考八股文
“唐诗宋词明八股”,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诗赋、策论为主,注重个人才气。明朝的科举考试以《五经大全》的儒学经义为主,于是催生了八股文,八股文的写作对考生的要求更高,不但对于题目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写作能力上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
通俗点讲,八股文就是现在的论文,根据题目先提出论点,对论点做出初步解释,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观点展开论述,在论述过程中要有四段对仗的文字,最后总结收尾。科举考试文体从律赋到八股文的转变,可以看出,朝廷在选拔人才时,不再注重话说得漂亮有韵感,更加在意的是把话说得清晰且有条理。朝廷以八股文作为科举体裁,筛掉了大部分只知道风花雪月,咬文嚼字、计较平仄韵脚的末流文人。
当然,八股文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很多读书人穷尽一生钻研八股文的写法,对政治,社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于是出现了“百无一用读书人”这种现象。一旦这些读书人考上科举为官,由于缺乏对社会、民生、人情世事的了解,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应对各类大小事情,只能委任幕僚、师爷及下级官吏决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渐败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