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位于哪个市哪个区

如题所述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
凤岗,古称塘沥洞。民国初期,因建凤岗新圩,才确立凤岗这个地名。
凤岗镇位于东莞市的东南部,北纬22°40′35″,东经114°6′42″ 。东南西三面,昔日与惠阳、宝安(现为深圳市龙岗、宝安两区)接壤,北面与本市的塘厦、清溪相连。距东莞市区50多公里。
凤岗属丘陵山区,山岭连绵,东北面地形较高,西南面较低,超过海拔200米高的山岭有七座,其中位于黄洞村的松托窝山海拔265.6米,是凤岗最高山岭。
流经凤岗主要河流,古称九江水,近代称石马河。源头在雁田长表,后流经全镇八个行政村,由竹尾田出境,进入塘厦镇。
植被为亚热带季候常绿林、植物资源丰富,种类较多。
地质由海相碳盐岩构造,灰黑色、红色、白色等多种石灰岩组成。岩层厚度400米左右,表土厚度10多米。属赤红壤地区。
凤岗面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差振幅小,季候风明显等特点。常年气温在25-28oC,最高温度34-35oC,最低温3-4oC左右。常年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
全镇山(地)林面积5万9千多亩,可耕地面积2万3千多亩。
(二)
凤岗镇有二种语系人口。据史料,广州话系人口(又称本地人)其先祖从粤北的南雄到广州地区,后又逐迁到凤岗。在宋末元初到凤岗立村的本地人,已有600多年历史了;而客家话系人,其先祖原在福建和江西两省,后南迁到粤东地区。从清朝中期设立在黄洞_龙庵的碑文记载,凤岗的立村定居第一批客家人的先祖为“十三位公”。他们应召从与粤东地区南迁到凤岗开垦,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
民国期间的凤岗辖属区域有103平方公里。解放初期,有部分村庄划入宝安县的平湖镇、观兰镇以及相邻的塘厦与清溪两镇。现凤岗辖区面积为82.5平方公里。设十二个村(居)委,大小自然村(坊)62个。
据1986年11个管理区(现为村)抽查统计:全镇100人以上姓氏25个,100人以下姓氏28个,其中张、邓两姓人口最多,超过2000人。
据1948-1949年人口统计,凤岗有人口1万8千3百多人,1954年为1万7千3百多人。1964年,因受社会和经济客观因素影响,有部分人出国和外流香港,人口减至1万4千7百多人,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引资办厂,人口逐年增加,1987年户籍人口16874人,2003年18738人,2005年底止,人口20633人。暂住人口超过20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凤岗总人口已超过30万人。
2014年7月21日,凤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凤岗镇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凤岗镇榜上有名。
龙凤山庄影视旅游区
龙凤山庄影视基地位于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村,占地38万平方米,属于嘉辉会酒店,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集婚纱摄影、蜜月休闲、餐饮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一站式影视与度假基地。景区内分为婚纱摄影区、文化科详情>>
凤岗烈士陵园
凤岗烈士陵园坐落在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区东面的花果山,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由凤岗镇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兴建。1994年7月22日奠基,1995年7月22日落成。1973年10月,凤岗公社人详情>>
雁田抗英指挥部旧址
雁田抗英旧址位于凤岗镇雁田村,包括邓氏祠堂和抗英炮台旧址。邓氏祠堂,建于清乾隆年间,是雁田邓族为纪念南宋皇姑赵氏而建。该祠坐北向南,三间三进,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面宽15米,进深3详情>>
凤岗革命烈士陵园
凤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凤岗镇中心区东面的花果山,由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黄友亭组成。纪念碑GPS坐标:北纬22°4453.9,东经114°0844.2,海拔高程67.8米;黄友亭GPS坐标:北纬22详情>>
黄友亭
黄友亭坐落在东莞市凤岗镇花果山西侧。建筑面积17.2平方米,占地面积86平方米。亭由4根钢筋水泥圆柱支撑,两柱相距4.15米,亭高5米,亭顶部为深红色的圆柱体,亭呈四角形,用深红色的琉璃瓦盖详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