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欲擒故纵赴楚破公输的故事

如题所述

墨子,姓墨,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叛逆,他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等级尊卑,认为官无富贵而既常贱。
创建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儒墨两派互相辩驳,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欲擒故纵赴楚破公输春秋晚期,诸侯兼并激烈,楚惠王熊章于周定王二十二年,继灭掉陈国之后,又灭掉了蔡、杞。这样宋国的边境便大都在楚军的窥视之下,楚国下一步要吞并宋国已成定势。但宋东临齐、鲁,北接晋界,有睢阳、商丘等大城可守,国力又强于陈、蔡,也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攻灭。
睢阳是一座坚城,城高墙厚,楚军曾多次兵临城下,久攻不下,不得已订下城下之盟归去。在这种情况下楚惠王就花了重金把鲁国的能工巧匠公输般礼聘到楚国,请他制造一种新型的攻城器械。公输般果然不负所望,很快就造出了新的攻城利器云梯。梯下面以大木为床,设置六轮,前面竖起两丈多高的坚架,架顶与床尾连接成固定跑道,在跑道之上又装有可以升降的飞梯。梯四面用生牛皮蒙蔽,战时军士将云梯推至城下升起飞梯,部队就可以直接登城。这在今天讲也是一种半自动化的战争武器,当时消息传开,举世震惊,宋国的君臣百姓自然惶惶不可终日,犹如大难临头,破城亡国之祸就在眼前了。
墨子当时正游学于鲁,得知楚要攻宋,便立即登程,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这并不仅是一般的昼夜兼程,而是一直日以继夜地走路到达郢都。
墨子在当时是个犬学者,门徒之众不亚于孔子。他主张非攻、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春秋之世尤其到后期战火频仍,人民深受其苦,他主张制止战争,去爱众多的人,为了有利于天下不惜自身的一切,这在当时无异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战争无论胜败对于普通人民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他的学说自然为中下层人民所欢迎,门徒之众多可想而知。
墨子抱着拯救世人,制止战争的思想来到楚国,首先找到了公输般,欲擒故纵地对公输般说:请你帮助办一件事,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希望你能出面把他杀掉。
公输般立刻很不高兴:子之以为我为何人?意思是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墨子继续说:我可以给你一千两黄金。
公输般道:吾素行仁义,固不杀人!墨子见他说了不肯杀人,便起身再拜说道:我从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楚国地大而人少,是土有余而人不足。
并说: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其非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今子义不肯少杀而多杀,智、仁、忠、强、义俱失矣,又岂言义不杀人!公输般顿时陷于尴尬,墨子见他面红耳赤不肯说话,进一步逼问道:既然如此,为何不立即停止?公输般吞吞吐吐:不可,云梯之利吾已言于王矣。
墨子请公输般带领他去见楚王。
墨子对楚惠王说:如今有人于此,舍弃自己的华车,邻居有敝舆而欲窃之。舍掉其锦绣,邻家有短衣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也?惠王大噱:先生开玩笑了,此人必为有窃疾矣!墨子这才转入正题:楚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如华车与敝舆也。楚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之富,宋可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如梁肉之与糟糠也。楚有长松、文梓、椴、柑、豫樟,宋无长木,此犹如锦绣与短衣也。臣以为王之攻宋,与此同类。富而妄取为不义,因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惠王道:先生之言善哉,虽然这样,公输般为我造云梯,必能攻取宋国。
墨子说:亦未必然也。器械为人所造,器之强不如人之强,臣即请于王前败其云梯攻城之术!于是墨子解下腰带作为城墙,以木札为守城器械。公输般以木札代替云梯攻城,想尽办法,九次改变攻城的策略,都被墨子用木札作为炮石、油锅、火焰一一击退。一人就可以用石头、火焰、沸油烧毁一架云梯,所以公输般攻城的木札输尽,墨子手里还有余筹。公输般输了,却恨恨不已,说:虽然攻难于防守,我还是有攻宋之策!墨子说:你的办法我岂不知道,只是我不说破而已。
惠王却糊涂地向墨子追问,墨子冷冷地说: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以为臣善于守城,杀臣,宋之城即不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守城之器,在宋城上等待楚兵矣。虽杀臣,臣之谋与器俱在,宋城仍不可破也。臣之所以来,只为息战,予救死伤。
楚王听了墨子之言,为墨子的善良和多智多能所感动,遂决定罢兵不攻宋国。
一言心语量子这次无人差遣的夕卜交,办得很成功。他抓住了楚王和公输般这些人口讲仁义,实际上却贪婪不义的心里,首先使公输般和楚王口服。然后又以实际的实战能力迫使他们心服。口服心服,一场战争就被消弥于未动之前,这和墨子的非攻、兼爱思想完全符合。墨芋既解了宋国之灾,也解了楚兵之难,他关心的完全是统治阶级不关心的另一面:爱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