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12金钗分别对应什么花

如题

1、黛玉—芙蓉

芙蓉原是荷花的别称,生于水中的是草芙蓉,生于陆地的是木芙蓉。木芙蓉八九月开花,花冠白色或淡红色,与荷花平分秋色。

在《红楼梦》中所写的“芙蓉”均是指木芙蓉。《广群芳谱》中称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

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写众人抽花名签行酒令,黛玉抽到的是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个字,并系有一句诗“莫怨东风当自嗟”,可见曹雪芹是把黛玉比似为芙蓉的。   

2、宝钗—牡丹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的时候雍容华贵,又称“花王”。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做《清平乐》三篇,将牡丹和杨贵妃揉合在一起歌咏。

在《红楼梦》中,有多处将宝钗比作杨贵妃的文字:如第二十七回的篇目便用的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家飞燕泣残红”,在第三十回中,宝玉偶尔不慎透露说众人将宝钗比作杨贵妃,结果惹得宝钗大怒等,可见。

宝钗体态丰满,颇有杨贵妃之姿,兼之出身名门,家世显赫,把她比作为牡丹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3、元春—昙花  

昙花难得开花,且只开于夜间,晨即萎谢,故有“昙花一现”之说,形容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

贾元春在书中出场不多,但她既是贾府的政治靠山,也是封建家族制造的“金玉良缘”婚姻的支持者:她在一次赏赐礼物给众人的时候,独宝玉与宝钗的相同,这就显示了她在宝玉择偶问题上的倾向。贾元春因病去世时年仅四十三岁,贾府从此失去了靠山,故大迭起跌落。

所以说贾元春就像昙花,倏然一现,宛如荣宁二府的荣华富贵,盛极一时,败落也快。 

4、迎春—迎春花

迎春花性耐寒,常在早春时节冰雪犹寒时开花,故名”迎春”。

宋代刘敞有首咏迎春花的诗:“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 。

贾迎春在众姐妹中才最平庸,对待丫环更冷漠无情,听任司棋受辱被撵,最后愤而撞墙自尽。迎春的无才无德,正如诗人眼中的迎春花一般,只是徒有虚名。  

5、探春—杏花

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探春掣签,她抽到的是枝杏花签,签上写道“瑶池仙品”,并引入唐代高蟾诗句“日边红杏倚云栽”。

根据封建时代的传统和习惯,“日”当是皇帝的象征,“日边红杏”应是指皇帝身边的贵妇人。

另据《乾隆五十五、六年间钞本》说《红楼梦》里“内有皇后,外有王妃”(参阅舒批《随园诗话》),或者早期抄本确有探春嫁为王妃的情节安排。

无论哪一种说法,总之探春最后是远走高飞了 

6、惜春—曼陀罗

曼陀罗花,原产印度,花名亦系梵语音译。

《广群芳谱》引《法华经》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

看来,此花与佛门颇为有缘。《红楼梦》里的贾惜春,好与出家人交厚,如妙玉、智能儿等,并最终“勘破三春景不长”,落发为尼。故以佛门之花曼陀罗来比拟惜春正合适。

7、妙玉—梨花

梨花洁白如雪, 暗吐幽香。《红楼梦》中的妙玉,最大特点便是爱洁成癖,刘姥姥用了她的杯子喝茶,她便嫌脏把杯子扔了,甚至宝玉、黛玉都要遭她斥为“俗人”,可见其性格孤僻,不近情理。生活在大观园中花花世界中的她,却要去追求一尘不染的清净地,最终还是陷于淖泥之中。

元好问的一首《梨花》诗,可以说是最形象地描绘出了梨花的品格,也可看作是妙玉一生的写真:“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素月谈相映,肃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妬。”

8、李纨—兰花

梅花,严冬时节,百花凋零它自香,象征着高洁、坚贞。

《红楼梦》中的李纨,人物高致,她所住的“稻香村”,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故自拟了个“稻香老农”的雅号。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晚,李纨抽到的是枝梅花签,上书“霜晓寒姿”,并附有王淇的诗“竹篱茅舍自甘心”,表明作者乃是拿她作梅花喻的。

9、巧姐—牵牛花

牵牛花一名,大概源自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之故事。

巧姐生于七夕,又巧得刘姥姥起名,在贾府衰败之后又与板儿成婚,象牛郎织女那样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农村生活。

如此看来,巧姐和平平常常,多长于山野田间的牵牛花多少有可比之处,故以牵牛花来喻之。 

10、凤姐—罂粟

罂粟花,其花灿然艳丽,其果可制药,少量用之有镇痛、镇咳和止泻的效用,但吸多成瘾却可置人于死地。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满身锦绣,珠光宝气,“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在这个几百口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出周旋,处理极其复杂的人事关系,表现出了无人可及的聪明才智。

但是她面艳心狠,背地里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个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的王熙凤,恰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于罂粟花就再恰当不过了

11、可卿—仙客来

仙客来原产波斯,是多年生的球茎草本,又称兔耳花。

把秦可卿比喻为仙客来,实是取该花之名,原因在于:一是在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言及她妹妹(可卿)是仙界中的来客;二是秦可卿临死前在凤姐梦中讲到了为贾府保持“退路”的具体治家方略,其中还泄露了某些“天机”。

所有这些都暗示了她是个“非常人”,只能是来自仙境之客。

12、湘云—海棠

海棠花有“睡美人”之誉,其典亦出自杨贵妃:唐明皇登沉香亭,召杨贵妃,碰巧杨妃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儿扶持而出,贵妃仍醉未醒,鬓乱残妆。

唐明皇见状笑道“岂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宋代释惠洪《冷斋诗话》)”!后文人墨客多以“睡美人”比之,苏轼更咏有一首著名的《海棠》诗。

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写湘云酒醉眠卧芍药丛中,活脱脱便是一幅“海棠春睡图”。而在第六十三回中,湘云抽到的又是一根海棠签,题着“春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即笑道“夜深”两个字,改为“石凉”两个字,实则说明了作者是把湘云指喻为海棠的。 

拓展资料: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 ,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楼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2

黛玉—芙蓉

宝钗—牡丹

元春—桃花

迎春—菊花

探春—杏花

惜春—水仙

妙玉—梅花

李纨—兰花

巧姐—梨花

凤姐—玫瑰

可卿—樱花

湘云—芍药

扩展资料:

金陵十二钗,除了贾府本家的几位姑娘、奶奶和丫鬟外,还有亲戚家的女孩,如黛玉、宝钗,都寄居于贾府,史湘云也是常客,妙玉则在大观园栊翠庵修行。

故事起始于贾敏病逝,贾母怜惜黛玉无依傍,又多病,于是接到贾府抚养。黛玉小贾宝玉一岁。后又有王夫人外甥女薛宝钗也到贾府,大贾宝玉二岁,长得端方美丽。

贾宝玉在孩提之间,性格纯朴,深爱二人无偏心,黛玉便有些醋意,宝钗却浑然不觉。贾宝玉与黛玉同在贾母房中坐卧,所以比别的姊妹略熟惯些。

一天,贾宝玉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遇警幻仙子,阅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判词,有图有诗,只是不解其意。警幻命仙女演奏新制《红楼梦》套曲十四支,其收尾一支名《飞鸟各投林》,词云“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然而贾宝玉仍不解,警幻仙子表明自己受宁荣二公所嘱托,劝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为此警幻特将妹妹可卿许配与他,为的是让宝玉略领天界仙闺以后不再沉醉于尘世女儿们之间,宝玉同可卿正难分难解,惚入迷津而惊醒。

参考资料:红楼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1、林黛玉—— 芙蓉花
芙蓉原是芙蕖的别称,生于水中的是草芙蓉,生于陆地的是木芙蓉。木芙蓉八九月开花,花冠白的颜色或淡红色,与芙蕖平分秋天的景色。在《红楼梦》中所写的“芙蓉”均是指木芙蓉。《广各种美丽芳草谱》中称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春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各种美丽芳草开夜宴”中,写世人抽花名签行酒令,黛玉抽到的是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4个字,并系有一句诗“莫怨春风当自嗟”,可见曹雪芹是把黛玉比似为芙蓉的。 本文来自织梦

2、薛宝钗——红牡丹花
红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的时辰雍容华贵,又称“花王”。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做《清平乐》三篇,将红牡丹和杨贵妃揉合在一起咏叹。在《红楼梦》中,有多处将宝钗比作杨贵妃的书契:如第二十七回的篇目便用的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家飞燕泣残红”,在第三十回中,稀玉偶尔掉慎吐露说世人将宝钗比作杨贵妃,结果惹得宝钗大怒等,可见。宝钗体态丰满,很有杨贵妃之姿,兼之出身名门,门第显赫,把她比作为红牡丹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3、贾元春—— 白的颜色昙花
白的颜色昙花可贵开花,且只开于夜间,晨即萎谢,故有“白的颜色昙花一现”之说,形容物质一出现就很快消掉。贾元春在书中出场未几,但她既然贾府的政治靠山,也是封建亲族打造的“金玉良缘”婚姻的撑持者:她在一次赏赐礼品给世人的时辰,独稀玉与宝钗的相同,这就预示了她在稀玉择偶问题上的偏向。贾元春因病去世时年仅四十三岁,贾府从这个时候起掉去了靠山,大故迭起。以是说贾元春就像白的颜色昙花,倏然一现,宛如荣宁二府的荣华富贵,盛极一时,败落也快。

4、贾迎春—— 迎春花
迎春花性耐寒,常在初春时节冰雪犹寒时开花,故名”迎春”。宋代刘敞有首咏迎春花的诗:“秾李繁桃刮眼明,春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界上名” 。贾迎春在众姊妹中才最平庸,看待丫环更冷漠无情,听任司棋受辱被撵,最后愤而撞墙自杀。迎春的无才无德,正如诗人眼中的迎春花一般,只是徒有其名。 内容来自dedecms

5、贾探春—— 杏花
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各种美丽芳草开夜宴”中,探春掣签,她抽到的是枝杏花签,签上写道“瑶池仙品”,并引入唐代高蟾诗句“日边红杏倚云栽”。根据封建时代的传统和习惯,“日”当是天子的象征,“日边红杏”应是指天子身旁的贵孺人。另据《乾隆五十五、六年间钞本》说《红楼梦》里“内有王后,外有王妃”(参看舒批《随园诗话》),或者早期抄本确有探春嫁为王妃的情节摆设。无论哪种讲法,总之探春最后是远走高飞了。

6、贾惜春—— 曼陀罗
曼陀罗花,原产印度,花名亦系梵语音译。《广各种美丽芳草谱》引《法华经》曰:“佛讲法时,天雨曼陀罗花”。看来,此花与佛门颇为有缘。《红楼梦》里的贾惜春,好与落发人交厚,如妙玉、智能儿等,并最终“勘破三春景不长”,落发为尼。故以佛门之花曼陀罗来比拟惜春正合适。

7、李纨—— 梅花
梅花,极冷的冬天时节,百花残落它自香,象征着高尚纯洁、坚贞。《红楼梦》中的李纨,人士高致,她所住的“稻香村”,俨然是一派“篱笆茅舍”的农家风光,故自拟了个“稻香老农”的雅号。在“寿怡红各种美丽芳草开夜宴”那晚,李纨抽到的是枝梅花签,写信“霜晓寒姿”,并附有王淇的诗“篱笆茅舍自甘心”,表白作者乃是拿她作梅花喻的。 copyright dedecms

8、王熙凤—— 罂粟花
罂粟花,其花灿然艳丽,其果可制药,少数用之有镇痛、镇咳和止泻的作用,但吸多成瘾却可置人于死境。《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满身锦绣,翠绕珠围,“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在这个几合家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出周旋,处理万分庞大的人事瓜葛,表现出了无人可及的聪明才智。可是她面艳心狠,暗下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工作。这个华贵艳丽,具备庞大性格的王熙凤,好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于罂粟花就再得当不过了。

9、秦可卿——仙客来
仙客来原产波斯,是多年生的地下茎草本,又称兔耳花。把秦可卿比喻为仙客来,实是取该花之名,缘故原由在于:一是在稀玉好像亲游某地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言及她妹妹(可卿)是仙界中的来客;二是秦可卿临死前在凤姐梦中讲到了为贾府连结“退路”的具体治家方略,此中还泄露了某些“天机秘密”。所有这些都暗示了她是个“很是人”,只能是来自仙境之客。

10、妙玉—— 梨花
梨花明净如雪, 暗吐幽香。《红楼梦》中的妙玉,最大特点即是爱洁成癖,刘姥姥用了她的杯子喝茶,她便嫌脏把杯子扔了,甚珍稀玉、黛玉都要遭她斥为“俗人”,可见其性格孤僻,不近常情道理。生活在大观园中十丈软红中的她,却要去寻求纤尘不染的没有打扰地,最终还是陷于淖泥之中。元好问的一首《梨花》诗,可以说是最形象地描绘出了梨花的品格,也可看作是妙玉一生的写真:“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春天的景色惜无邪,玉颊洗风露。素月谈相映,寂然见风度。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女石)。” 织梦好,好织梦

11、史湘云—— 海棠花
海棠花有“睡佳丽”之誉,其典亦出自杨贵妃:唐明皇登奇南香亭,召杨贵妃,碰巧杨妃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儿扶持而出,贵妃仍醉未醒,鬓乱残妆。唐明皇见状笑道“岂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宋代释惠洪《冷斋诗话》)”!后文人书生多以“睡佳丽”比之,苏轼更咏有一首著名的《海棠》诗。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写湘云酒醉眠卧芍药丛中,活脱脱即是一幅“海棠春睡图”。而在第六十三回中,湘云抽到的又是一根海棠签,题着“春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即笑道“夜深”两个字,改为“石凉”两个字,实则说了然作者是把湘云指喻为海棠的。

12、巧姐—— 牵牛花
牵牛花一位,梗概源自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之故事。巧姐生于七夕,又巧得刘姥姥起名,在贾府衰亡然后又与板儿成婚,象牛郎织女那样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农村生活。云云看来,巧姐和不好不坏每每,多长于山野田间的牵牛花几多有可比之处,故以牵牛花来喻之。
第3个回答  2008-02-21
补充俩说法 说法一 黛玉—芙蓉 宝钗—牡丹 元春—桃花 迎春—菊花 探春—杏花 惜春—水仙 妙玉—梅花 李纨—兰花 巧姐—梨花 凤姐—玫瑰 可卿—樱花 湘云—芍药 说法二 1、林黛玉=芙蓉花 ????书中第六十三回群芳开夜宴,黛玉伸手掣出一枝芙蓉,上题“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故黛玉当为芙蓉花。 2`薛宝钗=梨花、牡丹花 ???? 书中第二十八回,宝玉、薛蟠、蒋玉菡等一起行酒令,宝玉拈起一片梨来,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梨花喻雪,暗指宝钗。故宝钗当为梨花。 ???? ????又第六十三回,宝钗伸手掣出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故宝钗又为牡丹。 3、史湘云=海棠花 ???? 同是第六十三回,湘云掣出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故湘云当为海棠。 ???? 4、妙玉=梅花 ????书中第四十九回写有: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故妙玉当为红梅。 5、贾元春=榴花 ??? ????书中第五回关于元春的判词为: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故元春当为榴花。 ? 6、贾探春=杏花、玫瑰花 ????书中第六十三回,探春掣得的是一枝杏花,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故探春当为杏花。 ??? ????又第六十五回,兴儿对尤二姐说: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故探春又为玫瑰花。 7、贾迎春=菱花 ????书中第三十七回结社,宝钗说:二丫头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故迎春当为菱花。 8、贾惜春=莲花 ???同是第三十七回,宝钗说:四丫头在藕香榭,就叫他‘藕榭’。故惜春当为莲花,且是佛前莲。 9、李纨=兰花、梅花 ????书中第五回关于李纨的判词:上面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故李纨当为兰花。 ????又第六十三回,李纨抽的签上画着一枝老梅,写着“霜晓寒姿”四字,那一面旧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故李纨又为梅花。 ? 10、王熙凤=凤凰花、菊花 ???? 书中第五回里关于王熙凤的判词: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故王熙凤当为凤凰花。 ????又第四十三回,王熙凤的生日是在九月初三,秋日开花为菊。故王熙凤又为菊花。 11、巧姐=稻花 ????书中第五回里巧姐的判词: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云: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故巧姐当为稻花。李纨虽身居稻香村里,却只是寡妇,并非农妇,真正嫁作农妇的是巧姐,因此巧姐实为稻花。 12、秦可卿=桂花 ??? ????书中第十三回,贾珍设坛于天香楼,超度秦可卿,实为作者曲笔,暗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取的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句。故天香指桂花,秦可卿当为桂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4-20
林黛玉:菊花

  且不说林妹妹勇夺菊花诗,那菊花之高傲和孤标不也正是林黛玉的写照么?“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正所谓

  一丛菊色占小园,清冷霜华总不言。

  底事秋风零落后,多情空子恨凭轩。

  薛宝钗:白海棠

  该说不说,那首白海棠虽然算不上一首好七律,但真的是将宝钗衬得入木三分,尤其是第一联,简直是为她订做的一般。正所谓

  半抹芳姿白海棠,重楼春雨沐幽香。

  莫言白帝偏清浅,一任青灯照孤床。

  贾元春:红牡丹

  大年初一生人,木旺,更有庚金相克,并且又入宫中为妃,算是天地人才三皆合了,虽然出场很少,但其风韵真是让人心折。正所谓

  从来国色冠当时,约束春光岂自知。

  一入宫城深似海,紫宸门外不胜悲。

  史湘云:芍药

  湘云豪爽,大气,有名士隐逸之气,尤其是醉眠芍药那一章,花和人已经无法分开了。换一个人都达不到如此潇洒的效果。正所谓

  醉卧横陈芍药花,芳心已拟到天涯。

  脂砚斋前批数语,当年公子更咨嗟。

  贾探春:芭蕉

  探春说最爱芭蕉,若为男子,必须人间豪杰,或是济世能臣,曹操或孔明皆在其一念之间,偏偏又孤高自许,其可谓人中之龙。正所谓

  一雨芭蕉也绝尘,哪堪人间不复春。

  西窗弯月冷同雪,静与孤枝坐到晨。

  贾惜春:兰花

  她的命运是青灯古佛,照理应当是莲花或是山玉兰,可是她的境界却没有那高,最后的归宿其实只是无可奈何之下的选择,正所谓

  暖香坞里玉为兰,拂面香风绕栏干。

  一袭缁衣终着落,青灯贝叶几人看。

  王熙凤:玫瑰

  她一定是一个性感的女人,尤其是风月宝鉴那一节,更是从侧面交待出凤姐迷人的一面,她的性子其实很烈,说是玫瑰也当得。正所谓

  蔷薇夜语似无声,月尽西厢到五更。

  借问春风谁是主,由来公子太多情。

  秦可卿:红海棠

  从她的闺房设计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妩媚至极的女人,而且是有毒的女人,一身内媚之气无与伦比,偏偏出自高贵,无人敢惹。正所谓

  海棠春睡隐天香,锁梦风流昼夜长。

  情海幻真都是梦,随风一路到潇湘。

  贾迎春:菟丝花

  算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人,仿佛是无数古代中国女子的写照,实际上应当是贤妻良母,偏偏生性柔弱,让人不胜叹息。正所谓

  本自无心上九霄,寄将藤蔓任风凋。

  不禁风雨终尘土,魂梦归来也寂寥。

  李纨:梅花

  书中不止一次交待,李纨最爱的是梅花。而且品其心性,尽管外面是从俗,但骨子里的隐忍无比,或许只为冬来花开?正所谓

  冰霜历尽众莫知,窗月悄然十年期。

  莫怪暗香流不转,断魂只是未当时。

  巧姐:韭花

  谁曾想势利的凤姐的随心一事,竟然救了自己的女儿。其实十二钗里算是巧姐命运最好了,估计也是作者心软的缘故。正所谓

  村居纺绩做邻家,鸡黍粗营摘桑麻。

  若道旧时无施舍,青楼妆抹照菱花。

  这就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她们代表着不同的花,在这几个人中你们最喜欢哪位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