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文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儿童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中既留下了上一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每个阶段里总是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是从许多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它代表了这一年龄阶段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趋势,也就是说应以经常出现的而不是偶然的表现为依据,不能把这个阶段中个别儿童在特殊条件下出现的特点作为年龄特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31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互补性这五种。
1、顺序性。顺序性的概念就是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和顺序,方向和顺序确定,由简单到复杂、量变导致质变,那就说明在这个过程中不能逾越不能跨越、更不能逆转,比如说儿童的发展必须经历翻坐滚爬,方向确定不能逆转不能跨越,就好像个体运动的发展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先会动脑袋才会动身子,这些都说明了我们个体的生长具有顺序性。
2、阶段性。阶段性的意思就是心理学家把个体身心的发展分成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比如身高的例子,试想如果我们的身高是匀速增长的那么我们现在都是巨人了。另一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比如身高和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比如在中小学上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矮一点老师教训一个高个子学生,对于学生来说,身高发育很快,智力发展很慢。
4、互补性。互补性是指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的机能受损而使另一部分的机能超长发挥得以弥补,既然个体身心的发展分身体和心理两个部分,那么互补性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与生理的互补,盲人的其它器官会特别灵敏;另一方面,心理还可以弥补生理机能的缺失,俗称身残志坚。互补性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个体的自身优势,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
5、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相对来说体现的比较好理解,个体与个体的差异,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在给学员讲解的时候注意一下还有群体与群体的差异即可,比如说男生和女生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