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方面的问题

1、巴西成为世界产粮大国的原因有哪些?2、分析美国的水运和灌溉条件3、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哪些责任有义务?4、南极和北极同为地球的两端,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呢?5、南极洲气候有什么特征?起主要原因是什么?6、北美的地形对其天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7、美国的地形与我国有明显的差异,为什么都一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8、密西西比河为美国的灌溉、航运和发电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有没有这样的河流?它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1、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

(单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在中国,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为降水量处理)

2、洋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根据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学说,其成因简单说是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组成的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

3、在等高线地图上,山地与高原的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但山地等高线弯曲变化复杂,等高线比较密集,而高原等高线主要表现在四周等高线曲折变化复杂,比较密集,但内部表面等高线相对比较稀疏。简单说,山地的起伏变化更大,高原则是内部平坦而四周边缘较陡。

扩展资料:

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以下:

第一个问题:台风发生于夏季,此时海洋形成高压,陆地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的;第二个问题:反气旋又称高压,中间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在反气旋中没有降水。

第三问:季风原理:夏季海洋形成高压中心(夏威夷高压),陆地形成低压中心(印度低压),风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季风都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你所说的梅雨,是因为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由于两个气团的势力相当所引起的;在我国云贵地区还有昆明准静止锋,这是因为地势的原因,所以冬天倒霉的就是贵阳了,那里冬无三日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幅员辽阔,人口稀少。高原地势,热带及亚热带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足。
2.拥有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水运,灌溉条件好。
3.减少碳的排量,工业污染,控制资源开采
4.南极是大陆,而北极是海洋,海洋大陆热力差异大。再加上北极四周几乎被大陆包围,南极只是孤零地在海洋中间
5.降雪多,风大。 气温低,纬度高
6.落基山脉阻挡太平洋气流,中部炎热干燥。西部沿海气候湿润
7.处于同一纬度,濒临大洋
8.长江。发电,水运,养殖,灌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17
1巴西高原土地资源优良且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区适宜粮食种植。2美国水运区主要在五大湖区五湖相连水运条件好。3控制资源开采量,减少碳排放量。4南极为整块大陆北极为海洋,海陆热力差异导致。5多风,降雪量大。气温低地形导致。6西部高山阻挡冷湿气流进入。7有大片陆地处温带区8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河道”航运好,而且一年的水力发电量大。
第3个回答  2019-11-24
共有六个,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和东北(南)信风带,南北半球相似。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三圈环流,分别为: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在简化后(认为大气在均匀地面上运动),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产生大气的三圈环流,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作用下,使得0~30处近地面为东北风,即东北信风。同理,产生了剩余的几个风带。同时,在海路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如西伯利亚高压一样的高(低)压中心,随季节变化,出现了季风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置移动也是成因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气压带这时已南移至赤道与南纬10°之间,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可一直吹送到赤道,并有一部分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由于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所以在南北纬5°—15°、35°—45°、60°—70°之间的地带便成为风带的过渡地带。
第4个回答  2018-07-06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安徽中部,所以,安徽跨南北地区,南北气候差异大,所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除此,安徽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