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要办理的定期存款,结果变成是办理保险,是怎么回事?有风险没?

如题所述

如果你在办理业务时存在被销售误导的情况,那么可以向银行保险申请全额退款,协商无果可以向保监会投诉,投诉电话"12378",投诉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可以保留证据起诉销售人员或银行或与银行合作的保险公司。
而如果是符合保险销售规定,只能通过退保的方式取回保费,犹豫期(收到保单后的10天或15天)内退保可以取回全部保费,犹豫期后只能取回现金价值
目前有很多银行会代销保险公司的产品,所以投资者有可能买到保险公司的产品,投资者在购买存款时可以咨询清楚工作人员是银行发行还是其他机构发行的产品,也可以查看产品详情,详情中会标明发行机构。
定期存款:
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部分按照活期利息计算。
银行保险:
是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型保险。
银行保险的三种模式:
一是银行代理模式,保险公司提供产品,银行提供销售渠道,收取手续费;
二是战略伙伴关系,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签订较为长期的合同,银行除收取手续费外,还分享保险业务的部分利润;
三是银行入股保险公司,通过股权纽带参与经营保险业务。中国现在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而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用第三种模式。
拓展资料:
银行保险存在的问题:
1、观念更新问题
目前,银行必须更新观念,以经营主业的态度,经营代理保险业务,才能保证业务的健康发展;保险公司多年来也是一直按照自己的固有模式开展业务,要在银行代理方面实现突破,也要改变“畏难”情绪,克服短期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银行、保险“双赢”的目标。
2、利益分配问题
利益分配是银行、保险双方合作中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双方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合理分割利润,才能保证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保险公司对银行代理的首期保险费要最大限度地分配利润。因为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交费期限较长,一般可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客户一经选择投保某一公司(或代理机构),一般不再更换,所以保险公司借鉴个人营销中的佣金发放办法,提前、最大限度地给银行分割利润,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作用调动银行积极性,把首期保费规模做大,在越来越大的续期业务中获取最大利益。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初期,要最大限度地向一线分配利益。因为所有业务均来源于一线人员,在初期,由于代理业务规模很小,由此而来的代理费也微乎其微,如果不能足额分配到业务一线就不能足以调动起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代理业务的健康发展。
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问题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作为新事物,要得到百姓认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代理业务的逐步扩大,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规模。无论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要立足长远,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决不能急于求成。
4、服务的专业化问题
保险业与银行业虽有许多相似之外,但仍有许多差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首先要有保险观念和保险意识。其次要有保险专业知识,只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客户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因此,无论银行还是保险机构都要把专业化服务问题提到一个较高的高度;保险机构要提供高水准的培训,银行要保证员工能将保险理念和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保证合作的顺利与成功 。
5、合同条款的通俗化问题
保险条款作为一种专业合同的说明,必须严谨、全面、详尽,但由于保险条款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及专业名词太多,因而对一般客户来讲,显得晦涩难懂,容易引起误解。银行代理的保险条款,保险公司应尽量设计的通俗易懂,让进银行的储户能看懂条款或辅助宣传材料,以避免因银行代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而影响业务的开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6
保险和定期存款是二种理财产品。保险是有风险的,每年缴纳一定的金额,缴满年限才能享受保险福利。定期存款是没有风险的,银行会支付一定的利息给储户,到期可以取出来,即使没有到期也可以取出来,利息作为活期计算。
第2个回答  2020-07-16
你应该是被银行的推销保险人员给忽悠了,所以存款变成了保险。但是应该是没有什么风险的,只要到时间去把钱取出来就可以了。
第3个回答  2022-04-01
保险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这个你要跟银行沟通了解清楚,看看是哪里出问题了,看看有没有补救方法。
第4个回答  2020-07-16
第一感觉是你被人给坑了。赶紧去退保把钱退回来,存定期也好什么也好,按照自己,意愿来。一般保险都有一个后悔期,赶紧去退还来得及。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似回答